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冰箱櫃到底該不該做?
1.冰箱櫃的優點
2.冰箱櫃的缺點
3.打造冰箱櫃前需評估的事
二、冰箱櫃怎麼打造才實用?
1.依家中人口數設計
2.考量使用頻率
3.評估烹飪方式
4.美觀與便利要平衡
三、冰箱櫃設計尺寸
1.冰箱尺寸先確認
2.冰箱周圍要有緩衝空間
3.預留散熱空間
4.門開角度配合周邊牆面與動線
5.配置插座與電源孔位
四、冰箱櫃材質選擇
1.系統板材(塑合板、MFC 現代化板材)
2.防潮夾板
3.美耐板
4.實木多層合板/實木指接板
5.金屬材質
五、冰箱櫃結合電器櫃設計重點
1.動線合理最重要
2.電器散熱與冰箱通風
3.電源配置分區設計
4.材質色調統一提升整體感
六、小廚房也能有好用電器櫃!省空間設計技巧
1.善用垂直空間分層收納
2.複合式電器集中區域配置
3.抽拉式活動層板解放操作空間
4.輕電器可考慮吊櫃內收納
5.搭配落地推車靈活運用空間
展開目錄
冰箱家中的大型家電,如果沒有妥善規劃,最後常發生冰箱放不進冰箱櫃,或是櫃體深度不夠造成冰箱凸出影響美觀甚或是影響動線等窘境,因此在設計時就應該確認想要購買的型號,才能完美融合於設計之中,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快往下看看!

一、冰箱櫃到底該不該做?

1.冰箱櫃的優點

●整體美觀:將冰箱與櫃體整合,可讓廚房視覺看起來更俐落、無突兀大型家電干擾視線,透過選擇與櫥櫃一樣的門板包覆冰箱,還可營造隱藏式家電效果,視覺統一感滿分。
●收納機能加乘:除了包覆冰箱本體,冰箱櫃多設計延伸櫃體,例如冰箱上方吊櫃或側邊立櫃,這些空間可收納罐頭、瓶裝飲料等零碎物品,協助維持檯面整潔,還可搭配抽屜或置物籃,讓整體機能更完整而不死角。

2.冰箱櫃的缺點

●散熱空間不足,會影響冰箱壽命:冰箱運作時會持續產生熱能,特別是壓縮機與冷凝器周圍,若櫃體封閉或預留空間不足,容易造成冰箱散熱不良,導致溫控失衡、耗電增加,若使用對門式、多門冰箱,通常體積更大、發熱量更高,更需注意上、下、側邊空間是否足夠排熱
●維修難度提高:冰箱壞了或想升級尺寸,卻發現原櫃體無法容納新機型,就需拆櫃重做,費時費工又花錢。

3.打造冰箱櫃前需評估的事

冰箱使用頻率高嗎?
家中人口是否可能成長?
廚房空間足夠嗎?動線是否流暢?
冰箱型號、散熱方式是否已確認?
article image

二、冰箱櫃怎麼打造才實用?

雖然冰箱櫃在設計上美觀度滿分,也能統整空間,但它究竟實不實用,還得回到每個家庭的實際需求與生活模式。

1.依家中人口數設計

家庭人口數會直接影響冰箱的儲存需求,也影響冰箱櫃的空間規劃。
小家庭 / 單身族群:上下雙門迷你冰箱 + 小型櫃體就足夠,冰箱櫃可設計得簡約緊湊,並預留上層作為額外收納空間。
●四口之家或有長輩同住者:建議選用容量400L以上的大型冰箱,需搭配左右對稱、底部有離地的設計,以利開門與日常清潔。
●多代同堂 / 大家庭:可能需要冰箱與冷凍櫃分離式配置,此時冰箱櫃需納入兩個設備的配置與動線調度,難度也會提高。

