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家庭佈局越來越多元的今天,許多屋主開始思考:「客廳一定要有電視嗎?」其實,捨棄傳統電視牆,把最顯眼的牆面與寬敞空間改設為閱讀大桌,不僅拉近家人間的互動,更能大幅提升收納與生活機能。這篇攻略將帶新手一步步拆解實用細節,讓你輕鬆打造一個超強實用、溫馨又美型的家人共讀客廳。
一、無電視客廳的規劃重點:機能全面升級
1. 機能轉換:電視牆改閱讀/工作大桌
過去電視牆是多數家庭的「主視覺」,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將這面牆釋放,規劃為一張可容納全家人共用的長桌。不只是閱讀、書寫、工作需求統統搞定,適當留白與桌下收納也能徹底提升生活質感。最棒的是,桌子也能兼作遊戲桌、手作桌……
2. 社交與家人互動空間佈局
無電視的客廳成為家人自然交流的小天地。無論是共讀、親子手作抑或聊天聚會,大桌設計讓彼此互動更自由,沙發與閱讀桌巧妙錯位,皆能維持流暢的行走動線,朋友來訪時也不怕太擠,將家的溫度推向高點。
3. 居家氛圍與視覺感受優化
打造舒壓又充滿溫馨氛圍,一定少不了自然採光與簡約色系。運用開放式空間、異材質的牆面與家具組合,讓空間層次分明,卻彼此串聯,提升視覺的通透與舒適感,營造寬敞、溫暖的居家氛圍。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二、閱讀大桌選擇與區域劃分實操
1. 閱讀大桌尺寸與材質建議
桌子建議挑選長度160-200公分、寬度80-100公分,大人小孩共用都很適合。材質方面,實木桌溫潤耐用,玻璃桌時髦好整理、陶板及大理石桌堅固好養護,不鏽鋼與防刮桌板也適合有小孩的家庭,依實用與風格自由挑!
2. 桌面照明、配置與插座位置
閱讀與工作桌最重要的是照明!建議配置層次多變的檯燈、立燈或吊燈,營造柔和重點光源。電源插座則須事先規畫於桌面兩側或地面,方便筆電、手機、檯燈同時使用時取電不卡線,桌下可加入智慧型理線配件維持清爽。
3. 多用途使用:書寫、共讀、工作、聚會
這張大桌既可當孩子做功課的讀書桌,也能是上班族的居家辦公桌,假日更能搖身一變成餐桌或桌遊聚會地!善搭配行動椅、閱讀椅,功能彈性無窮,讓全家人的不同需求一次滿足。

三、收納設計與動線優化技巧
1. 書櫃與收納櫃規劃
家有大量書本、公文雜物可善用整排高書櫃或層板牆,分類陳列也美觀。開放式格櫃適合常用物,封閉式櫃門能收納雜物和大型家電,維持客廳整齊有序。桌旁矮櫃可專放文具、文件,取放方便。
2. 開放式vs封閉式收納分類
常用、想展示的書籍或收藏品選開放式;需防塵、雜亂繩線或季節用品放封閉式,並適度混搭,既能展現個性,也讓空間視覺更有層次。
3. 大桌下空間收納活用
桌下可加設推車、活動小櫃或滾輪收納箱,放置文具、玩具或資料夾,暫時不用的椅子也能巧妙收納於桌下,瞬間變身乾淨整齊不堆積。
4. 動線設計:維持通透感與流暢度
家具及櫃體盡量靠牆留出寬敞步道,每個區域間預留最少80-100公分走道,主動線保持暢行,沙發與大桌錯位規劃,讓每個成員都能自在移動。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四、家具配置與空間分區方式
1. 沙發與閱讀區座位安排對比
若空間足夠,可沙發與大桌並排並用,沙發供休閒、發呆,閱讀桌則用於專心工作或共讀。空間有限時,選用輕巧可移動沙發、靠墻長椅或卡座,靈活調配。
2. 異材質/高度分隔不同區域
利用不同桌板、地墊、矮櫃、植栽等材質、色彩或高度,巧妙區隔客廳功能,如一塊地毯下就是共讀角落、書櫃/矮櫃則劃分出工作區,用不著硬體隔間也能分清楚每個角落。
3. 靈活家具搭配,因應不同活動需求
選可堆疊/摺疊椅、活動邊桌、收納型卡座等家具,依照時段調配數量、位置,無論是一人靜讀還是大家聚會都能快速切換模式。


五、插座、照明與基礎設備配置
1. 閱讀區照明層次設計
閱讀或工作區搭配頂燈、檯燈、立燈與情境小夜燈,根據天氣或心情隨心切換,大面窗引入自然光,夜晚則利用暖色光維持舒適氛圍,提升空間質感。
2. 桌面與收納區電源配置
桌面預留多組插座或USB充電孔,桌下或兩側亦可埋設插座延長線,確保電腦、燈具、充電裝置皆能就近取電。善用線槽或收納桶集中整線,美觀又安全。
3. 無主燈、情境燈、多段光源實踐建議
客廳照明不再依賴單一主燈,可搭配多點天花/軌道燈、壁燈、可調光情境燈等,充份運用低色溫與柔光切換,夜間溫馨、白天明亮,生活情境多變又舒適。

將傳統電視牆換成多功能閱讀大桌,實際落地的好處不只提升家人互動,更讓收納與生活機能升級好幾倍。希望這篇實用攻略幫你打破對於客廳的舊有想像,勇敢改變,讓你的家溫暖、整齊又有個人特色,親身體會每天回家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