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坪數名詞基礎理解
1.地坪是什麼?
2.建坪定義解析
3.實坪到底是?
二、建蔽率是什麼?
1.建蔽率定義
2.為什麼要有建蔽率?
三、容積率又是什麼呢?
1.容積率的定義
2.法規依據與申請注意事項
3.如何確保建蔽率、容積率合乎標準?
四、權狀坪數與實際坪數
總結
展開目錄
買房或裝潢,常聽到「建坪率」、「建蔽率」及「容積率」等名詞,卻搞不清楚差別?同時「權狀坪數」與「實際坪數」也常讓人混淆。本篇將用白話文解釋這些關鍵房屋坪數及比例,並搭配實際案例與QA,幫助你秒懂相關名詞,裝潢更安心!

一、坪數名詞基礎理解

坪數是衡量房屋面積的重要指標,區分清楚有助於裝潢與購買判斷。

1.地坪是什麼?

「地坪」指土地面積大小,一坪約等於3.3平方公尺,是計算建築可用面積的基礎指標。土地坪數決定未來建築空間的上限。

2.建坪定義解析

「建坪」為建築物所有樓層面積的總和,包含牆壁及公共空間。舉例來說,三層樓每層30坪,建坪即90坪。

3.實坪到底是?

「實坪」是指實際可使用的室內空間面積,不含牆壁、管線與公共分攤部分,通常比權狀坪數小10%~35%。

二、建蔽率是什麼?

「建蔽率」一詞來自日語「建蔽率」(けんぺいりつ),也稱為「建坪率」。建蔽率決定建築佔地比例,關係房屋與土地利用極大。

1.建蔽率定義

建蔽率是「建築物第一層樓地面積」占整塊土地的比例。計算方式是「建物的底面積的坪數」÷「土地的坪數」所得的百分比。簡單來說,建設建築物的底面積為A,土地面積為B,那麼建蔽率就是A÷B(%),例如,建物底面積為50坪,土地面積為100坪,那麼建蔽率就是50÷100=50%。

2.為什麼要有建蔽率?

法規設有建蔽率,主要是為了維持環境品質,因此希望建地留有空地,避免土地過度使用,維持建物間的棟距,才不會造成空間壓迫感。此外設有建蔽率還能提升棟距間的採光、通風、日照,並確保安全、舒適及私密。最後配合高度限制來控制建物的高度(容積)讓整體市容與居住環境不狹窄擁擠。

三、容積率又是什麼呢?

容積率的重要性與建蔽率並列,是控制樓層高度與總建築量的關鍵。

1.容積率的定義

容積率指的就是各樓層的樓地板面積(即為容積)加起來除以基地面積再乘以百分比,也就是在既有的土地上,房子可以蓋多少層樓。在面積100坪的基地上蓋了五層樓的房子,每一層樓的樓地板面積40坪,總樓地板面積是200坪,則這一間房子的容積率就是200%。一般法令會依照不同土地使用,作建築物容積率上限的規定。

2.法規依據與申請注意事項

都市計畫土地依都市分區不同,容積率與建蔽率有不同標準,例如「住一」區建蔽率不得超過60%,容積率不得超過120%;「住二」容積率上限可達150%等,各縣市細部規則會略有不同。非都市土地依使用分區,例如甲種建築用地建蔽率60%、容積率240%,丁種建築用地建蔽率70%、容積率300%等。

3.如何確保建蔽率、容積率合乎標準?

在購買二手屋時,我們有可能會遇到違建問題,如果是頂樓加蓋,其實只要看建物謄本就能簡單分辨,但如果是樓層內的使用則沒有實際去看就不一定能看得出來,這時需先利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了解想要建房的土地是屬於「非都市計劃土地」還是「都市計劃土地」。如果是非都市計畫土地,根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二章第 9 條,下列非都市土地建蔽率及容積率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0823.jpg
article image
圖片由至文室內裝修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四、權狀坪數與實際坪數

1.權狀坪數是什麼?

權狀坪數是指房屋在「權狀」(產權登記文件)上記載的總面積,通常以平方公尺為單位(乘以0.3025換算成坪)。它包括以下三部分:
●主建物面積:室內可使用的空間,如客廳、臥室、廚房、衛浴等。
●附屬建物面積:陽台、花台、露台等附加空間。
●共有部分(公設)面積:公共設施如公共走廊、電梯間、樓梯間等,甚至車位,也列入權狀坪數中。
因此,權狀坪數包含了你所有可以登記持有的面積,但這不等同於實際能使用的空間。

2.實際坪數是什麼?

實際坪數(又稱「室內坪數」或「實坪」)是指真正在室內能夠自由使用的空間面積,不包括公設、牆壁厚度、梯間等。它是你日常生活中實際可用的面積,通常會比權狀坪數小,因為權狀坪數中包含公設與結構部分。實際坪數常會因為以下原因與權狀坪數有所落差:
●權狀坪數包含的梯間、牆壁厚度(共用壁厚度一半算自己,外牆全算自己);
●公寓雖沒有電梯有時也有公設(如梯間);
●公設比越高,實際可用空間越少。
項目
說明
包含內容
備註
權狀坪數
建物產權登記的總面積
主建物面積 + 附屬建物面積 + 公設面積 + 車位等
是購買時法律依據面積
實際坪數
住戶實際可使用的室內空間
主建物內部可用空間(不含公設、牆壁厚度等)
反映居住實際使用面積

3.購屋注意事項

●權狀坪數大,可能因公設比高,實際可使用空間不多。
●要特別查明公設內容與比率,避免購買到「虛坪」。
●車位面積是否包含在權狀坪數中也需確認,未購車位者不需負擔其公設。
●建議購屋前細看權狀面積分項與測量成果圖,確認主建物與公設範圍。簡言之,權狀坪數是法律登記面積,含共有部分;實際坪數是自己能用的空間面積,兩者差異會影響居住感受及房價判斷

總結

了解建坪率、建蔽率、容積率及坪數相關名詞,是購屋與裝潢不可忽略的基本功。權狀坪數與實坪的差異也會直接影響裝潢預算與空間利用。掌握這些關鍵資訊,能避免購屋裝潢中踩雷,讓你的居家規劃更順利安心。如果你還有疑問,建議尋求專業建築師或地政代書協助查詢,保障權益。
你問我答
如果容積率不到規定,房子可以無限蓋嗎?
樓層數=容積率÷建蔽率。 法令會規定某一個地區土地的建蔽率上限是多少,比如說規定建蔽率60%,就是指該土地的建蔽率上限是60%。當然你建蔽率也可以是50、40、30,然後搭配該土地的法定容積率來拉高建築物的樓層。比如說,在相同的地基上,相同的容積率可以有不同的建蔽率,假設容積率維持240%不變,建蔽率從60%變成30%,本來用完容積最多可以蓋4層樓(240÷60=4),現在則可以蓋8層樓(240÷30=8),但這不代表容積率未到法定標準就可以無限制的加高,依照建築技術規則,樓高不得超過基地面前道路寬度的1.5倍再加6公尺,如果一棟建築物前面路寬為10公尺,那麼樓高不得超過10X1.5+6=21公尺,一層樓以3公尺計算則約7層樓。
未解決
有用18
沒用
calculate-img

推薦標籤

85
18
49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