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買房付了頭期款,手邊現金所剩無幾,DIY就成了裝潢省錢的選項,但DIY講起來簡單,但卻不知道從何做起,也擔心施作的成果,以下是常見的DIY種類及步驟,快來看看你需要哪一種,學會省下更多錢!
一、評估自己適不適合DIY
由於DIY項目非常多,複雜程度也不一,建議先從組裝式的傢俱開始挑戰,可以先到B&Q或是IKEA等傢俱賣場,購買所需要的家具如櫃子、桌子、椅子等,回家先組裝看看,如果能夠輕鬆達成,就可以繼續進階其他DIY項目,如果不行,也許花錢請專業的來會比較適合你!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二、裝修前的關鍵準備工作
1.預算規劃
開始裝修前,建議先製作一份支出預算表,仔細評估主要建材的費用,並計算工具採購或租借的成本。聰明的做法是預留約15%的資金應對意外支出,因為裝修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
若不含水電、衛浴工程及家具的DIY裝潢預算比例,通常為:
✔地板鋪設:佔總預算約25-35%,視選用的地板材質而定。
✔牆面處理/油漆:佔總預算約25-30%,包括填縫、打磨、底漆與面漆。
✔窗戶處理/窗簾:佔總預算約15-20%,涵蓋窗框修繕與窗簾安裝。
✔收納系統:佔總預算約5-10%,如壁掛架、洞洞板、簡易層架等。
✔工具採購/租借:佔總預算約5-8%,視已有工具而定。
✔意外支出預留:建議預留總預算的15%。

2.工具準備:買、租,還是借?
基本必備工具包括電鑽、油漆刷、美工刀和捲尺。專業工具如水平儀、電鋸、砂紙機,建議租借即可,省錢又不用煩惱收納問題。安全防護絕不能馬虎!手套、護目鏡、口罩是保護自己的基本裝備,避免施工意外。
3.建材購買三大管道,讓你省更多
【網路比價】
利用各大電商平台,比較不同商家、品牌的價格,比較的過程中也能學習到建材特性、安裝方法、品牌優劣,了解基礎知識。
【二手建材】
在Facebook社團和其他網路社群平台上,有些廠商、師傅和室內設計師會販售餘料、二手商品及展示品。詢問時,建議您詳細了解以下資訊:產品細節、使用狀況、販售原因以及運送方式,以挑選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切記不要單純因為價格便宜,就購入不適合場地條件或風格的產品。
【批發購買】
如果需要大量相同的建材,建議直接向批發商購買,通常能獲得更優惠的價格。若為新建案,建議詢問同社區鄰居一起團購,也能達到批發價格並共同分攤運費。
三、常見的DIY種類
1.保護工程DIY
保護工程主要是指在裝潢施工、搬遷或其他過程中,使用各種材料來保護地面、物品或建築結構的保護措施,包含地坪、牆面保護、電梯、門戶、家具、廚具衛浴、五金,甚至是一些貴重物件的保護,專業的工班通常會根據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材質與份量來為這些原有的設備來做保護,可以避免在施工或搬運中的摩擦破撞,也可以防護潮濕或溶劑潑濺所造成的損害,但想要自己DIY也可以,只要掌握好步驟即可。
【常見材料】

【邊角防撞的保護材料】
●保護板:材質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塑料做成,有耐酸鹼、輕巧又經濟實惠的特性,可以保護地面、牆面與夾板,也可以放在任何地方防撞。
●防撞條:通常是使用橡膠與泡棉材質,可以用來保護牆面、門框與家具邊緣,避免裝修時受到衝擊。
●角材:是用來保護物品邊角的材料,通常是用硬紙板、塑膠與金屬複合製成,可以防止物品在搬運的過程中的四角被撞壞。
●塑膠膜、保護膜:可以做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有效防止灰塵、污漬或刮痕。
【DIY步驟】
●在施作前,會將地面以及牆面上的灰塵與砂石做徹底的清潔,避免施工時這些塵垢摩擦,會損壞地板與瓷磚,以此通常會鋪上多層保護材與膠帶補強,做法如下。
●防潮布是最下層的保護材料,可根據需要的區域,剪裁到到適當的大小,直接鋪設於地面或牆面,以防止濕氣進入,接著使用膠帶、夾子或其它固定工具,將防潮布的邊緣固定,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移動或產生皺摺。
●接著第二層可使用泡棉,根據剛剛所量測的區域範圍,將泡棉剪裁到適當的大小,同樣用膠帶與夾子來固定,接著再對照重要物品的輪廓來剪裁,直接包覆保護物品。
●第三層用瓦楞紙鋪設,用膠帶來固定,可用來包裹家具與容易損壞的物品。
●最後再鋪設薄夾板,可使用膠水或是釘槍來固定,再將保護膠帶與養生膠帶貼在地坪與牆壁中需要保護的邊緣與區域,以及門框與窗框,膠帶貼好之後,再用剪刀修剪區域,確定表面牢固,養生膠帶可在油漆牆面時,將不需要油漆的地方封住,避免油漆溢出。

