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圖紙針對特定的專業領域或施工階段,使不同工種的人員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範圍,儘管看起來圖紙種類繁多,但每一種都在整個裝修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分解複雜信息,每張圖專注於特定方面,不同類型的圖紙反映了裝修的不同階段,可以減少遺漏和錯誤,這種細分方式能確保裝修工程的順利進行和最終品質。
一、裝修時依序會碰到哪些圖?
在裝修過程中,分成設計前期和後期並使用不同類型的平面圖是為了確保準確性、可行性、溝通順暢,以及施工的順利進行。每種圖紙在不同階段都有其專門的作用,這樣可以避免錯誤並提高效率。

各類圖紙有助於分階段檢查和確認,避免到後期才發現重大錯誤而不得不返工,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同時,每個階段的圖紙提供了更高的精準度,使施工更加順利、無誤。
二、了解圖面差異
1.原始平面丈量圖

這是裝修開始前的第一步,設計師會先到現場進行丈量,並繪製現有空間的尺寸和格局。這張圖能準確反映出現有的建築結構,作為後續設計的基礎資料。
【來源】
通常由設計師或丈量團隊進行現場測量後繪製。
【應包含】
房間的外形、牆壁的實際長度、門窗的位置、高度、承重牆的分佈等。
【注意事項】
確認測量的準確性,需精確測量。

隔間圖面解析:

2.原始建築圖
這是指建築物在現有狀態下的原始圖面,通常是建築物竣工後所繪製的圖紙。這些圖紙能展示建築物的結構和現有的水電系統等細節,對於大型翻修或結構改動項目來說尤為重要。設計師或承包商進行翻修時,會以這些圖為基礎,來了解建築物的原始結構和設計。
【來源】
由業主提供或設計師協助查詢。
【應包含】
建築物的結構(如承重牆、柱子、樓板)、門窗位置、房間功能標註、現有的水電系統等。
【注意事項】
確認建築物是否有改動,並了解建築的結構,如承重牆的位置、水電管線的配置等。這有助於評估裝修時可能會面臨的限制。

3.簡易透視圖
幫助業主快速理解設計概念與空間感。它並不是施工的必備圖紙,但對於業主來說,它能提供直觀的空間視覺效果,幫助他們做決策。
【來源】
設計師提供,這類圖通常是在設計方案討論過程中產出,幫助業主快速理解設計概念與空間感。
【應包含】
以三維視角呈現房間的空間感和設計效果,主要展示牆壁、家具、窗戶的位置和材質。
【注意事項】
主要是為了快速表達空間感和設計概念,但不會包含細節的精確表現。

4.平面配置圖
又稱為「家具配置圖」或「平面設計圖」,是裝修設計的核心圖紙,是了解業主的居住人數和生活習慣以及必要的功能空間、儲物需求後繪製,這種圖紙展示了室內空間的佈局,包括家具、電器和其他固定設備的位置。它提供設計師和業主對空間使用的直觀理解,有助於規劃功能區域和確保室內設計的實用性。
【來源】
由設計師繪製平面配置圖。
【應包含】
所有家具和設備的平面佈局,包括櫥櫃、衛浴設備、燈具的位置等,並標註尺寸。
【注意事項】
●動線規劃:確保行走路線通暢,避免動線交叉,並考慮家具使用空間是否足夠
●空間比例:是否符合人體工學並保持適當的通道寬度,以及確保開門空間充足
●功能分區:公共區域與私人空間的分隔與浴廁、廚房、陽台乾濕分離避免濺水影響。
●採光通風:自然光的利用、空氣流通路徑,採光通風是否理想。
●收納規劃:內建收納空間、活動收納家具、儲藏空間配置等,列出所有需要收納的物品清單,計算衣物、書籍、廚具、清潔用品等,確認收納量是否足夠。
●預留成長空間:考慮家庭組成變化及階段性的需求,空間是否能夠彈性運用。
平面配置圖
- 確保空間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以及是否符合生活習慣。業主和設計師會討論這張圖,並做出最終的設計決策。

5.索引平面圖
索引平面圖在整個工程中扮演「導航」的角色,用來標示不同的建築或室內區域,細部設計與施工準備時,當整個設計較為複雜或空間大,索引平面圖能標明每個區域的詳細說明。通常會配合標註區域的編號或代碼,幫助快速找到特定區域或空間,並與其他詳圖連接。
【來源】
由設計師提供。
【應包含】
每個區域進行編號,並指引到更詳細的細部設計圖。
【注意事項】
各項圖紙的關聯編號是否正確,能否快速查找詳細圖資,確認施工範圍。

圖面標註解析:

Tips
- 這種圖常用於大型建築或複雜的設計案中。不同房間或空間進行編號,施工人員會依據不同區域的細部設計(如材料、顏色、風格等)來施工。
三、深入了解平面圖
一張基本的平面圖如下圖所示,平面圖展示了空間的佈局、尺寸、門窗位置、動線,以及家具和設備的位置,通過理解這些元素,我們能更全面地解讀平面圖的設計意圖,並在設計、規劃和使用空間時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尺寸比例、方向要點
- 比例尺是轉換圖紙尺寸與實際空間尺寸的關鍵,通常會顯示如1:50或1:100的比例。
- 例如1:100的比例代表圖上1公分等於實際1公尺。
- 而方位標示(通常是指南針)可以幫助判斷建築物的朝向和光線進入的角度,特別適合評估日照和採光條件。
1.常見符號解析
【家具符號】

