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常見輕隔間材質與標準厚度對比
1. 輕鋼架隔間 vs. 木作隔間:結構、厚度差異
2. 石膏板、矽酸鈣板、玻璃磚等材質規格比較
3. 各材質厚度選擇技巧與適用空間
二、輕隔間厚度規劃的實作步驟
1. 依據空間用途決定厚度
2. 常見厚度尺寸(5cm/7cm/10cm)應用情境
3. 厚度微調技巧:省空間又不失穩固度
三、輕隔間結合收納設計的方法
1. 輕隔間+嵌入式收納櫃結構配置
2. 牆面厚度調整與收納空間最大化技巧
3. 電線、弱電管線走法整合建議
四、提升輕隔間美感的設計細節
1. 壁面造型與材質拼接設計
2. 選對飾條、收邊件,厚度收口更細緻
3. 壁面延伸門片、隱藏門規劃技巧
五、輕隔間施工注意事項與坪效優化
1. 施工厚度預留與現場調整重點
2. 常見NG厚度規劃錯誤檢討
3. 輕隔間與既有牆體無縫接合方式
4. 輕隔間厚度對空間坪效的實際影響
展開目錄
想讓空間靈活運用、還能加分美感?輕隔間絕對是現代裝修的萬用小法寶!不論是隔出一間書房、規劃更衣室還是製造玄關,一道貼心的輕隔間牆,不僅讓坪效提升,也能增加收納與設計感。如果你是裝修小白,千萬別怕,這篇攻略將從材質選擇、厚度規劃、結合收納、美感細節到實作注意事項,手把手教你輕鬆入門,做出最適合自己的輕隔間!
常見輕隔間材質比例分布

一、常見輕隔間材質與標準厚度對比

1. 輕鋼架隔間 vs. 木作隔間:結構、厚度差異

輕鋼架隔間主要以輕鋼龍骨當骨架,搭配石膏板或矽酸鈣板,強調輕巧、耐燃,通常厚度最薄可做到約7公分。木作隔間則為傳統工法,以木板結構為主,搭配夾板或美耐板,外觀自訂性高,厚度多為7~10公分。若空間追求極致纖細感,輕鋼架通常更佔優勢。

2. 石膏板、矽酸鈣板、玻璃磚等材質規格比較

石膏板:廣用於室內,隔音、易施工,厚度以9mm、12mm常見。矽酸鈣板不但更耐水、耐潮,厚度規格多為6mm、9mm。玻璃磚則有完美採光優勢,厚度約8-10cm,適合分隔但仍需通亮的空間。各材質優缺點明顯,選擇時需依空間需求做平衡。

3. 各材質厚度選擇技巧與適用空間

如果想增強隔音、隔熱,可選擇厚度較高的板材,或內夾岩棉填充;坪效有限時,則推薦使用7cm以下的輕隔間。例如浴室或廚房用矽酸鈣板較適合,書房或臥室隔間選石膏板恰到好處。玻璃磚則可用來打造明亮的玄關或開放式工作區。
article image
常見輕隔間材質/厚度/適用對比表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二、輕隔間厚度規劃的實作步驟

1. 依據空間用途決定厚度

首先觀察空間要用來做什麼:要隔出安靜的臥室、還是僅需分隔場域?公共空間建議選較薄(5~7cm),私密空間則可考慮10cm,加強隔音及結構穩固。

2. 常見厚度尺寸(5cm/7cm/10cm)應用情境

5cm:極致省空間,適用低隔音需求的場域(如玄關、小書房)。
7cm:最常見的標準厚度,適合一般住宅分隔,實用與省空間兼備。
10cm:隔音強,能內藏走管或設計收納,適合臥室、辦公室或有特殊結構需求的場域。

3. 厚度微調技巧:省空間又不失穩固度

若想將牆面做得更薄,加強牆內龍骨結構或增加橫樑可以維持穩固。同時可在局部加厚,例如只在下半部加厚結合收納,上半部則維持纖細。如此既不佔空間,又有實用性。
article image