2.牆面油漆DIY
【油漆挑選】
●乳膠漆:最常見的選擇,水性環保,色彩豐富,易於施工。
●水泥漆:適用於戶外或潮濕環境,防水防霉。
●油性漆:具有較強的附著力和耐磨性,但氣味較重,施工較複雜。
TIP
- 根據顏色與光澤還可選擇平光、絲光、亮光。

【準備工具】
油漆、刷子、滾筒、漆盤、遮蔽膠帶、舊報紙、砂紙、刮刀、抹布、手套、口罩。
【DIY步驟】
●在施工前,需先清除牆面上的灰塵、污垢和鬆動的油漆。若牆面有裂縫或凹洞,可使用填縫劑將其補平,接著用砂紙打磨牆面,使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最後再以濕抹布擦拭牆面,徹底去除殘留的灰塵。
●使用遮蔽膠帶貼在門窗、踢腳板、牆面和天花板、地板的交界,還有插座蓋板、門框等小地方,以免被油漆沾到,後續難以清理。等不需要油漆的大面積地方,可鋪上報紙或塑料布,防止油漆滴落。
●稀釋油漆,許多人會忽略了油漆需要稀釋與攪拌的步驟,直接就用刷子沾油漆開始塗刷,漆膜過後容易產生刷痕、顏色不均的問題。油漆開封後,應倒入其它容器中,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先稀釋,直到塗刷在牆面無明顯無刷痕,此外,務必將漆料耐心攪拌至均勻,才能刷得漂亮。
乳膠漆(使用滾輪刷或毛刷):建議漆與水的比例 = 10:1,或依照產品說明來稀釋。
乳膠漆(使用漆噴槍):建議漆與水的比例 = 5:1 或依照產品說明來稀釋。
水泥漆:水泥漆通常不需要稀釋,可以直接使用,但若覺得漆太濃稠,也可以少量加水稀釋。
油性漆:油性漆需要使用專用的溶劑(如松香水、甲苯)稀釋,稀釋比例依照產品說明指示。
●是以滾筒或小油漆刷來交替使用,以漆刷前端1/3沾取油漆最好塗刷,而滾筒則應該用油漆盤反覆滾動,直到油漆不會滴落再開始刷,這兩種方式都簡單且不容易失敗,先用刷子刷角落和邊緣,再用滾筒滾動大面積牆面,刷漆時,應保持濕潤,避免出現刷痕,若要刷多層油漆,應等待第一層乾燥後再刷第二層。
●清洗刷子和滾筒,以便下次使用,撕掉遮蔽膠帶,清理地面和牆面。

3.地板鋪設DIY
在地面平整的情況下,可考慮自行DIY。但如果地面較粗糙或不平整,可能會影響黏貼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地板翹起。這種情況下,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避免DIY反而造成更多損失。
【準備工具】
大支美工刀、直角尺或鐵尺、老虎鉗、鋸台。
【DIY地板材料挑選】

【免膠式塑膠地板DIY】
免膠式塑膠地板主要由PVC材質製成,底部設有特殊的防滑設計,不僅提升安全性,也讓地板在鋪設後更穩固。鋪設時,建議從房間的一個角落開始,將地板一片片緊密拼接到地面上,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膠水或專業工具,十分適合新手操作。只需利用橡皮榔頭輕敲地板接縫處,使每片地板緊密相連,避免鬆動或翹起的情況發生。
Tips
- 最大的優勢在於可多次拆卸與重複使用,缺點防水性不高,耐用度稍差。
【背膠式塑膠地板DIY】
背膠式塑膠地板的背面自帶強力黏膠層,安裝時只需撕下保護膜,將地板片緊密貼合於清潔、平整的地面上,整個鋪設過程非常直觀簡單。為了確保地板牢固貼合,建議使用刮板或橡皮榔頭輕壓地板,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氣泡的產生,使地板表面更加平整。
Tips
- 當地板局部受損時,可以自行更換單片地板,不必全部重鋪,節省維修成本與時間,缺點是黏性強,拆除時易殘留膠痕,影響地板美觀,且長期接觸水分或潮濕環境,黏膠可能失效。

