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地板在許多家庭中是一處舒適、有特色的設計。不過隨著空間調整、收納改造或升級地板需求而來,「拆除和式地板」就成了許多屋主的共同課題。本文將以「新手適用、可實作參考」為原則,完整解析和式地板拆除的各種重點,包括流程步驟、注意事項、費用計算、專業服務內容及拆除後的空間新規劃。照著做,少走冤枉路!
一、和式地板拆除完整流程解析
1. 拆除前的現場評估與測量
拆除前由設計師或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實測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透過詳細丈量能確認空間尺寸、現況以及圖面上未標示的細節,例如電線插座、水管開口、牆面瑕疵或地面平整與否。建議提前準備平面配置圖與既有的水電圖,可以加快評估判斷。丈量一般而言不會很久,普通住宅約半小時,視空間複雜度而定。部分設計公司丈量與初步提案會收取費用,可先詢問清楚。
2. 地板結構、隔音層判斷方式
和式地板常以木作墊高、內含收納空間,表面貼裝木地板、超耐磨地板、SPC石塑或磁磚等。拆除第一步需判斷結構是否有特殊隔音層、防潮墊或走管,避免破壞承重結構或配管。一般和式地板下若僅木框加木板,拆除會相對簡單,若有水泥砂漿層、隔音墊,則需特別注意避免誤傷原地面。
3. 拆卸步驟:打開地坪、木作結構拆卸、清運廢材
拆除通常按:保護現場→打開地坪(拆掉地板表面)→拆除木座結構→收整廢材清運的順序。過程中要全程保護牆面、門框等未拆物件,避免撞損。建議自行拆除時務必斷電、關閉自來水,且預先準備垃圾袋、手套、大鎚、扳手等工具。如有疑慮,尋求專業團隊協助最妥當。
4. 拆除後地面處理(補平、找平、基礎修補)
拆除結束後,原地面多半會有殘膠、釘孔、溝槽等,這時必須進行補平、找平與小範圍的基礎修補。若未來要鋪新地板,建議做簡易找平,預防新地板產生起伏。舊有地面若有嚴重受潮或鬆動,也應一併修補。
5. 終端驗收及清潔事項
工程完工後務必現場逐項驗收,確認地坪拆除乾淨、地碎木屑清理無遺漏,門框窗框未被損傷。必要時可請專業清潔人員進駐,將剩餘粉塵及垃圾徹底清除,為後續裝修或入住做好準備。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二、和式地板拆除常見注意事項
1. 拆除後空間高度與動線規劃
拆卸和式地板後,原本墊高的空間將打回平面,空間高度爭取回來後,下層動線規劃要重新思考。例如桌椅、衣櫃等家具高度需調整,避免打不到收納、動線受阻礙等問題發生。
2. 結構安全與承重查核
切記和式結構下方可能藏有主結構補強、或原屋梁柱,拆除要避開主要承重、剪力牆、消防設施,若不確定可先諮詢專業施工者。部分管線、消防管、承重牆皆不可任意移動破壞。
3. 隱藏配線、管路保護措施
拆除時一定要先切斷電源,防止施工時剪斷電線引發危險。若原地板內本就配有供電、網路、水管,應事先定位圖面或用膠帶標記,避免敲擊造成線路損壞。
4. 預留未來地板翻修或升級的空間
如未來仍有規劃升級地坪(SPC、高級木地板、磁磚),拆除後地面修補時預留2cm以上高度;水電、弱電亦請事先安排管路預埋,節省日後施工成本。

三、和式地板拆除費用計算重點
1. 拆除工程報價組成明細
拆除費用由拆卸工資(按坪計)、工具損耗、現場保護、防塵清潔、廢料清運等組成,部分情境需包含地面找平修補及垃圾運輸車資。屋主可主動要求服務商列出細項,避免後續追加費用發生。

2. 不同坪數、材質的價格對比分析
一般家庭拆除和式地板(約3-6坪),工資約每坪3500~6000元,總價視木作複雜度、地坪材質調整。附加隔音、隔熱、防潮地面,或水泥墊高等特殊構造會額外加價。5坪木作和式約2~3萬元,若含地坪修補則建議抓足整組預算。
3. 隱藏性費用:垃圾清運、運輸、復原處理
拆出的廢木料、舊地板需分類打包、垃圾車專車清運。若有大型家具一併淘汰,需支付額外處理費。建議與本地清潔隊溝通,或尋找合格的資源回收公司。部分資源尚可轉售或捐贈,降低費用。
4. 影響費用高低的主因
包括原屋地板結構難易、拆除範圍、設施保護、樓層搬運、區域物價、施工人力以及垃圾量多寡,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總價。事前多詢價、細比明細,選擇報價透明、有責任保險的廠商最安心。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四、和式地板拆除服務內容全解析
1. 基本拆除範圍(地板、墊高結構)
基本拆除範圍包含地板表層、墊高木座與地板板材等全部拆出。若有特殊收納結構、暗箱設計,務必先溝通清楚拆除需求,以利妥善處理。
2. 現場防護與環境維護服務
專業團隊會用夾板、塑膠布對進出動線、原有家具、保留牆面做好防刮、隔塵保護,確保其他區域無灰塵污染。施工完畢後也會簡單對地板、牆角做基礎清理。
3. 廢料清運及分類回收
拆出的木板、廢料分類打包,聯繫專業垃圾處理商或回收商清運,減少環境負擔。要求業者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有利永續與費用節省。
4. 地面復原、整平與簡易修補
拆除後通常會包含初步地面補平、細部找平、釘洞修補。依後續鋪設需求(新地板或直接使用原地坪),會提供相應修整,為日後更新地面打好基礎。

五、和式地板拆除後空間規劃建議
1. 拆除提升空間活用的設計方向
拆除和式後,空間高度與機能更靈活,可善用原地板下方釋放出的平方作收納、活動、閱讀區甚至小型臥榻。開放式或多功能區規劃皆有助提升居住效益。
2. 留意空間尺度變化對家具配置的影響
從“高台”變平地板後,家具尺度、櫃體安裝點要新計算,包括桌椅腳長、櫃體底座、抽屜高度、走道寬度等,避免突兀或不對稱感。
3. 地坪材料更換選項與搭配建議
依預算與偏好可選用超耐磨地板、石塑SPC、超耐磨木地板等,色系建議與周圍牆面、門框或家具做百搭淺色系優先選擇,方便日後佈置、維護。
4. 打造多功能新用途注意項目
空間若規劃為遊戲、工作閱讀、多功能活動場域,請預先規劃電源插座、照明燈位置,並考量置物櫃、窗簾或布簾搭配,讓轉換空間一舉多得。
5. 未來維修、保養的細節規劃
新地板、地坪設計建議選用防潮、不易變形且易更換之材質。預留日後地板維修、保養檢查口,能提升後續使用壽命及便利度;同時維持良好通風,防止潮溼損害。

和式地板拆除看似複雜,照著這份攻略詳細規劃、執行,每一步都能輕鬆搞定!無論是自住新規劃,還是為未來升級地坪預作準備,拆除就是好好規劃新生活的第一步。祝你拆得智慧,空間更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