三、輕隔間結合收納設計的方法

1. 輕隔間+嵌入式收納櫃結構配置

預留牆洞、內凹規劃或嵌入收納櫃,能有效利用牆體厚度。例如10cm厚輕隔間,內部可安排儲藏格、小型電器收納,打造收納一體的牆面。

2. 牆面厚度調整與收納空間最大化技巧

如收納需求高,建議將隔間牆局部加厚為15cm,用來設計鞋櫃/展示櫃(不用整面都加厚!)或直接利用牆內閒置空間做層板架,讓功能性與坪效兼得。

3. 電線、弱電管線走法整合建議

規劃時預先溝通好插座、開關等電線位置,並於龍骨安排走線槽。弱電線可走牆面陰角,減少牆面破壞,後續維修也較方便。
article image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提升輕隔間美感的設計細節

1. 壁面造型與材質拼接設計

隔間可搭配不同材質拼接 like紋理石膏板+噴砂玻璃、或局部用木質飾板,兼具層次與光影變化。想更有風格,還可設計弧型、格柵造型,讓隔間亮眼又不單調。

2. 選對飾條、收邊件,厚度收口更細緻

用收邊條、金屬壓條收口,能讓細薄牆面看起來俐落又有質感,同時減少凹凸不平或剝落問題。尤其玻璃、矽酸鈣牆面,需做好細節處理確保安全與美觀。

3. 壁面延伸門片、隱藏門規劃技巧

想要空間感更完整,建議規劃隱藏門、壁面延伸同色的門片,讓門與牆一體成型,視覺更簡潔。推拉門、折疊門則適合狹小空間靈活運用。
article image

五、輕隔間施工注意事項與坪效優化

1. 施工厚度預留與現場調整重點

施工時務必評估現場能做的最薄厚度,以及後續裝飾(貼皮、油漆)厚度約多出1公分。關鍵的位置如轉角、樓梯旁,要留有足夠的結構強度。

2. 常見NG厚度規劃錯誤檢討

常見問題包含過度追求薄牆,導致不穩、彎曲或無法規劃插座;或牆厚超過需求,壓縮到本來就小的空間。多跟設計師溝通、審核需求再決定厚度。

3. 輕隔間與既有牆體無縫接合方式

建議龍骨預留扣槽、用膨脹螺絲加強連接,並填縫防裂膠,才能讓輕隔間與原本牆面結合自然,避免日後產生裂縫。

4. 輕隔間厚度對空間坪效的實際影響

每減少1cm厚度,整體使用面積就提升!雖然不是每間都能做最薄,善用變化厚度、靈活分配牆體與收納,讓居家坪效提升又不失美感和機能。
小結:打造一面理想的輕隔間牆,並不只是"隔開"這麼簡單。透過材質選用、厚度控制、功能整合,以及仔細計算與美感營造,讓每一寸空間發揮極致效用。只要照著這份攻略規劃,不論新手還是經驗族,都能做出超乎期待的分隔設計。快動手規劃你的理想空間吧!
你問我答
我家空間很小,想做輕隔間但又怕太佔空間,該怎麼選擇厚度?
如果空間有限,可以選擇5cm或7cm的輕隔間厚度,這樣既能有效分隔空間,又不會過度壓縮使用面積。特別是5cm的厚度,非常適合低隔音需求的場域,例如玄關或小書房,既省空間又能達到基本的分隔效果。
未解決
我想在輕隔間牆內做收納,厚度需要怎麼調整?
如果想在輕隔間牆內做收納,建議將厚度調整到10cm甚至15cm,這樣可以在牆內預留空間設計儲藏格或小型收納櫃。局部加厚的方式也能讓收納功能與坪效兼得,例如只在下半部加厚結合收納,上半部則維持較薄的設計。
未解決
輕隔間牆的厚度會不會影響隔音效果?
是的,輕隔間的厚度會影響隔音效果。一般來說,厚度越大的輕隔間隔音效果越好,例如10cm的厚度就比5cm或7cm更適合需要安靜的空間,如臥室或辦公室。如果隔音需求高,可以選擇較厚的材質或內夾岩棉填充來增強隔音效果。
未解決
有用
沒用
calculate-img
更多實用靈感
裝修手冊
裝修手冊
限時領取
分享
點贊
收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