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放式廚房成為台灣居家設計的主流,中島不再只是奢華的象徵,而是凝聚家人情感、提升生活機能的核心場域。許多屋主在裝修時都會問:「我家適合做中島嗎?」、「中島要多高才好用?」其實,只要規劃得當,無論是 10 坪的小宅還是 50 坪的大坪數,都能擁有一座夢幻中島。小編整理了規劃中島吧台必看的關鍵的「黃金尺寸」、硬體水電與軟裝搭配等重點,希望大家都能打造出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餐廚空間!
一、為什麼你需要中島吧台?
在決定尺寸與材質之前,你必須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希望在中島上做什麼?」中島的功能定位,將直接決定後續的設計走向。
1.備料空間的完美延伸
對於傳統一字型或 L 型廚房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檯面空間不足。切菜、放盤子、準備食材時常顯得捉襟見肘。中島吧台最基礎的功能就是「備料台」。它提供了寬敞的平面,讓你轉個身就能處理食材,甚至可以多人同時備餐,讓烹飪不再是一人的孤獨戰鬥。
2.取代餐桌的輕食與用餐區
在都會區的小坪數住宅中,為了節省空間,許多人選擇「以中島取代餐桌」。這種設計非常適合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早晨在這裡喝咖啡、吃吐司;晚上在此小酌一杯。對於不常開伙或人口簡單的家庭,中島吧台即是最高效的用餐區。
3.強大的收納補給站
中島不只是一張桌子,它是一個巨大的收納櫃。
•檯面下:可以規劃大型抽屜存放鍋具,或設計開放層架放置食譜與藤編籃。
•家電整合:將洗碗機、烤箱、微波爐,甚至是紅酒櫃嵌入中島下方,不僅釋放了廚房主櫃的空間,也解決了電線雜亂的問題。
4.居家社交的核心樞紐
這是中島最迷人的「隱性功能」。傳統廚房常常讓料理者獨自被關著煮飯,與家人零互動。有了中島,做菜時你可以向客廳或餐廳的,能一邊切水果一邊看顧小孩,或是一邊煮咖啡一邊與朋友聊天。中島,讓廚房從「勞動場所」變成了「交流中心」。

2025 空間設計包免費領!
收納超省空間,小坪數救星!
二、中島吧台尺寸攻略:高度與深度是關鍵
很多人覺得中島難用,通常不是因為設計不好看,而是尺寸不符合人體工學。差了 5 公分,使用體驗就天差地遠。以下是中島設計的黃金數據:
1.關鍵高度:你是要「備料」還是「純喝飲料」?
中島的高度決定了它的用途與舒適度,主要分為三種規格:
➤標準型(85~90 公分):適合備料與揉麵團
這是與一般廚房流理台齊平的高度。需搭配座高約 60~65 公分的中島椅。視覺延伸感好,空間看起來更寬敞;備料切菜時手肘呈 90 度最省力。
➤吧台型(105~115 公分):適合站立小酌與遮醜
這是美式酒吧常見的高度。適合站著喝飲料、滑手機。需搭配座高約 75 公分的高腳吧台椅。較高的檯面可以巧妙擋住後方凌亂的流理台,保持客廳看過來的整潔視角。
➤雙層複合型(高低差設計):魚與熊掌兼得
結合上述兩者,內側(廚房側)做 85 公分方便備料,外側(客廳側)做 110 公分當作吧台或出餐口。這是目前非常受歡迎的設計手法。
2.檯面深度與「容膝空間」
如果你打算在中島上用餐,請務必畫重點「容膝空間」。
•純工作/收納用中島:深度至少需 60 公分,這是嵌入式家電的標準深度。
•需坐人用餐的中島:深度建議 80~90 公分 以上。
•關鍵眉角:檯面必須比底下的櫃體凸出至少 25~30 公分。如果沒有留這個縮腳空間,坐著時膝蓋會一直頂到櫃子,導致身體必須前傾或腳要張很開,坐久了非常不舒服。
3.走道動線距離
中島雖好,但不能塞好塞滿。中島與後方廚具(或牆面)之間,必須保留 90~120 公分 的走道寬度。
•90 公分:最低限度,單人通過舒適,且抽屜可以完全拉開。
•105~120 公分:舒適距離,若一人在洗碗,另一人想經過背後去開冰箱,這個寬度才不會過於卡卡擁擠。

