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乾濕分離設計方式大解析
玻璃隔間/淋浴拉門比較
半隔間 vs. 全隔間效果分析
浴簾、乾區坡度設定重點
開放式(無門檻)與門檻式設計利弊
二、2025最新標準淋浴間尺寸指南
淋浴間最小建議尺寸與舒適尺寸比較
各類型衛浴格局尺寸搭配
淋浴設備空間預留數據(蓮蓬頭、花灑、腳踏空間)
門片/移門開啟尺寸與走道規劃
三、乾區與濕區動線與細節配置
洗手台、馬桶、淋浴區動線編排建議
地排、防水層、地面坡度正確作法
壁龕、收納、掛鉤安裝位
四、防漏水工法與防滑安全措施
常見防水工法比較(PU、卷材、塗膜)
落水頭位置與數量配置
防滑地磚/浴墊挑選與鋪設重點
矽利康、防水膠條易忽略區域強化
五、插座、照明與通風完善佈局
淋浴間插座防水設計(位置、規範)
氣密門通風對策
鏡前燈、防霧燈推薦點位
浴室循環扇/暖風機配置技巧
展開目錄
準備裝修衛浴空間,乾濕分離設計已經成為現代衛浴不可或缺的主流需求。不論你家空間大還是有限,只要掌握正確乾濕分離規劃技巧,不僅能讓日後清潔輕鬆安全,還能打造出專屬的舒適質感浴室。這篇攻略會從隔間選擇、尺寸規劃到防水防滑細節逐一解析,讓裝修新手也能一次上手,輕鬆打造理想衛浴間!

一、乾濕分離設計方式大解析

玻璃隔間/淋浴拉門比較

衛浴乾濕分離最常見的隔間形式為玻璃拉門。一般玻璃隔間有橫拉/平開/三折門等形式。空間較小推薦滑動拉門,不佔進出空間,門片清潔也方便;較大的衛浴可選用外開式玻璃門,使用時更安全,萬一有人暈倒時易於救援。除了玻璃門,還有簡便的單片浴屏也是熱門選項,既經濟又能分隔水區。
衛浴乾濕分離常見隔間選擇比例
衛浴乾濕分離常見隔間選擇比例

半隔間 vs. 全隔間效果分析

若衛浴有限,半隔間(如半高牆或玻璃)可保持區域明亮,空間不顯壓迫感,簡易分隔濕區水氣;但若重視私密或水氣隔絕效果,全封閉式玻璃隔間最優,不易讓水汽外流,私隱度提升,但造價也高。

浴簾、乾區坡度設定重點

若預算有限,浴簾也是分隔乾濕的好選擇,僅用時拉上,不用時可收納不佔空間。地面坡度建議保持1-2%傾斜,保證水流能順利排往地漏,避免積水發霉。越靠近淋浴區,地勢應低,趨向乾區時逐漸升高。

開放式(無門檻)與門檻式設計利弊

開放式(無門檻)設計適合行動不便、家中有長輩小孩,但需加強地面坡度與防滑設計,否則易積水。傳統型設置2-3公分門檻,可以關鍵阻擋流水濺出,有效維持乾區乾燥。
article image
衛浴隔間設計類型優缺點對比表
衛浴隔間設計類型優缺點對比表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二、2025最新標準淋浴間尺寸指南

淋浴間最小建議尺寸與舒適尺寸比較

迷你衛浴建議至少80x80cm,已能滿足基本使用。更舒適活動空間以90x120cm以上最理想。如果條件允許,90x150cm可體驗大空間自由感。

各類型衛浴格局尺寸搭配

方形淋浴適合小空間,長方形適合較大格局。可依洗手台、馬桶等設備配置,靈活規劃進出動線。不論任何格局,淋浴間門最小寬度建議56cm,若家中有長者、輪椅需求可放大至90cm更安全。

淋浴設備空間預留數據(蓮蓬頭、花灑、腳踏空間)