【收納櫃符號】

【水線管道符號】

2.平面圖怎麼看&實例應用
【確認房廳衛】
一般我們常會說幾房幾廳幾衛(幾間房間、幾個廳、幾個衛浴)來表示格局,例如下面的平面設計圖就是標準的三房兩廳兩衛格局,代表有三間房、客廳、餐廳、兩間衛浴,而如果有額外的空間想要講得更清楚也可以另外注明:如更衣室、陽台等等。

【認出大門、牆柱、高櫃、門窗、地板材】
大門是以一個1/4圓來表現,有時還會有箭頭表示方向(符號1),進入空間之後,首先來看劃分格局的牆壁,一般來說平面圖上的粗實線或粗黑線都代表牆壁(符號2),方正實格子則代表柱體。再來空間中長方形內有個X即代表高櫃,如為實線表示到頂,虛線則代表懸空1米(符號3);室內門一樣也是以1/4圓表現,拉門(符號4)則跟窗戶(符號5)圖示相似,都是在隔間牆壁的一定格子範圍內,加上數條線表示窗或門片;最後室內地板多會依材質繪製:地磚就以方格狀繪畫(符號6),木地板則會畫上明顯的條紋(符號7),但要注意,磁磚的大小僅供參考,丈量空間大小時,仍建議以比例尺為評判標準較合適。

【傢俱圖示真實呈現】
確認完家中的基本佈局之後,再來看傢俱圖示吧!傢俱就十分簡單,基本上會以傢俱的樣貌真實呈現,比較細心的設計師亦會將尺寸、材質等標示出來(符號1)。而房內的衣櫃圖示就像從上方看下來,衣服吊起來只看到肩線的樣子(符號2);⊕則代表桌燈或立燈(符號3);窗邊幾個連續彎曲則是窗簾(符號4),而如果家中有活動傢俱、家電會以虛線表示,REF則代表冰箱。

【實際感受比例尺】
住宅空間的比例尺大約分為兩種,分別為1:50與1:100(單位為公分),也就是紙上1公分,圖面代表50或100公分。然而看平面圖雖然可以了解空間的比例,卻無法知道人在其中的感受,建議最好拿著平面圖及立面圖到現場一一比對實際格局,並自己用尺量過一次,確認設計圖無誤,也會清楚了解空間的樣貌。

四、注意事項
1.懂平面圖後,也要懂的溝通

2.平面圖規劃要點
【格局動線】
當拿到平面圖時首先先找大門位置,接著循序找出每個區域在整體空間的位置,如客廳、餐廳、廚房、主臥、衛浴等,在確認空間位置之後觀察空間比例大小並且了解每個場域的尺寸關係,從生活習慣分配坪數,評估自己和家人最喜歡待在什麼區域,規劃大一點的坪數,居住起來才會舒服。
【採光】
採光開窗是最先需要注意的,將空間的主要採光面留給主要活動空間,讓這個區域充滿自然光,會使整個居家感受更寬敞舒適。
【收納】
也要同時確認自己與家人的收納量,在適當區域與動線設置收納櫃,能讓拿取、收拾更為便利、順暢,但要切記不要為了增加收納量
而設置太多高櫃,保持視野上的開闊,才能創造開闊而不擁擠的空間感。
3.3D渲染圖輔助的必要性
如果真的對於空間沒有概念,設計師拿出再多圖面也無法具體想像的話,不防花費請設計師畫3D效果圖呈現或許更適合你,而且現在的效果圖十分擬真,從硬體設計、建材、傢俱、顏色到軟件如地毯、抱枕等表現都有如實景預覽,能讓我們對最後的成果更容易想像與理解。

五、補充:其他在裝修時還會看到的平面圖
1.拆除平面圖
如果需要拆除原本的格局,就會依據現況平面圖畫出需要拆除的區域,並以符號+文字說明。例如下圖就有拆除鋁窗、拆除門片/門框、陽台外推部分拆除等。

2.隔間放樣圖
有拆除當然也有建設,隔間放樣圖會標示未來的牆面與變動隔間的範圍,讓師父可以依照圖片進行施工,有些設計師還會直接在現場畫上。

3.天花板配置圖
天花板平面與規劃平面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基本上如果平面規劃完成,天花板規劃也完成,設計案就約完成八成,一般天花板平面說明的是天花板高度、燈具位置、空調位置,並說明燈具種類與數量,但有些設計師也會這些分開個別畫圖。


4.燈具迴路圖
有了天花板圖,燈具就有了擺放的位置,施工時也能依照圖面去挖孔。而另外還會有燈具迴路圖,規劃哪些燈由哪些開關來操作,可能是單切、雙切(兩處開關控制同一個燈具如:臥室門口、床頭各一個開關)、或是更複雜的三切開關。這個規劃非常重要,能減少不必要的來回走動。

5.弱電配置圖
強弱電的配置在平面設計圖紙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說明哪些地方需要弱電(電視電話網絡)、哪些地方需要強電(插座)等,這些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沒有事先規劃,生活不僅變得不便,空間也會因為電器比預期的多而增加延長線顯得雜亂。

6.地坪配置圖
如果家中的地板需要更換,或是加裝木地板,設計師都會出地坪圖,讓師傅了解那個空間使用什麼材質的地板,才不會搞錯。例如下圖,依照不同的圖示有防水木飾面地板、岩面地磚、馬賽克地磚等,沒有畫的則為使用原地坪。

7.固定造型/櫃分類圖
固定造型櫃指的是系統傢俱、現場木作、現場鐵件等,進行施工時需要設計師與師傅在現場再次確認動線尺寸、櫃子收納尺寸是否合宜,避免與想像有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