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才剛裝修沒多久,磚牆縫隙竟然出現發黃或發黑的污垢,用力刷也刷不掉,到底該怎麼辦?請注意,這些黑點大多都是霉菌造成,不需狂刷猛刷才能去除,這篇就來教你怎麼解決和預防。
磁磚縫隙發黑,究竟是什麼原因?
台灣氣候潮濕,位於磁磚和磁磚之間的牆體或填縫材料本就容易孳生黴菌,尤其浴室更是一個經常處於高溫及充滿水氣的區域,要是沒有立刻採取乾燥措施,一段時間下來就會長出黑斑。而且除了水垢之外,包括我們洗澡後身體被沖刷掉的皮脂污垢和皂垢,也都更利於黴菌生長。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2種清潔方式,恢復牆面潔白面貌
針對一般污垢,可將小蘇打加少許水調成糊狀,塗在細隙區域使其停留約15分鐘再刷洗,即可輕鬆去除。但如果是發霉,建議使用漂白水濕敷數小時或一個晚上,之後再用小刷子(例如舊牙刷)清洗。「濕敷」的做法是:將漂白水以1:99比例加水稀釋,噴灑在霉斑處再覆上廚房紙巾,也可再加上一層保鮮膜留住水分。需留意使用時或清潔後,浴室應盡量保持通風,避免引發不適。
霉斑不再來,做好日常打掃就能預防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