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幼兒期到青少年甚至成年,床就是他們每天至少八小時的「安全基地」。挑選一張可以陪伴他成長、延長使用年限、兼具安全與設計感的兒童床,不只是省錢,更是智慧選擇。本文將聚焦在IKEA成長型兒童床架,從尺寸、結構、安全、收納、風格延伸,為屋主提供最佳採買參考!
一、成長型兒童床怎麼選?尺寸與結構先搞懂
成長型兒童床的核心特色在於「從小用、用到大」的可持續性。尤其對於家庭空間有限或希望長期使用的屋主而言猶為重要。可先從尺寸規格、結構設計、安全考量、收納機能四個面向切入。
1.尺寸:從兒童長到成人不需換床
選床先看尺寸。一般幼兒床約70×160cm,而像SLÄKT與VITVAL採用成人單人規格90×200cm,代表孩子上國中後仍能睡得舒適。BUSUNGE則能三段延伸(130→170→200cm),靈活陪伴成長。
2.結構:支撐力才是長壽祕訣
成長型床架的支撐性要夠強。IKEA這三款皆以金屬或厚實木材製作,通過歐盟安全測試,承重穩、耐用度高,不會因體重增加或跳動而變形。
3.安全:從護欄到圓角都要細心
幼兒期最怕撞角與摔落。BUSUNGE採圓弧邊與低床結構、可加裝護欄;SLÄKT能調整床底高度,讓學齡兒使用更安心;VITVAL的梯架與欄杆高度符合國際安全規範,確保上下舖孩子都安全。
4.延伸使用年限:節省預算與環保投資
一張可用十年以上的床,不僅減少家具浪費,也能讓孩子對熟悉的床產生情感連結。若以平均使用10年計算,每年成本不到500元,是高CP值又環保的選擇。

2025 空間設計包免費領!
收納超省空間,小坪數救星!
二、盤點六大IKEA超人氣成長型兒童床架
孩子的身高、習慣、需求都在改變,若床尺寸太小或太童趣,很快就得汰換。所謂「成長型兒童床」,重點就在於能隨孩子年齡變化而調整、延伸與再利用。
1.經典百搭,從6歲睡到成人│SLÄKT組合式兒童床
結構穩固、外型簡約,床下結合收納機能,可搭配抽屜、床下床架等附屬家具,適合空間較小、希望一次到位的家庭。與原木、白色家具都很好搭,屬於「陪孩子長大」的長期型選擇。

2.0-7歲兒童床最佳入門款│SUNDVIK成長家具系列
雖然不是新品,但IKEA推出的SUNDVIK兒童成長床,台灣區一上市就得到無數新手爸媽的青睞,更獲得不少部落客好評推薦,這款成長床能調整床面長度,最長能到200公分,就連獨立筒床墊也依長度出了三種尺寸,實心松木材質高度耐用,使用的保護漆甲醛釋放量也完全合乎標準,可以說是孩子們成長必備的標配。SUNDVIK系列還有可調高度的嬰兒床、可當尿布更換桌的兩用抽屜櫃等貼心家具。

3.137→207cm 一路陪伴孩子長大│MINNEN 延伸床
除了平實的木製床架,IKEA推出的MINNEN兒童延伸床則多了一點童話設計元素,以鐵件金屬原材,搭載了鐵件特有的欄杆設計,前後高床板搭配設計感十足的「左右護欄」,任孩子睡覺再怎麼亂動也不會翻下床,搭配活潑的房間佈置,孩子的成長天地可以更有型有款。

4.安全性佳再頑皮也不需擔心│BUSUNGE延伸床
瑞典語的BUSUNGE是指「淘氣的孩子」,而IKEA的這款兒童床就專為頑皮好動的小搗蛋們量身設計,不僅調高了前後床板的高度,直角處也修飾成圓弧邊增加安全,因為床底板是實木板,而非一般普遍的排骨架結構,IKEA的BUSUNGE成長床被網友盛讚「大人站上去晃都不會晃!」

5.讓小孩乖乖自己睡│KURA翻轉式兒童床
兒童床光是可以調長度不稀奇,IKEA的KURA翻轉式兒童床使用方式超乎想像,上下翻轉的設計能因應小朋友不同成長階段所需:當孩子還小,可作為單純矮床使用,由於床面高度較低,能適合孩子爬上爬下;當孩子大一點,可將床上下顛倒,下方作為玩耍小空間,上方則是樹屋般架高的睡眠小王國,有趣的是IKEA還依KURA床架推出床用帳篷,讓小孩自己睡的誘因又更多了!

