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廚房電器櫃需求評估
二、電器櫃的材質選用
1.櫃體材質
2.檯面材質
3.背板與插座區
4.五金與滑軌
三、電器櫃尺寸設計
1.整體高度
2.中層檯面
3.層板與內部高度
4.櫃體深度、寬度
5.櫃門寬度
6.電源插座與照明
7.預留空間與收納比例
四、電器櫃位置&動線安排
1.電器櫃位置
2.電器櫃周邊的動線規劃
3.櫃內電器的擺放位置
五、如何提升電器櫃的實用性?
1.配置插座&專用電源
2.增加抽拉層板
3.設置門片、部分做抽屜
4.結合收納高櫃
六、電器櫃規劃常見地雷
1.沒有預留清潔與維修動線
2.外觀與廚具風格不協調
3.忽略照明與使用便利性
4.忽略開門半徑與牆面距離
展開目錄
在廚房設計中,電器櫃的規劃尤其重要,要有完善的收納配置,才能讓廚房乾淨俐落不髒亂,不妨跟著小編往下看看,該怎麼電器櫃怎麼打造更好用吧!

一、廚房電器櫃需求評估

電器櫃最怕的就是櫃內隔層都做好了,卻沒辦法放進後來才添購的家電,變成還要依電器櫃尺寸去取捨,因此在裝潢前,最好先檢視平時的料理習慣,盤點會用到的廚房家電類型、數量,像是要有烤箱、微波爐、水波爐、氣炸鍋?烤箱要大的還是小的?型號也盡量都先確定,並依「電器的使用頻率」來規劃「電器的擺放位置」,這樣才能量身打造出適合的電器櫃。
原則上要有實用的廚房電器櫃,可先用以下三個重點進一步思考規劃方向:
為什麼要做電器櫃?
●自己經常用到的廚房電器有哪些?
●確認電器相關資訊包含「數量」、「型號」、「使用頻率」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二、電器櫃的材質選用

1.櫃體材質

電器櫃長期暴露在高溫、濕氣與油煙中,櫃體必須具備防潮與穩定性
●防潮板(V313或系統板):目前最普遍的選擇,內含防水樹脂層,不易膨脹變形。
●美耐板(HPL高壓板):表層硬度高、抗刮耐熱、色澤多樣,適合現代風與高使用率廚房。
●高級選項:若預算足,可考慮抗指紋奈米板或PET烤漆板,質感佳且易清潔。
●不建議使用:實木貼皮或低密度板材(如MDF),受熱易膨脹、壽命短。

2.檯面材質

電器櫃檯面常用來放電鍋、氣炸鍋、咖啡機,須能承受熱能與濕氣
●石英石檯面:耐熱、抗刮、質感佳,但價格較高。
●不鏽鋼檯面:商用廚房愛用,防水防火、好清理,但容易留下指紋。
●美耐板檯面:性價比高,耐熱性良好,可搭配不同紋理,但邊緣需封邊處理以防滲水。

3.背板與插座區

背板建議使用鋁合板、防火板或PVC板,耐熱且能避免潮氣滲入,插座區則應預留通風孔或格柵,讓熱氣排出,同時防止灰塵積聚,若家電功率較大,建議使用獨立電路與耐熱插座

4.五金與滑軌

電器櫃的抽屜與拉盤需承受重量,五金品質影響壽命,建議選用鋼製滑軌或緩衝滑軌,承重力高且開合順暢,若有可拉出的操作盤,則應選擇可耐重40公斤以上的滑軌
Tips.
  • ●直式電器櫃:可加裝抽拉層板,使用電器時,將層板拉出,讓水蒸氣有空間散去。
  • ●平台+底櫃的橫式電器櫃:可將會產生水蒸氣的家電,直接放在檯面上使用,較不容易壞,電器櫃內則能收放不會有蒸氣的家電。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三、電器櫃尺寸設計

通常為了讓空間能做最大化的利用,電器櫃大多採頂天立地設計,尺寸則需要以電器機體的大小與使用者的身高來打造。

1.整體高度

電器櫃若太高,容易取放不便,太低則壓縮下方收納空間,整體高度建議180–200公分最符合人體工學比例為下櫃80–90公分、中層操作台85–90公分、上櫃70–100公分,若想與整體廚具連成一體,可與吊櫃連接成整面高櫃設計。

2.中層檯面

這是最常使用的區域,通常放電鍋、微波爐、咖啡機,建議高度85–90公分,過高容易導致操作時手肘抬高、姿勢不自然,如果會使用氣炸鍋或熱水壺,記得上方需預留約45公分讓蒸氣散熱。

3.層板與內部高度

視家電高度彈性安排,35–45公分皆宜,若不確定尺寸,可使用可調層板,保留後續替換家電的彈性。

4.櫃體深度、寬度

櫃體深度60~65公分較佳,太淺放不下大型家電,太深不易取用後方物品,背牆與櫃體間應預留5公分走線空間,方便插頭與通風。寬度則依使用需求調整,一般單電器櫃約90公分,若整合雙層設計可達120公分。