2.考量使用頻率

冰箱是每天打開N次的重要家電,若櫃體設計過於高低不平或深度過深,取放食材會成為日常困擾,另外,使用者身高也是考量之一,像是長期須踮腳才能取物,可能形成操作負擔及安全風險,建議櫃體高度控制在視線平行或稍下為基準

3.評估烹飪方式

中式料理頻繁爆炒、使用新鮮食材比例高,冷藏調料、蔬果等經常性進出冰箱,建議冰箱靠近流理台與爐具,方便拿取。西式料理則重視備料流程,冰箱與料理區之間有緩衝空間無妨,反而可強化工作動線與餐具擺設區域的分流設計。

4.美觀與便利要平衡

裝修時為追求設計感,許多人會選擇將冰箱完全包覆或隱藏式設計,雖然整體感佳,但也讓維修、拆卸更加困難,甚至不利於通風。如未考慮門片厚度、電器把手干涉或地板高低差,就會使冰箱開啟不流暢。
article image

三、冰箱櫃設計尺寸

1.冰箱尺寸先確認

別直接丈量空間來挑冰箱,而是先選好冰箱型號與尺寸,再依此對應設計櫃體。市面上常見冰箱寬度約為60-91公分,高度多落在170-190公分不等,不同品牌深度也會有差異,一般為65-75公分含門把。

2.冰箱周圍要有緩衝空間

冰箱兩側保留至少2公分空間,避免櫃體太貼,造成無法安裝、開關不順,若冰箱為對開門法式門、容易碰牆的開門設計,則建議預留空間至5公分以上更為保險。

3.預留散熱空間

●冰箱上方:建議至少預留5-10公分,有助熱氣上升排出,降低機件內部溫度。
●冰箱背側(靠牆):應預留3-7公分,以騰出空間讓冷凝管有效散熱。
●冰箱底部:若櫃體延伸到底,記得設計活動底框透氣孔,提升整體對流性。

4.門開角度配合周邊牆面與動線

若櫃體緊貼牆壁或兩側包覆物,務必考慮冰箱門開啟最大角度,例如90°或135°,部分冰箱抽屜設計若開門不全,將無法拉出冷凍層。採嵌入式設計時,更要測量是否會干擾鄰近櫃體門片的使用。

5.配置插座與電源孔位

為方便插電、避免冰箱頂部與插座太近,冰箱背後建議保留電源孔在地面20-25公分高位置。若冰箱設置於中島或拉出櫃中,插頭走線也應對應設計滑槽或底座孔,避免線路裸露、不安全。
article image

四、冰箱櫃材質選擇

1.系統板材(塑合板、MFC 現代化板材)

系統板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櫃體材料,色澤選擇多、價格透明、具基本防潮力與耐熱效果,搭配封邊條還能避免吸水膨脹。

2.防潮夾板

由多層實木薄片交錯壓製而成,整體結構穩定,並常搭配美耐皿或HPL飾面,增強防水與耐用度。結構穩固、不易變形、抗潮性佳,適用於高使用率、多蒸氣熱源的廚房區域,特別是靠近流理台與冰箱處。

3.美耐板

外層以耐磨耐刮的樹脂壓製層,表面色澤平整,抗污力極佳、易清潔、防火防熱性能優於一般飾面,適用於容易沾油與高接觸頻率區域
article image

4.實木多層合板/實木指接板

實木類材料具自然紋理與質感,耐久度高,強調手工質感與長期使用美觀,但價格偏高,且需搭配妥善塗裝與防潮保護工法。若施工密合度不足,或居住地濕氣偏重,也可能會發生變形、翹曲等不良狀況。

5.金屬材質

少數人會選用304不鏽鋼或鋁製板材製作冰箱旁電器櫃,最大優勢為高度防火與抗熱,適用於商業廚房、開放式廚房,但造價偏高、造型較冷,配色也較侷限。
article image

五、冰箱櫃結合電器櫃設計重點

1.動線合理最重要

冰箱、微波爐、烤箱等是料理時頻繁使用的家電,建議將它們配置在同側、同一工作動線上,冰箱放在最外圍,方便一開始拿取食材,烤箱、微波爐可集中在身體平行高度,避免頻繁蹲下或抬高操作產生困擾。

