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次搞定衛浴空間的尺寸、布局、設備、收納與安全細節?這篇就是你入門的最大福音!不論你是正打算翻新衛浴或新家裝修的初學者,都能找到清楚好懂、超有實際操作價值的建議,一篇讀完馬上安心規劃衛浴,還能避免經典NG錯誤,打造好看又好用的理想浴廁!
一、衛浴空間尺寸規劃全攻略
1. 馬桶區最小尺寸與淨空必知
馬桶選擇雖然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實際上各品牌有尺寸不同,選錯會讓空間更擁擠。建議馬桶兩側至少預留20~35公分,前方至少預留60公分淨空。這樣如廁時雙手腿不會卡卡,空間舒適自在,清理也容易得多。
2. 洗手台、浴缸與淋浴區標準距離
洗手台多是設在60~80公分寬、深度50公分,高度依身高調整在80~85公分間,兩側各預留15公分動線更舒適。淋浴間最小尺寸建議80x80公分(90x90cm最佳),淋浴門要高於190公分,才能有效阻擋水花,保持乾濕分離效果。浴缸標準尺寸約140x70公分,日式浴缸可選90x75cm,依空間條件微調。
3. 入口門幅與輪椅轉身半徑建議
衛浴入口門幅建議85cm以上,便於大人或有輔助需求家人成員進出無障礙;如果考量輪椅可進出,轉身半徑建議留90cm~150cm以上動線,或搭配外推拉門設計,方便安全。
4. 層高與排氣、採光的實用規範
浴廁層高多在220cm以上,有對外窗更好利於換氣減少異味和發霉。沒對外窗的話,一定要加裝換氣扇排風。採光不足時,用亮色系磁磚、鏡櫃等反射,搭配適當LED燈光,空間才會顯明亮又放大感。
5. 小坪數衛浴的空間擴充技巧
多運用牆面層板、窄型置物櫃、鏡櫃等向上收納,馬桶上方或牆角落也是好用空間;洗手台可選半嵌式或壁掛式讓地板面積更開闊。善用透明玻璃當隔間、淺色系磁磚與大鏡面,能讓視覺通透小空間變大間!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二、衛浴設備尺寸建議懶人包
1. 馬桶、洗手台、浴缸標配尺寸
馬桶建議尺寸約長70cm,寬40cm、標高42~45cm,洗手台60~80cm寬,深度至少50cm。浴缸若空間夠加寬到140cm,日式浴缸90x75cm。各設備尺寸選購前必量好現場!
2. 淋浴拉門與乾濕分離門片選擇
空間小建議用橫拉淋浴門(須保留70cm淨出入寬度),全玻璃無框設計最能節省空間且採光佳。無法開門的死角,可選半片玻璃屏風+傾斜地面,降低級距也能有乾濕分離效果。
3. 浴櫃、鏡櫃、收納空間尺寸參考
鏡櫃深度大多12~15cm,浴櫃可善用吊掛或不落地設計,深度40~60cm,馬桶上方安裝窄櫃,也能增加不少儲物量。收納盒、籃子可收細碎雜物,整齊又防潮濕。


三、空間布局與動線規劃重點
1. 動線順暢—如何避免卡手卡腳
衛浴內避免馬桶、洗手台太近,最少保留45cm側距,正面60cm淨空,動線順暢才不會如廁或洗臉時撞腳撞膝蓋。動線上從入口到洗手台、馬桶、沐浴區就近依序排,平時也比較不會打結。
2. 設備分區與功能層次排布
主流的乾濕分離格局依序為洗面台(乾區)、馬桶(次乾)、沐浴區(濕區),建議從入口漸次靠近濕區設計,避免動線交錯;若坪數有限,可外移洗手台到衛浴門外,達到多人成員同時用也不卡位。
3. 多人同時使用的動線設計
家庭成員多時,可將洗手台外移;乾濕分離明確可同時刷牙、如廁、沐浴不互相干擾。衛浴門最好用拉門或外開門設計,增加內部可利用面積。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四、三大常見尺寸錯誤與優化方法
1. 馬桶、洗手台緊鄰—轉身不便
不良設計會讓馬桶緊貼洗手台,下場就是如廁、洗臉都「卡屁股」!改善方法:馬桶側面預留至少20cm,兩設備分區明確或錯位排列。
2. 浴室門口設計—推拉門、外開門的取捨
外開門需預留門片旋轉空間,適合大坪數。小空間則優先用拉門、省下轉身半徑。安全考量,萬一緊急需救援,要預想門片可從外拆除或進出無阻。
3. 淋浴區過窄—沐浴動線改善方案
淋浴空間太窄(低於80x80cm)會洗澡卡手卡腳,易撞到花灑。改善方式可調整門片類型、改用半屏風設計,或提高花灑、控管掛勾分布,讓沐浴範圍更舒適。

五、插座、防水與通風細節設定
1. 各區插座配置及安全距離
衛浴專用插座須選用防潑水、防漏電裝置。洗手台、馬桶旁必配1~2組插座;所有插座距離水源(如洗手台、浴缸)至少60cm,且安裝於離地100~110cm,既防水又順手。
2. 防潑水設備、衛浴專用插座類型
選購有防水蓋的插座,即使有水氣濺到,也能有效防止意外。浴室地面濕滑,建議加裝有防溼證明的專用插座及斷路裝置(如GFCl),安全多一層。
3. 通風口、排風扇與窗戶合理設計
衛浴不可僅靠內部縫隙換氣,最好有對外窗或強效排風扇,加速排出濕氣、異味與吊掛濕毛巾衣物時,不易發霉。
4. 櫃體防潮與收納防霉的小技巧
選用PVC防潮板材、塑膠材質,多安排懸空或壁掛浴櫃,離地至少10cm;使用收納盒、分區分類減少壓力堆疊,搭配定期開窗換氣或安裝除濕機,預防櫃體發霉延長使用壽命。

翻修衛浴不再如霧裡看花!掌握上面尺寸規劃、動線布局、設備細節與防水通風邏輯,無論空間大或小,都能打造出美觀、乾淨又超好用的衛浴。記得用心測量、提前溝通設計想法,動工時再一步一步按表操作,你就是家的空間達人,絕不做NG裝修小白!安全、機能、舒適,美型衛浴輕鬆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