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裝修或規劃家中收納,總是擔心空間不夠、櫃體買錯,收納還是一團亂?其實,只要掌握對的尺寸規則,無論家裡東西再多,也能收得井然有序!本文從空間分配到各區櫃體尺寸、收納動線與細節,讓裝修新手也能懂得如何挑對櫃、妥善利用每一寸空間,打造舒心整潔的美好居家。
一、入門必備:收納規劃前的基礎尺寸認知
1. 常用收納櫃標準尺寸
進行收納前,最重要是先瞭解各類櫃子的常見尺寸。例如最基本的衣櫃深度一般建議要有55cm以上,鞋櫃通常深度在32~40cm,抽屜櫃基本內深則約為30~45cm,不同功能與場域有適合的標準。掌握這些數字,規劃時就能避開「看得下、放不進」的尷尬困擾!
2. 各類物品收納高度/寬度/深度重點整理
收納櫃設計前,也要根據物品類別對應深度及高度。例如吊掛襯衫區建議高度90~100cm,大衣則要160cm以上,摺疊衣物層板間隔建議33~40cm。鞋子則視高度安排,休閒鞋約15cm,高筒靴則需更大空間。依物品調整,才能真的好收好拿!
3. 避免浪費的黃金收納間距
每個櫃格之間的距離影響日常收納效率,抽屜/層板間建議預留可靈活增減的空間,避免過窄塞不下、過寬又積灰。通常抽屜間距最少12~15cm,比較厚重的大件物品如被子類則可規畫30cm以上。

全屋常見收納櫃體類型占比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二、全屋收納尺寸大解析
1. 玄關鞋櫃、吊櫃與收納抽屜尺寸
鞋櫃建議深度32~35cm,若需同時擺放鞋盒可到40cm,層板間距15cm可活動調整。底部適度留白讓常穿鞋隨手放,櫃體下方高度預留25~30cm更便於換鞋,頂端可考慮加設吊櫃收納雨具、雜物。
2. 客廳機能櫃/展示櫃/電視櫃尺寸規劃
客廳收納以「好看+好收」為原則,展示櫃層板建議深度30cm上下,擺設藝品/書籍/照片都合適。電視櫃則常見深度40~45cm,底部抽屜高度15~20cm,方便收雜物。展示區最佳視線高度維持在櫃面離地150~180cm左右。
3. 廚房櫃體與收納區尺寸設計重點
廚房下櫃深度建議55~60cm,上櫃則建議30~35cm,層板高低可依盤具、鍋具高度微調。抽屜內最好設分隔籃;吊櫃下緣距離檯面55~65cm剛好方便拿取常用物。
4. 臥室衣櫃、床邊櫃、斗櫃尺寸精算
衣櫃深度58~60cm,大衣吊掛區高度160~190cm,上衣/襯衫90~100cm,下櫃抽屜深度30~45cm,床邊櫃高度配合床緣40~60cm。盡量利用牆面或床下空間設淺層收納,大大增加臥房儲物容量。

5. 浴室收納櫃與壁龕尺寸的實用技巧
浴室小櫃、壁龕收納建議深度10~20cm,高度30cm最方便擺放洗沐用品,用於洗手台或馬桶旁可充分善用零星角落。


主要家中櫃體建議尺寸對比表
三、收納動線與體感距離分配
1. 走道最小寬度與開合門距留白建議
走道建議最窄處至少65~75cm,主動線(如玄關、房間入口)建議90~100cm。若走道旁有門、櫃體開門,務必預留門片寬+40cm以上的暢通空間。
2. 收納櫃、家具之間的最小間距規則
櫥櫃與家具間建議預留60~80cm,方便行走與開合使用;若是廚房兩側皆有櫥櫃,最窄動線也要預留90~100cm。
3. 上下層拿取順手度尺寸分析
櫃子最下層不宜設太低,建議距地至少10~15cm;櫃頂最好不要高過自己的頭部20cm以上,方便收放取物。高處物品可善用活動凳或滑梯,低層則適合放不常用或較重物品。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四、高效收納設計關鍵細節
1. 隱藏式收納與活動櫃尺寸運用
隱藏式收納(如嵌入牆體、床下抽屜、臥榻底部)建議以40~60cm深度為主,方便大件物品收納。活動收納櫃不建議過深,30~35cm較貼合一般家庭需求,也避免東西推到最裡面找不到。
2. 收納盒、分隔籃標準規格挑選指南
選購收納盒須量好放置櫃內空間,深度12~30cm、寬20~45cm、透明半透明最實用。能配合層板或抽屜深度,可靈活抽拉、隨內容物機動分類。
3. 利用牆面/轉角的立體收納尺寸布置
牆面層架建議深度10~25cm,轉角可規劃L型/圓轉盤收納,充分利用「雞肋區」例如廚房、玄關死角。
五、減少空間浪費的專業建議
1. 哪些常見錯誤尺寸會致使收納失敗?
櫃深過淺導致衣服鞋子放不下,層板高度不可調整、單櫃體門片過寬,或者想用推拉門卻沒空間裝軌道,都是裝修新手常見的悲劇。規劃前務必量測、考慮日常動線!
2. 家具與收納櫃組合尺寸比對實例
各個空間家具不要硬塞同一規格收納櫃,建議現場量好後做客製化,或系統櫃依需求加減組合,像衣櫃可用活動隔板,廚房則配抽屜分隔盤。收納櫃置入時預留使用與流通空間,櫃體不宜頂到家具,要留10~15cm的維修緩衝。
3. 客製化vs.系統收納尺寸選擇要領
系統櫃組合靈活又價格實惠,適合大多數空間標準需求;但若空間格局特殊、需要弧形/斜面/嵌牆設計,建議還是用客製化。雙方優點結合,才能收納又美觀、靈活又實用!

總結來說,裝修收納萬變不離其宗,真正落實「量身打造」,抓對尺寸,把細節踩穩,未來生活中打掃、取物都更加順手,居家爽感翻倍!新手照著本篇攻略慢慢規劃,邊學邊量,收納煩惱都能迎刃而解~最後提醒,無論預算多少,一定要多量多討論,別一味照搬,結合動線體驗才是最棒的全屋機能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