2.電器散熱與冰箱通風

將不同類型電器集中放置時,切記不可共用通風空間。每台家電皆會產生不同熱能,必須獨立設置通風孔或預留空氣對流間距,避免熱氣堆積影響冰箱制冷,此外,建議各電器位置錯開排列,如上下層、左右端,提升整體排熱效率。

3.電源配置分區設計

冰箱建議使用專屬插座回路,避免與其他高功率電器共用,導致跳電或耗能過大,設計電器櫃時應依據實際使用習慣,規劃足夠的插座數量與位置,如:高處3插(微波爐)、腰平層1插(氣炸鍋)、底部插座給冰箱使用,並搭配過載保護開關更為安全。

4.材質色調統一提升整體感

冰箱櫃與電器櫃結合時,要注意門片、板材、把手風格一致性,可選用同一系列系統板、面材,創造整體感。
article image

六、小廚房也能有好用電器櫃!省空間設計技巧

空間有限的小坪數廚房,家電收納往往是一大難題。然而,只要巧妙設計電器櫃,不僅能有效收納微波爐、氣炸鍋、烤箱等必備設備,還能保留操作空間與烹飪動線。

1.善用垂直空間分層收納

小廚房橫向空間有限,可採上下層櫃方式設計電器櫃,將重的烤箱置於靠近操作檯面的層板,微波爐與氣炸鍋往上放,避免檯面擁擠,也兼顧操作安全。

2.複合式電器集中區域配置

將所有常用電器集中收納於單一電器櫃區域,並搭配專屬插座與滑軌拉盤,減少攤開式擺放導致的雜亂,操作及收納一氣呵成,空間利用率最高。

3.抽拉式活動層板解放操作空間

若電器櫃深度有限,建議安裝活動滑軌層板,可將氣炸鍋、電熱水壺等抽出時操作、使用完再收回,不佔用其他區域,也更易清理油煙與水氣。

4.輕電器可考慮吊櫃內收納

一人份咖啡機、烤麵包機、果汁機等小家電,可設計於吊櫃內,以翻門或掀門設計隱藏機器,取用時打開門操作,用完再收納,符合美觀與節省空間雙重需求。

5.搭配落地推車靈活運用空間

若固定櫃體無法滿足收納需求,可加一組窄版層架或多層落地推車,收納常用或備用電器,用餐或烹飪時可推至流理台旁,平時則收納於冰箱縫或角落,不佔主動線。
article image
冰箱櫃與電器櫃的設計雖屬細節,但確實左右著廚房的使用效率、美觀與安全性,不要為了視覺效果而忽略了通風、插電、使用動線等基本要素。透過完善的尺寸規劃、材質選擇與機能性設計,即使是小坪數廚房,也能擁有高效能與收納美學兼具的夢幻空間。
你問我答
冰箱櫃可以設計在廚房中島區域嗎?
可以,但中島位置通常需搭配冰箱開門方式及檯面操作空間,不可影響走道與使用動線。還要事先規劃電源、排水與地板承重問題,確保施工與使用雙方都順利。
未解決
冰箱櫃建議裝燈光嗎?
可以在冰箱櫃上方或電器櫃層安裝LED感應燈條,在開櫃或靠近時就會自動亮燈,提升夜間操作便利度與安全性,特別是電器櫃設計較深或靠牆處,燈光能幫助看清放置物品。
未解決
是否有市售的模組化冰箱櫃或電器櫃可以選購?
有,目前許多系統家具或收納品牌,都提供模組化冰箱櫃、電器櫃選擇,適合租屋族或短期使用者。不過,選購時需確認櫃體寬度、電器深度與插座安排,是否對應現有家電,避免買回後尺寸不符或通風不足等使用上的困擾。
未解決
有用6
沒用
calculate-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