▲IKEA依KURA床架尺寸大小推出床用帳篷,完全打中小孩的心!圖片來源/IKEA

6.把房間變有趣│VITVAL上下舖還有子床
說到兒童成長床的各種變化機能,就不能少了VITVAL這款仿若變型金剛的床!針對剛添寶寶的新手家庭,一切都處於容易變動的狀態,除了孩子一暝大一吋,也可能很快又有二寶、三寶,因此兒童房絕對要具備因應各種變化的彈性,這款VITVAL除了上下舖外還能另增活動子床,而結構輕巧穩固的高腳床框設計,下舖除了床,還能擺放其它家具,佈置成獨立小空間,簡簡單單一張床,卻能擁有多種變化。

▲兒童床_長度207公分、高度195公分,圖片來源/IKEA
三、不同年齡、不同需求:如何挑選最適合的款式?
成長型兒童床的魅力在於能隨孩子人生階段變化。這裡幫妳依年齡與生活型態拆解建議:
1.幼兒期(3~7歲):安全第一,圓角低床最重要
此階段孩子活動力強、睡姿不穩。BUSUNGE低床設計與防護欄是最佳選擇,若搭配IKEA防撞墊或床簾造景,既安全又可愛。
2.學齡期(8~13歲):學習與睡眠要平衡
這時孩子開始有作業與個人空間需求。SLÄKT床架可在床下加抽屜儲物、延伸桌、或搭配SLÄKT收納床頭櫃,打造機能型兒童房。
3.青少年期(14~20歲):空間效率與獨立感並重
進入青春期,房間常需兼具休息與學習機能。若家中有兄弟姊妹,VITVAL上下舖可分層使用或將下層變閱讀區。若是一人使用,也能保留地面空間放書桌或懶骨頭。
4.家庭結構多變:讓家具也能進化
搬家、共房、孩子長高,成長型家具能隨之調整。SLÄKT可繼續當成人單人床用;BUSUNGE延伸到200cm後仍適合青少年;VITVAL則可拆分成單床,靈活應對不同空間變化。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四、兒童房&床風格搭配與空間靈感
房間不只是睡覺的地方,更是孩子的「小宇宙」。從玩樂、閱讀、發呆到學習,這個空間陪伴他們成長,也反映父母對家的品味與思考。
1. 風格設定:從童趣過渡到「青少年」的成長房
兒童房最怕「可愛用太多、長大用不久」。設計時應以「自然、可轉換」為主軸,例如使用白色、原木、淺灰等中性色做基底,再以床單、抱枕、地毯增添季節感。幼兒期可搭可拆式帳篷、雲朵吊飾;進入國小後改成書桌、書櫃組合,仍能與房間調性一致。
2. 色彩搭配:讓房間隨心情變化也不違和
色彩是影響情緒與學習專注度的關鍵。與其整間粉紅或藍色,不如使用白、米灰、鼠尾草綠、奶油杏等柔和色調作為主色,再用局部亮色(如黃色、橘粉、天空藍)點綴。建議配色比例為「70% 基底色 + 20% 點綴色 + 10% 趣味色」,能兼顧童趣與成熟。若孩子有明顯偏好,也可讓他參與決定牆面或床組色彩,培養自主與空間歸屬感。
3. 收納規劃:讓孩子在秩序中培養自我管理力
好的收納設計,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東西自己放好」。學齡前建議使用開放式收納盒,讓孩子能「看到玩具就想收」;國小後可轉為分類型儲物,學會規劃與歸位;青少年期則可利用書架與衣櫃整合牆面,搭配滑門或布簾降低雜亂感。
4. 氛圍與情感連結:讓房間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最成功的兒童房,不是布置得最可愛,而是能凝聚孩子的歸屬感。牆上可留一面「成長牆」貼畫作或照片;書桌旁可放夢想清單或便利貼;窗邊放一張懶骨頭椅,讓孩子有自己的放空角落。家具選擇不必一次買齊,反而建議「預留空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參與佈置與更換,房間會變成記錄他人生階段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