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測風格!精準推薦,避免風格踩雷
你也嚮往擁有一個雜誌款的日式廚房嗎?不需要打掉重練,只要掌握配色、佈局與收納的三大邏輯,即便是小坪數或老屋翻新,也能變身充滿「無印風」氣息的夢想料理空間。小編整理了日式廚房的設計與配色、材質精髓,教你如何將打造溫暖又好用的日式廚房,快一起看下去!
一、日式廚房的靈魂元素:配色與材質
想要營造道地的日式氛圍,視覺的基調決定了 80% 的成敗。日式設計講求「與自然共生」,因此在材質與顏色的選擇上,強調樸實與協調。
1.經典「白+木」配色
經典「白+木」配色是日式廚房最標誌性的搭配。
•白色:運用在天花板、流理台檯面或部分吊櫃,能有效反射光線,讓狹小的廚房視覺放大,帶來明亮潔淨感。
•木紋:運用在櫥櫃門片、地板或餐桌椅。淺色橡木或白蠟木是首選,能中和白色的冷冽,注入溫潤的居家溫度。
2.實用派材質:不鏽鋼與琺瑯
日本主婦非常重視清潔便利性,因此材質選擇大有學問。
•不鏽鋼檯面:不同於台灣常見的人造石,日本廚房極愛使用髮絲紋不鏽鋼。它耐熱、耐刮、不吃色,隨著使用留下的歲月痕跡,反而有一種職人般的專業感。
•琺瑯壁板:這是日式系統廚具(如 Takara Standard)常見的材質。表面是玻璃釉料,基底是金屬,既好擦拭又能使用磁鐵收納,是維持牆面整潔的神器。
3.點綴元素:復古磚與水泥灰
若不想風格太過單調,許多「大人系」日式廚房會加入灰色調的水泥漆,或是貼上白色小方磚(地鐵磚),增添一絲復古與文青氣息。

二、小坪數救星!日式廚房的空間佈局
日本都會區住宅空間普遍不大,因此他們發展出一套高效的空間利用術,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 LDK (Living, Dining, Kitchen),將客廳、餐廳與廚房視為一個整體。
1.半開放式設計與「出餐口」
全開放式廚房雖然寬敞,但台灣人常擔心油煙與雜亂問題。「半開放式」廚房是最佳解方,利用一道半高牆(約 110-120 公分)遮擋流理台的混亂,上方則保留通透視野,或設計成「出餐口」形式,既能看顧小孩,又能遮擋廚房雜亂。


2.中島與吧台的複合運用
在日式設計中,中島不只是料理台,更是收納櫃與餐桌的延伸。對於小坪數來說,將餐桌緊鄰中島擺放(T字型或一字型排列),能大幅節省走道空間。

三、最強收納術!日式廚房整齊的秘密
為什麼日本主婦的廚房東西這麼多,卻看起來不亂?關鍵在於「隱藏」與「展示」的黃金比例,以及對垂直空間的極致利用。
1.隱藏式 vs. 展示型收納
•隱藏 (70%):雜色多、形狀不一的食品包裝、鍋具,全部收進櫃門內。日式收納講求「盒中盒」,抽屜內利用統一規格的收納盒分類,打開抽屜一目了然。
•展示 (30%):常用的杯子、高顏值的咖啡器具或漂亮的調味罐,則擺在開放式層板上。這不僅方便拿取,更是營造生活感的關鍵裝飾。
2.善用垂直空間與畸零地
日式廚房絕不浪費任何一寸空間。
•縫隙櫃:冰箱與櫥櫃間的 10 公分縫隙,也能塞入瘦長的推車櫃,用來放飲料或罐頭。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提升氛圍感!日式廚房必備的軟裝單品
硬體裝修完成後,別忘了透過軟裝畫龍點睛,這是決定「日式感」濃度的最後一哩路:
•照明:捨棄慘白的日光燈,選用 3000K-4000K 的暖白光。餐桌或中島上方可懸掛簡約的玻璃吊燈或金屬小吊燈。
•布藝:在廚房入口掛上一片棉麻材質的短門簾(暖簾),或是在層架上舖一塊格子布,柔軟的織品能增加空間的溫馨度。
•家電與器皿:盡量選擇白色或霧面質感的簡約家電(如烤箱、電鍋)。檯面上擺放幾個陶製水壺或木製托盤,生活質感立刻升級。

五、日式廚房案例分享
1. 8坪日系小宅的全能廚房
8坪小宅該如何打造好用的日系廚房呢?十一日晴空間設計透過一道半高牆區隔出廚房空間,不僅能遮擋料理時候的雜亂,也能保留通透視通透、不壓迫。搭配TOCLAS的廚具、兩盞FUTAGAMI的吊燈與黑白色花磚地面,該有的一應具全,打造小而實用的全能日式廚房。

2. ㄇ字型日式通透餐廚區
意勢設計透過字形的廚房配置,刻意讓洗碗槽面對餐桌,強化料理區與餐桌的互動,不只兩個檯面能相互支援使用,更是大大減少了屋主在料理時需要移動的距離。並讓廚房上半部盡可能淨空,透過從餐廳一路延伸過來的層板,取代上櫃來置物,讓窗外的綠意美景成為空間的主角。此外也增設一道玻璃拉門隔絕油煙,以保持視覺、光線的穿透,讓空間感受更放大。


3. 雙一字型日式禪風廚房
這是一間30年的老屋翻新,禾光設計將原本封閉的廚房空間打開,使其更通透明亮,當需要隔離油煙異味時,亦有木質拉門可加以阻絕。在廚房與餐桌之間增闢一座嵌入水槽的中島,創造雙一字型的使用動線,使備餐、料理更便利。


無論你是正在規劃新家,還是想改造現有廚房,不妨從斷捨離開始,試著運用木與白的配色打造日式廚房,並導入聰明的收納邏輯。你會發現,廚房不再只是揮汗如雨的戰場,而是全家人最愛逗留的療癒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