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櫥衣櫃收納懶人包!衣櫃收納原則、尺寸、內部配置建議一次看
衣櫃雖然不是所有櫃體中最麻煩、最花錢的環節,但要在有限的櫃子裡把過去和未來的衣物全部安排妥貼,也絕對超級燒腦!究竟衣櫃內部該選哪些配件?小編整理了衣櫃收納設計與尺寸等規畫重點,助你打造一個實用又充滿風格的衣帽間!

一、衣櫃收納的基本原則

1.分類原則

按使用頻率分類

•高頻使用:日常工作服、內衣褲、當季外套
•中頻使用:休閒服、運動服、正式服裝
•低頻使用:季節性衣物、特殊場合服裝

按衣物類型分類

•懸掛類:襯衫、洋裝、西裝、大衣
•摺疊類:T恤、毛衣、牛仔褲、休閒褲
•小物類:內衣、襪子、配件、皮帶

2.動線原則

衣櫃收納的動線設計應該符合人體工學和使用習慣:
•黃金高度區(120-160cm):放置最常用的衣物
•上層空間(160cm以上):儲存換季衣物、棉被
•下層空間(60cm以下):放置鞋子、重物、不常用物品
article image
2025 空間設計包免費領!
2025 空間設計包免費領!
收納超省空間,小坪數救星

二、衣櫃尺寸規劃

1.衣櫃深度尺寸規劃
衣櫃收納的深度設計直接影響使用便利性:
•標準深度:55-60公分,適合大部分衣物懸掛需求
•加深型:65-70公分,適合大尺寸衣物或厚重外套,可設置雙層掛桿提供更大儲物空間
•淺型設計:45-50公分,適合走道型衣櫃或空間有限處,主要用於薄款衣物,需要特殊五金配件支援

2.衣櫃寬度規劃原則

•單人衣櫃:120-150公分
•雙人衣櫃:200-240公分
•多人衣櫃:300公分以上

3.衣櫃高度配置

•總高度:220-240公分(配合天花板高度)
•吊掛區:長衣物160公分、短衣物100公分
•摺疊區:每層35-40公分
•抽屜區:每層15-25公分
article image

三、衣櫃內部空間配置

1.功能區域分配比例

合理的衣櫃收納空間分配應該考慮使用者的衣物比例:
•懸掛區域:40-50%,其中長衣懸掛區25%(洋裝、大衣、長版外套)、短衣懸掛區25%(襯衫、上衣、短外套)
•摺疊區域:30-35%,其中上層摺疊區15%(毛衣、厚重衣物)、中層摺疊區20%(T恤、薄毛衣、休閒服)
•抽屜區域:15-20%,其中內衣抽屜5%、襪子抽屜5%、配件抽屜10%
•儲物區域:10-15%,其中上層儲物8%(換季物品、棉被)、下層儲物7%(鞋盒、行李箱)

2.層板

層板主要擺放折疊式的衣物,一般深度在35至40公分最好運用,超過40公分深度較深,高處較適合擺放不需要常拿取的被褥寢具為佳,高度低於30公分處的層板,作成拉籃將更好使用。另外也建議裝潢時請師父多打一些固定孔洞,讓層板能依需要自由決定高度更實用!

3.《拉籃》

拉籃是在層板中裝設五金鉸鍊,以拉盤收納拿取使用,適合收納內衣褲、襪子、圍巾等形體較零碎的衣物,深度同樣在35至40公分最好拿取,深度過深就需要考量五金承重性,櫃體前方較窄者也不適合深度過深的拉籃。鏤空的拉籃能一目了然,但孔洞過大反而不適合收納體積小的配件衣物,得特別注意!

4.《掛桿》

掛桿可說是衣櫃中的核心,曾有研究指出,衣物吊掛收納比折疊擺放更方便,也更省空間,不過掛桿可不是衣櫃裡裝根桿子就搞定,裝潢時需要參考屋主身高抓出掛桿最適高度,不少屋主會作上下式雙掛桿,用來吊掛長衣區、短衣區等不同運用。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看似重要,其實可以再想想的設計

除了三大基礎設計外,有關衣櫃的配件五花八門,看起來都為生活需要而設計,但不少過來人也透露,小東西另外加購就好,不一定需要花錢特別訂製喔!
(▲)掛鉤─衣櫃內裝掛鉤,可以掛包包、配件,看似實用,但其實可從掛桿作變化,市面上也有不少附掛鉤的衣架小物。
(▲)抽屜─抽屜可說是衣櫃裡超級普遍的收納,不過木質抽屜比拉籃重,也沒有拉籃一目了然,有人認為使用上不如拉籃,不過抽屜包覆完整不顯亂,也有不少屋主認為是不可或缺的配備。
(▲)格框盤衣櫃裡常有加了格子的淺抽屜,不論放領帶、襪子都適合,雖然方便,但仍不少屋主透露除非自己擁有的領帶襪子數量剛剛好,不然多了需要另外放置、少了浪費格子空間,還不如另外加購類似的收納盒就好!
(▲)滑出式穿衣鏡─換穿衣服時少不了穿衣鏡,因此也有不少屋主將穿衣鏡崁入衣櫃,多了五金和滑軌平時收納起來,必要時再抽出使用,不過這個裝潢見仁見智,屋主可從加裝價格、使用頻率作評估。
(圖片由編輯部提供)
(圖片由編輯部提供)
(▲)照明─考量臥房中光線較暗,總是在衣櫃內迷航,找不到想找的衣服,設計燈光其實聰明方便,也可以另外添購。
你問我答
有用38
沒用
calculate-img
更多實用靈感
裝修手冊
裝修手冊
限時領取
636
38
86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