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空間一定要拆牆拆房嗎?在這個裝潢個案中,為滿足一家四口居住的需要,設計師反其道而行,不僅增一間多功能室,更將封閉廚房改成彈性半開放場域,多種通透的設計手法讓採光、收納、空間感瞬間翻倍!
平面規劃
「原本3個房間加1個封閉廚房的配置,不僅讓走廊過長,每個房間顯得狹小又瑣碎,過多的牆面也使得採光明顯不足。」主理這次裝潢的是DOIT Studio作室設計總監蔡東霖,他坦言屋主一家四口買下了3房的新成屋,但既有格局因過度切割,加上房子本身大樑偏低、光線不足,四壁狹小又壓迫,因此將格局重作分配,多增一個清透的多功能室,也讓空間充滿變化與彈性。

▲兩房微縮,多增一個清透的多功能室
▲廚房調整為扁長的二字型廚房
▲原有走道拓成自由活動區域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1玄關設計

2客、餐廳設計
玄關之後四人餐桌映入眼簾,這裡採取客、餐合一的開放式設計,L型櫃體率先圍塑出餐桌區,緊接著是臨窗的客廳,長型的活動空間滿足一家人活動待客的需要,餐廳緊鄰著廚房,讓備餐出菜不會有任何延誤,客廳緊貼書房,輕透的書房玻璃隔間,也讓光線得以在公領域自由流竄,每個角落都明亮舒適。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3廚房設計
原本僅為2-3坪大小的封閉廚房,空間緊迫,且走入後陽台動線也不夠順暢,因此全數拆換,兩端以拉門把L型廚房改成二字型半開放廚房,讓屋主得以擁有足夠的料理平台與電器櫃,必要時也能成為封閉空間阻斷油煙。


4木盒-多功能書房設計
兩客房微縮後,設計師以一道雙邊電視牆將客廳一分為二,並搭配透明玻璃擴出多功能室,讓小屋主有個專屬的秘密基地。除了以清透的設計放開採光外,地坪和牆面也嵌入了充足的收納,這裡地板架高約30公分,大約是臥榻的高度,讓玻璃牆外巧妙形成「簷廊」,屋主可隨意在這坐臥。





5 簷廊空間設計
有別於空間扣除房間後只保留基本寬度的走道作法,設計師在這保留大塊空間,讓這兒即使在動線上,依然有十分寬廣的腹地。多功能室延伸而出的「簷廊」可以有更多應運用變化,搭配書櫃,成為可隨時坐、臥、閱讀的自由空間。這裡不使用木質地板,而採用了台灣記憶中的磨石子地板作為地板鋪面,搭配綠色植栽,讓這處樸質自然且充滿懷舊風情。


6 主臥設計
主臥房的天花特別以象徵小木屋及露營帳篷的斜屋頂呈現,一方面整合空間中低矮的樑線,同時也保留了屋高,設計及風格上則延續親近自然的概念,以沉穩的水泥色搭配墨綠織就出寧靜安詳的睡臥空間,同時以櫃體隔出高機能更衣間,這裡的櫃體採用不置頂的設計,讓視覺能充分延伸,全然消除壓迫感。



設計師的裝潢後記
「我們想在住宅中置入一個象徵戶外的木盒子,為一家人打造一處安心且放鬆的半戶外空間。」蔡東霖總監有感近年來為了提升坪效,建商大都取消了景觀陽台,但疫情之下人們大多數時間都選擇在家,能有個獨享的「半戶外空間」就顯得格外珍貴,因此才有了這次的裝潢靈感,以清透手法模糊內外界線,即使不外出,一家四口在家也能擁有戶外般的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