蓮蓬頭安裝高約100~130cm,花灑建議裝於200cm處,保證水花覆蓋全身。腳踏空間至少預留40x40cm,動作不侷促。

門片/移門開啟尺寸與走道規劃

若採橫拉門需注意打開後是否會卡住設備。走道寬度預抓70-80cm為佳,進出順暢又不擁擠。
article image

三、乾區與濕區動線與細節配置

洗手台、馬桶、淋浴區動線編排建議

推薦將淋浴設置最裡側,中間為馬桶,外側則為洗手台。如此可避免濕氣流向外。並依空間動線設置好掛鉤、收納架等,使用順手。

地排、防水層、地面坡度正確作法

排水好,防水層才不易破損。濕區地排靠近淋浴花灑下方,坡度1-2%即可。乾區防水層最少要做到腰部以上(約90cm),濕區可做到195~200cm,徹底防潮防漏。

壁龕、收納、掛鉤安裝位

壁龕須避開承重牆,內凹深度抓25-30cm;安置於花灑旁最順手,收納沐浴用品。毛巾掛鉤/置物架則設於乾區靠近出口或馬桶邊。
article image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防漏水工法與防滑安全措施

常見防水工法比較(PU、卷材、塗膜)

防水常見PU塗料、卷材與塗膜施工,各自有耐久與價格差。家用衛浴建議選用塗料式,能徹底包覆牆地面。施工完成後務必進行24小時積水測試,確保無滲漏。

落水頭位置與數量配置

衛浴空間大於建議一個以上地漏,特別是淋浴、洗手台附近皆需有落水頭。並提前檢查下水坡度足以防積水。

防滑地磚/浴墊挑選與鋪設重點

地磚要挑選吸水率極低、表面粗糙(如板岩磚、復古磚)或專用防滑浴墊。摩擦系數0.6以上最安全,安裝於濕區及進出交界。

矽利康、防水膠條易忽略區域強化

門檻、窗框、牆角與設備安裝縫隙等處務必細緻施打防水矽利康,以免滲水發霉。
article image

五、插座、照明與通風完善佈局

淋浴間插座防水設計(位置、規範)

衛浴插座須採防濺型蓋板,遠離濕區(如洗手台側牆)。如需安裝暖風機、循環扇,務必專線走獨立迴路,分擔電流負荷,避免安全隱患。

氣密門通風對策

氣密門雖防濕氣外漏,但通風需預留百葉窗或高效循環扇,避免室內悶熱或潮濕累積水氣、黴味。

鏡前燈、防霧燈推薦點位

鏡前燈建議安裝於鏡子上方或兩側,確保洗臉、化妝時柔和無死角,選用防水LED最安全。防霧燈可加強日常便利性。

浴室循環扇/暖風機配置技巧

循環扇宜設於乾濕區交界或天花板,選擇可定時、節能型產品,配合暖風乾燥機則必須獨立供電,並確認送風可覆蓋所有角落,提升舒適感及安全。
article image
總結來說,浴室乾濕分離設計絕不是難題,從隔間選擇、尺寸配置、防滑防漏到照明通風,一步步照表操課,新手也能做出專業級的衛浴空間。只要用心規劃細節,無論家裡空間大小,都能享有乾淨、舒適又安全的理想浴室,有任何疑問也建議諮詢專業設計師或師傅,讓你的衛浴改造更加順利!
你問我答
我家浴室空間很小,乾濕分離會不會讓空間更擁擠?
不用擔心!即使空間有限,只要選擇合適的隔間形式,例如滑動拉門或半隔間設計,就能有效分隔濕區,同時保持空間的開放感。此外,地面坡度和排水設計也能幫助避免積水,讓小浴室也能乾淨舒適。
未解決
乾濕分離的浴室容易漏水嗎?
只要做好防水工程,乾濕分離的浴室並不容易漏水。建議在濕區的防水層做到腰部以上(約90cm),並在施工後進行24小時的積水測試,確保無滲漏。此外,門檻和牆角等細節處也要仔細施打防水矽利康,進一步防止漏水問題。
未解決
家裡有長輩,乾濕分離的浴室會不會不方便使用?
完全不用擔心!可以選擇開放式(無門檻)設計,並加強地面防滑措施,方便長輩進出。此外,淋浴間的門寬度建議放大至90cm,確保輪椅或助行器也能順利通過。搭配防滑地磚或浴墊,更能提升使用安全性。
未解決
有用
沒用
calculate-img
更多實用靈感
裝修手冊
裝修手冊
限時領取
點贊
收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