【卡扣式塑膠地板DIY】
卡扣式塑膠地板分為PVC塑膠地板、LVT豪華塑膠地板與SPC石塑地板,採用特製的榫接結構,地板邊緣設計有卡扣,安裝時只需將地板卡扣對準,用手輕壓或使用橡皮榔頭輕敲,即可使地板牢固扣合,無需使用釘子、膠水或其他固定材料,施工過程既乾淨又方便。
Tips
- 初次安裝需要一些學習時間,卡扣未對準易損壞,並需準備橡皮榔頭或專用工具輔助安裝,若卡扣損壞,單片更換較困難,可能需拆部分地板。

【鋪法】
●平鋪
如果原本為無蟲蛀、損壞的磁磚或木地板,都可以直接施作,但若是原來的地板狀況不佳,有缺磚或凹凸不平的情況,則建議交由專業團隊處理,此外,還須注意鋪上木地板後,高度會不會卡到門片,會的話則要避開門口區。房間格局也最好不要有太多畸零角,否則會增加施工難度與美觀性,超過四坪以上的空間,建議交給廠商施作會較為划算。
●1/2拼法
第一次自行施作者建議以1/2法最不易出錯,也就是從牆角開始,於第一排先貼上預先切好的1/2片,再用整片依序往橫向拼貼,下一排則以整片開始貼,第三排再改為1/2片開始貼,這樣拼法能呈現出交錯圖樣,視覺上也較為活潑。此外,若在收尾處買收邊壓條及門飾條來收尾,可讓木地板周邊更完整無瑕。
4.安裝窗簾DIY
【準備工具】
窗簾桿或窗簾軌道、窗簾、電鑽或螺絲起子、捲尺、水平儀、鉛筆、螺絲或膨脹螺絲(壁虎)。
【DIY步驟】
●測量窗戶寬度與高度-窗簾桿長度一般建議比窗戶寬度多出約20-30公分,讓窗簾完全遮住窗戶,窗簾高度則依需求調整,可選擇剛好到窗台、落地或比窗台稍長。
●使用捲尺和鉛筆在牆上標記窗簾桿支架或軌道的安裝點,並確認兩側高度一致,建議使用水平儀確保安裝後窗簾不會傾斜。
●如果牆面是水泥或磚牆,需先用電鑽打孔,接著放入膨脹螺絲。若是木牆或石膏牆,則可直接鎖入螺絲。而固定支架或軌道可用螺絲將支架或軌道牢牢固定在牆上,使其承受力足夠支撐窗簾重量。
●掛上窗簾-如果是窗簾桿類型,將窗簾掛在窗簾桿上,然後把窗簾桿放入支架中,並鎖緊固定裝置。而窗簾軌道類型,若是滑軌窗簾,則需將窗簾掛鉤與軌道上的滑輪連接好,使滑動順暢。
●檢查窗簾垂墜感和整體視覺效果,必要時可微調支架或軌道的位置。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需再次檢查支架和軌道是否鬆動。
Tips
- 安裝前,可先將窗簾熨燙平整,避免掛上後產生皺褶。

5.壁紙DIY
【準備工具】
刮刀、鋒利刀片、壁紙刷與滾輪刷
【DIY步驟】
●準備工具並檢視牆面是否平整。
●測量施作牆面的高度與寬度,計算壁紙需剪裁尺寸。
●剪裁壁紙,每一張壁紙應多留約10公分長度,並在背後編寫好黏貼順序。
●在壁紙背面塗刷黏膠後待乾,若購買的是背膠式壁紙此步驟即可省略。
●依序號黏貼,需小心對齊花紋,並以刮刀抹平後,將上下多餘之處以小刀裁掉。
●插座處應先拆開蓋板,貼上後於插座處將壁紙挖洞,洞口不可大於插座,貼好再將蓋板蓋回去即可。
●壁紙乾後,若發現有小氣泡,可以用針戳洞,將氣體推出即可。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三、其他適合DIY的居家應用
1.傢俱櫃取代系統櫃
系統櫃雖然能提供完善的收納功能,讓空間更有秩序,但過多的系統櫃可能會讓居家環境顯得壓迫,選擇DIY自行組裝的收納櫃,可以靈活調整擺放位置,也能根據實際需求變換收納方式,讓空間保持通透感,同時又能兼具實用與美觀,達到收納與設計的平衡。

2.洞洞板取代傳統收納架
洞洞板憑安裝過程快速簡便,只需基本工具即可牢安裝,其網格設計可靈活調整各種收納配件的位置,打造專屬的收納系統。由於體積輕巧,不會占用過多空間,特別適合小坪數住宅使用。最重要的是,洞洞板提供多樣化的收納配件選擇,可以隨需求、場域更換不同收納組合,展現居家收納的無限可能。

結語
DIY裝修不僅能節省開支,還能在過程中培養實用技能,請記得在安全的環境下體驗親手創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