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測風格!精準推薦,避免風格踩雷
暖色系一直是居家設計中的人氣色盤,從奶油米白、溫潤木色、焦糖棕到霧粉、暖灰,都能替家裡注入柔和與放鬆的氛圍,掌握對的配色比例與材質組合,不但能提升空間舒適度,也能讓家裡長時間維持耐看、不易退流行的質感。
一、暖色系的魅力
1.放鬆更有安全感
暖色系如奶油白、杏色、米色與暖棕,有柔化視覺、縮短距離的效果,能讓空間呈現溫馨、親近感。
2.提升空間亮度
暖色系比純白更柔和,但仍保有明亮度,不會反光刺眼,家中光線不佳,暖色系更能替空間補光,帶來自然溫潤的亮度。
3.和木質調天生合拍
木皮、木地板、格柵等自然材質,本身就帶有暖感,搭配暖色牆面或軟裝,能創造剛剛好的和諧度,長期看也不易疲乏。

二、暖色系居家的常見應用
1.牆面色彩
●奶油白、米白、暖灰為基底
牆面以5–10%微暖感的白色為主調,可帶出柔軟氣息,同時保持清爽,不會像亮白或純白那樣顯得冷硬,奶油白、淺卡其、暖灰是最常見的選擇。
●淺駝、淺木棕跳色牆
可以選擇一面牆,用淺駝灰、暖棕或焦糖打造焦點牆,空間會更有氛圍。

2.家具挑選
●淺色木家具更耐看
●沙發選用中性色
亞麻米、暖灰、駝色等色系,耐看度高、易搭配,也不容易形成黃黃一片的視覺壓力。

3.軟裝運用
●小範圍暖色增加層次
從焦糖色抱枕、奶茶色毯子、淺駝色絨毯下手,最不會失敗,也最容易營造舒適氛圍。
●暖白紗簾搭配淺咖或奶茶遮光布
雙層窗簾能控制光線層次,為空間增加柔光、減少對比,讓暖色調更乾淨、更柔和。
●陶器、藤編讓家更自然、溫潤
暖色系與天然材質最合拍,陶器花瓶、亞麻布料、藤編籃子都能增加質感,也很適合北歐、奶油系、美式輕復古等風格。
4.光線配置
●3000K–3500K暖白光最耐看
太黃2700K會讓空間像餐廳或老舊住宅,太白4000K以上又會讓暖色失去柔和感。
●間接照明讓暖色系更柔和
像是天花板燈帶、床頭間接燈、地燈或落地燈,這些溫柔光會比用主燈,更能展現暖色系的魅力。

三、暖色系搭配技巧
1.主色60%、輔色30%、跳色10%
在暖色系居家中,最重要的是掌握配色比例,其中60%的主色基底最能決定空間調性,通常來自牆面、地板與大型家具,建議選擇奶油白、米白、暖灰、淺卡其等帶有微暖感、明度高的色調,不僅乾淨耐看,也能穩穩承載整體暖色氛圍。接著以30%輔色營造層次,通常分布在家具、窗簾、地毯與櫃體,可以運用白橡木、楓木等自然木色,或加入輕度的焦糖棕,為空間增加厚度與溫潤感。最後以10%跳色做視覺平衡,不見得是亮色,反而多半來自深灰、霧黑或金屬元素,能讓暖色不致過於甜膩,同時增添俐落的現代感。

2.冷暖混搭更自然
暖色的占比最好控制在約70%,30%留給冷色,才能避免暖色大量堆疊後產生的膨脹感,讓空間顯得過於甜膩或容易視覺疲勞。如果仍擔心暖色讓空間偏厚重,也能透過清透材質來增加呼吸感,都能讓暖色調變得更輕盈。
3.材質自然越加分
天然材質像木皮、亞麻、棉布、藤編與霧面石材,本身就帶著柔和的紋理與溫度,是暖色調最契合的搭配,能讓空間呈現自然而細膩的層次。
4.深淺堆疊出層次感
與其只用單一的米色或卡其色,不如透過不同深淺的暖色做堆疊,像是以奶油白作為牆面基底,搭配暖灰的大型家具,再用焦糖棕或深木色的小物作點綴,便能讓畫面柔和卻不單調。另外,光影也能強化層次,尤其是間接照明或燈帶投射出的陰影變化,可以讓暖色材質看起來更立體,更有柔和的氛圍。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暖色系應用注意事項
1.避免過度飽和
暖色系本身具有高存在感,若選擇橘色、鮮黃色或高飽和度的暖棕作為主視覺,容易造成視覺壓力,不僅搶走空間焦點,也會降低居家耐看度,這類明亮暖色比較適合出現在小物或局部跳色,例如一兩個抱枕、花器或小擺飾即可。

2.光線不足避免太黃牆色
許多人以為暖色能提高明亮度,但事實上只有淺暖色能做到補光效果,在採光不佳的空間,過度偏黃的牆色反而會吞光,搭配黃光燈更容易昏黃老氣。因此,家裡本身光線有限,牆面建議以奶油白、米白或淺暖灰為主,既保有暖度,也能保持清爽亮度。
3.暖色+暖色勿無間斷堆疊
太多暖色彼此交疊,缺乏冷色或深色元素做拉深,會讓空間失去焦點,看起來一片柔霧、模糊,缺乏層次感,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可以適度加入黑色、深灰、金屬線條作為視覺框架,或透過玻璃、亮白陶瓷帶入一些清爽感,讓暖色呈現得更俐落、乾淨、有層次。
4.注意材質反光度
暖色與亮面材質結合時容易產生油亮感,像是亮面磁磚、亮面櫃體、亮面烤漆搭配暖黃光,很容易讓空間顯得壓迫。若一定需要光澤感,金屬可以選霧金或淺古銅,既亮又不會過度高調。

暖色系居家並不是全部都用暖色就好,而是透過材質、比例、光線與冷暖平衡來打造最舒服的視覺層次,掌握以上技巧,讓空間呈現溫暖、安定又高顏值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