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廚房對新手來說,常常覺得設計很難,那些動線、尺寸、收納到底該怎麼規劃?別擔心,這篇攻略會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次掌握廚房規劃的五大重點,讓你從零開始也能有完美的廚房動線、超好用的收納空間、合適的檯面高度、家電電源的安全配置,以及防油煙和增進採光通風的小撇步!
一、廚房動線優化秘訣
1. 傳統一字型、L型、U型、雙一字型動線比較
廚房的動線設計直接影響你的烹飪效率。一字型最適合較狹長或小空間,把所有作業區排成一線,雖然省空間但收納較有限也易造成擁擠。L型多一個轉角,可分區獨立,空間相對寬敞,收納與操作都大升級。U型(或稱雙一字型)則是三邊包圍,動線最流暢,也最適合需要多人同時下廚。中島則能創造備料、用餐、聚會一體的多元功能,但空間至少要4~5坪以上較合適。
2. 廚房三角動線規劃要點
規劃時,冰箱→水槽→爐台構成三角動線,走起來最流暢。三點之間的總距離建議控制在3.6~6米左右,操作時才不會繞來繞去,效率高又順手。
3. 水槽、爐台、冰箱相對位置配置技巧
建議冰箱靠近入口或動線起點方便取食材,水槽放中間負責備洗、配菜,再到爐台烹調。這樣順序符合做菜流程,食材不會一手油一手濕到處跑。若空間允許,三者位置就算不能剛好三角,也別全部對齊一線,盡量讓流程環環相扣,省時省力又不打結。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二、收納空間設計重點
1. 上下櫃比例拿捏
小廚房別把櫃子都做上面,這樣會讓空間壓迫感超重。建議上下櫃比例約6:4或7:3,下櫃以深度收納為主,常用物品在腰部到胸口高度最適取放效果。
2. 拉籃抽屜規劃分類
根據使用習慣配置拉籃:窄小抽屜分裝餐具,深抽屜放鍋具,大拉籃適合油瓶、調味料、雜物。建議淺、深抽屜混搭更彈性,還能合理分類,一目了然。
3. 小家電與料理用品專區設計
常用的咖啡機、氣炸鍋、果汁機等小家電,不一定要全部外露。可預留一區檯面(或活動拉盤抽屜),搭配內嵌插座,使用更順手。刀具、湯杓、砧板貼牆用磁吸、掛勾或壁掛架,節省檯面,收納依動線擺設最佳。

三、檯面高度與尺寸細節
1. 洗滌、備料、烹飪三區高度調整
不是所有檯面都得一樣高!洗滌區比一般區高約5~10公分,減少彎腰(約90cm),備料烹飪區80~90cm最舒適。如IH爐一體設計則直接同步相同高度也OK。
2. 適合台灣身高的檯面標準
建議普遍身高的檯面高度:80~90cm區間調整,水槽可再高一點,爐台則以站立時不用駝背、肩不痠為原則。可住戶親自試蹲、模擬動作最準。
3. 廚具深度及行走動線寬度抓法
流理台深度常見60cm以上,冰箱/櫥櫃門開啟也需留餘寬。單邊走道90cm是底線,雙人可同時移動建議至少100cm以上。餐桌和牆要留35cm方便拉椅子,不然很卡。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四、家電內嵌擺放與電源配置
1. 洗碗機、烤箱、微波爐內嵌注意事項
內嵌家電必須先確認尺寸、電壓、排水/通風需求。洗碗機應靠近水槽、電源插座預先規劃,烤箱與微波爐則建議安裝於櫥櫃中段,不佔地且順手又安全(離地約80~120cm可依身高調整)。
2. 櫥櫃內電源插座數量與安全布局
每個備餐/家電專區至少配置2-3組插座,拉線要預留,工法以避免電線與水源交錯為主。靠近水槽的插座務必防水,電壓110V及220V需依家電規格切分。
3. 抽油煙機、冰箱、瓦斯爐電源獨立安排
大功率家電如抽油煙機、冰箱、瓦斯爐、IH爐等建議各自獨立配置一組插座及迴路,確保同時運作時不會因負載過高而跳電,也增進使用安全性。千萬不可共用延長線,以免因電力分流造成危險。電力的規劃建議一開始建築配電時就與設計師或專業電工討論,評估所有家電的數量、用電習慣與功率需求,避免未來增減家電時無法因應。此外,建議電器櫃體可考慮深度不少於45cm,高度則拿捏在便於拿取的180cm以下,並選用耐熱、防潮的建材如烤漆玻璃或石材做背板,延長使用壽命。如需同時啟用多項家電,務必預留充足插座,盡量避免不同大型家電共用同一電路。專業規劃可保障操作時流暢與用電安全。

五、防油煙、採光與通風強化
1. 抽油煙機類型選擇與安裝位置
抽油煙機依廚房格局與料理習慣選分傳統/歐化/隱藏式。安裝時務必離爐面60-80cm效果最佳,管道儘量直送戶外。避免彎曲過多,有效帶走油煙。
2. 廚房自然採光窗戶設計
採光窗要考慮水槽、料理區能直接享有自然光線,窗型以橫拉固定、具紗窗設計最合適也更防蟲。若採光不足,可善用玻璃拉門通透補光。
3. 通風扇與門口隔絕油煙規畫
封閉式廚房可裝設窗型或壁掛通風扇,加強空氣對流。開放式格局可設置緩衝玻璃隔間、或升降排煙簾,有效阻擋油煙外溢進客廳,打造清新舒適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