在居家設計中,走廊與走道往往被忽略,認為只是連結空間的過道,但其實走廊不僅是動線規劃的重要部分,更能影響整體氛圍與生活便利性。以下將從照明、天花、空間利用、地板與牆面五大面向,帶你完整掌握走廊設計的要點。
一、走廊牆面設計
1.明亮配色
狹長走廊容易顯得壓迫,米白、暖灰、奶茶色等淺色或中性色牆面能有效放大空間感,若想增加特色,則可以在一面牆上加深色調或特殊塗料,做為視覺亮點。
2.牆面材質選擇
除了油漆之外,壁紙、木飾板、石材拼貼或微水泥也常應用於走廊牆面,材質選擇能依風格調整,像是木飾板適合溫潤北歐風,石材拼貼則營造高質感現代風。

3.牆面裝飾應用
牆面是展現居家個性的好舞台,常見做法有掛畫、照片牆或小型展示櫃,建議採點狀式裝飾,避免過度堆砌造成雜亂。

4.隱藏式收納
可以在牆面規劃隱藏收納,例如淺層櫃、隱藏門板或與牆體齊平的櫃體設計,這樣既能增加儲物空間,又能維持牆面簡潔度。

5.鏡面延伸視覺
鏡子能反射光線與景色,不僅增加亮度,也能放大視覺空間,特別適合狹窄走道,可以選擇落地鏡或長型鏡牆,兼具實用與美感。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二、走廊天花與端景
1.層次天花設計
走廊常見問題是狹長、壓迫,天花造型就能改善這一點,可以透過高低層次、局部降板或弧形來弱化壓迫感,讓廊道線條更柔和。

2.燈光延伸效果
3.端景牆設計
走廊盡頭最忌單調或空白,因為視覺焦點容易落在這裡,可以在端景牆加上燈飾、掛畫、藝術品、特色塗料,甚至是一個小壁龕展示收藏,這樣能將狹長感轉化為視覺亮點。

4.材質與裝飾細節
天花與端景牆可以選用木質、石材或金屬等材質搭配,讓走廊多一份設計感,同時避免過於厚重的材質,保持輕盈,才能平衡狹長比例。

三、走廊地板設計
1.材質挑選
走廊屬於高使用頻率的區域,材質必須兼顧美觀與耐用,常見選擇有木地板、磁磚、木紋磚以及地毯,不同材質能呼應居家風格與實際需求。
2.耐用性為主
因為走廊人流頻繁,建議挑選具防刮、防潮特性的材質,像是木地板需挑選表面強化處理的品項,家中有小孩或寵物,則可考慮更耐磨的SPC石塑地板,以延長使用壽命,也避免要頻繁維護。

3.顏色搭配
地板顏色會直接影響走廊氛圍,淺色能放大空間感,讓走廊看起來更明亮,深色則可營造穩重與質感,也能採跳色拼接或斜向拼貼的方式,來提升視覺層次。
4.動線引導設計
走廊地板不僅是鋪面,也能引導動線,利用長條紋理或方向性的拼貼方式,能帶出前進感,讓人走進走廊時視覺更順暢。
5.安全與舒適度
家有長輩或小孩,防滑是必要條件,擺放地毯或局部軟墊能增加舒適度,但需注意固定方式,避免滑動造成危險。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四、走廊照明配置
1.基礎光源
走廊狹長、自然光不足時,必須依靠人工照明,最常見的做法是嵌燈或線性燈,均勻分布在天花上,確保沒有陰暗角落,走道過長的話,則可分段控制燈光,提升使用便利。
2.氛圍照明
為避免走廊過於冷清,可以在牆腳設置感應燈,夜間自動點亮,既方便又增添安全感,或是安裝隱藏式燈帶,柔和光源能讓走廊更有氛圍。
3.重點打光設計
走廊牆面有掛畫、照片牆或展示櫃,可以透過壁燈或洗牆燈來強調,讓原本單調的空間變成畫廊式廊道。
4.色溫與燈光選擇
走廊建議使用3000–4000K的中性光,能夠兼顧明亮度與舒適度,如果走廊與客廳連通,則可考慮統一色溫,避免光線不協調。
Tips
- 如果是通往臥室的走廊,則適合使用較柔和的燈光,避免刺眼。

五、走廊空間利用與動線安排
1.零動線設計
許多小坪數住宅最怕走廊浪費空間,可以透過選擇方正格局來減少走道比例,再將廊道與客餐廳結合,或直接納入書桌、櫃體區域,讓原本只用來通行的空間轉化為多功能場域,動線自然簡潔,坪效也更高。

2.餐區靠牆布局
若餐桌位於通道中央,很容易壓縮動線,建議讓餐桌靠著牆面,或是以固定式長椅+單邊活動椅的方式取代傳統四周排椅,不僅讓走道更寬敞,還能多釋放出半坪到一坪的使用面積,這種做法特別適合坪數有限或長型格局的住宅。

3.多功能結合
走廊不必只是「過路空間」,可以結合收納、展示或工作區設計,例如在牆面加裝淺型櫃體,收納清潔用品、鞋類或書籍,或利用一側規劃簡易書桌,打造小小工作角落,也能設置層架,展示藝術品或家庭照片,兼具實用與美感。

4.動線整合
在現代住宅中,設計師常利用動線整合來讓走廊消失於無形,像是把臥室或書房隔間牆改為沙發背牆,讓人一眼看到的是完整的客廳立面,而不是一道狹窄走道,這樣不僅拓寬了視覺感受,也讓生活動線自然流暢。

六、走廊寬度與安全規劃
1.主動線寬度
玄關到客廳的走廊為住宅主要動線,建議100公分–120公分寬,能確保兩人並行也不會擁擠。
2.副動線規劃
通往臥室、書房的次要走道寬度不宜低於60公分,若走廊旁邊有櫃體或拉門,則需額外預留40–60公分的操作空間,確保開門或取物不影響通行。
3.無障礙需求
家中有長輩、嬰兒車或輪椅需求,走道應加寬至90公分以上,且盡量避免高門檻,若必須存在高低差,應設置緩坡以提升便利性
4.視覺延伸感與舒適度
走廊過長可以在中段加入端景或光影變化,避免狹長隧道感,同時也能提供心理上的舒適度。

走廊設計不只是填補空白的過道,而是能影響居家氛圍、坪效與生活舒適度的關鍵,透過照明、天花、地板與牆面的細節搭配,加上動線整合與機能轉化,走廊能從浪費轉變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