三、硬體規劃重點:水電與材質挑選
中島的硬體工程一旦做下去就很難修改,因此在裝修初期的「泥作」與「水電」階段就必須定案。
1.水電管線預埋:看不見的細節
•給水與排水:如果你夢想在中島上有一個洗手槽(小吧台槽),請務必在泥作進場前告知設計師。因為排水管需要洩水坡度,通常需要稍微墊高地板或重新配管。若錯過時機,事後要加裝水槽常易牽涉到管線,安裝的難度會大幅增加。
•電力配置:檯面上:建議安裝「彈起式插座」或「軌道插座」。方便使用果汁機、咖啡機,或是筆電充電。
•檯面下:若要安裝洗碗機、IH 爐或烤箱,必須預留專用迴路(尤其是 220V 電壓),避免高功率家電同時使用導致跳電。
2.檯面材質比一比
中島是視覺焦點,檯面材質決定了質感與保養難易度:
材質 | 特點 | 優點 | 缺點 | 推薦指數 |
樹脂混合石粉 | 花色多、無毛細孔好清潔、價格親民 | 硬度較低,容易有刮痕 | ★★★★☆ | |
天然石英晶體 | 硬度極高、耐刮、耐熱、不吃色 | 價格較高,造型加工受限 | ★★★★★ | |
天然木材 | 觸感溫潤,北歐風首選 | 怕水怕燙,需定期上油保養 | ★★★☆☆ | |
304不鏽鋼 | 俐落且耐操好用 | 容易留下指紋與使用刮痕 | ★★★★☆ | |
薄板/陶板 | 高溫燒製 | 紋理擬真(像大理石),耐高溫耐刮 | 價格昂貴,邊角較脆 | ★★★★☆ |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中島吧檯畫龍點睛:吧台椅與燈光搭配
中島做好了,最後的裝飾步驟是決定氛圍的關鍵。
1.吧台椅怎麼挑?記住「30公分法則」
挑選椅子不是只看外型,高度才是重點,簡單的公式:椅面高度 = 檯面高度 - 30 公分
•85~90cm 的中島:搭配座高 60~65cm 的中島椅。
•05~110cm 的吧台:搭配座高 75cm 的高腳椅。
•款式建議:若要在這用餐或辦公(使用時間 > 30分鐘):請選有靠背、有扶手、且下方有腳踏環的款式。
•若只是喝杯水或備料暫坐:可選無背圓凳,平時可完全收納進檯面下,讓視覺更清爽。
2.懸掛吊燈的高度
中島上方可以會配置 2~3 盞吊燈,創造視覺層次。
•高度設定:吊燈底部距離檯面約 70~80 公分。這個高度既能提供足夠的照明,又不會在說話時遮擋視線,或是在操作時撞到頭。
•色溫建議:選擇 3000K~4000K 的暖白光,食物看起來最好吃,氣氛也較放鬆。

五、 小坪數也能擁有中島嗎?
若是居家的坪數較小,別急著放棄中島夢。只要轉換思維,一樣能擁有:
•半島式設計:將中島的一側緊貼牆面,形成 T 型或 L 型佈局。這樣可以節省一條走道空間,卻保留了中島的機能。
•結合餐桌設計:這是台灣目前最流行的做法。將中島與餐桌採「高低串聯」或「T字型擺放」,中島負責收納與備料,餐桌負責用餐,既省空間又氣派。
•活動式中島推車:選擇底部有輪子的款式。平時靠牆當邊櫃,朋友來訪時推出來當吧台,機動性滿分。

規劃中島吧檯時,請務必從「使用習慣」出發,先釐清是要用來備料、收納還是用餐,接著嚴格遵守「人體工學尺寸」,最後再挑選喜歡的風格材質。希望大家都能打造出讓親朋好友都驚豔、且自己每天都想待著不走的夢幻中島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