5.櫃門寬度

單門寬度建議35–45公分,太寬易造成鉸鏈變形、開門不順,雙開門寬度可達90公分,但需留意是否會與旁邊櫃體干涉。

6.電源插座與照明

插座高度中層檯面約離地110公分最合適,避免電線垂落,插座數量則依電器數量配置至少3–5組,並區分高功率與低功率。

7.預留空間與收納比例

若空間允許,可在電器櫃下方預留大型抽屜,用於放鍋具、備品,頂層則適合放保溫瓶、茶具、備用電器等不常使用物件,整體比例建議操作層佔 1/3、收納層佔 2/3,可視使用習慣微調。
article image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四、電器櫃位置&動線安排

1.電器櫃位置

考量到所謂的「三角工作動線」,即爐台(料理區)、水槽(清洗區)和冰箱(儲存區),電器櫃的位置安排需避免妨礙這些區域之間的動線,才能讓料理流程更便利、流暢,可以設置在廚具檯面旁、中島旁、冰箱旁、角落區,若廚房與餐廳合併規劃,餐桌、餐邊櫃旁也是適合擺放電器櫃的位置。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2.電器櫃周邊的動線規劃

設置電器櫃時,不僅要考量櫃內的空間是否足夠,動線也須好好安排,建議電器櫃周邊應預留至少90公的走道空間,這樣在打開櫃門、抽屜時,才不會卡卡不順暢,不過,若是走道寬度不足,也可考慮將電器櫃規劃在走道底部,避免開門受阻。
article image

3.櫃內電器的擺放位置

家電的位置順手與否,是決定電器櫃好不好用的關鍵因素,因此,一切都須以「順手」為主要考量。以下提供電器合適的擺放位置參考:
易有油煙放廚房
建議將烤箱、電鍋、氣炸鍋等易產生油煙的電器,設置於廚房中的電器櫃,或是採用嵌入式設計,使用時再搭配抽油煙機,即能避免油煙擴散於全室,而咖啡機、熱水瓶、烤吐司機等輕食型電器,則能擺在餐櫃、中島。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依使用頻率來擺放
以直立式電器櫃來說,電器櫃中段為黃金區域,是最能舒適操作的高度,建議擺放使用頻率較高的電器,較不常使用,或一定要拿出來才能用的電器,則可以集中擺放在電器櫃中上下方,並依照家電的重量決定擺放位置,如輕巧的果汁機、點心機等放在上方,拿取時不費力;較重的電烤盤、電磁爐等放在下方,避免拿取時不夠力等狀況發生,至於最高和最底處則可配置抽屜櫃、門片櫃作為「收納」使用。
article image
●微波爐、電鍋、烤箱的擺放順序
微波爐、電鍋、烤箱是多數家庭都會使用到的廚房家電,那該怎麼擺放才順手好用?因微波爐是側拉的開門方式,高度較不受限,建議擺在最上層,中間則能放電鍋/炊飯鍋/氣炸鍋,較便於盛飯、拿餐,而烤箱大多為下拉式門片,放在最下層比較合適。
article image

五、如何提升電器櫃的實用性?

1.配置插座&專用電源

插座開關需在裝潢時一次配到位,可先列出欲購入的家電清單,讓設計師來規劃,避免日後額外增加延長線,影響動線和美觀,因廚房的用電量較大,建議多配置幾組插座,電器櫃每層至少要2組,還須規劃專用迴路,避免過多電器同時使用時,發生跳電及安全上的疑慮。
article image

2.增加抽拉層板

電器櫃為求操作順暢,可以於內部增加活動式抽拉層板/抽拉盤,只要輕拉滑軌,便可迅速取用電器,使用起來更輕鬆方便,但在規劃時,需注意滑軌的可承受重量,若電器重量超過滑軌支撐力,可能導致使用上卡卡或滑軌零件損壞。

3.設置門片、部分做抽屜

因電器種類繁多,顏色、造型都不同,想要有清爽俐落的廚房空間,不妨在電器櫃加上門片,待電器使用後且散熱完畢,將門片蓋上即可,而電器櫃底部,則能搭配抽屜式收納,並於內部增加收納分隔規劃,就能將鍋碗瓢盆收整於此。

4.結合收納高櫃

除了在電器櫃上做點巧思設計,提升實用性之外,也能在電器櫃旁利用一體成型的拉籃式五金,規劃出置物高櫃,即可擺放一些乾貨零食、料理備品,讓收納、取用都方便。
article image

六、電器櫃規劃常見地雷

1.沒有預留清潔與維修動線

有些櫃體設計太密集,導致插頭、管線藏在後方難以維修,因此建議預留背板活動區或可開式後蓋,方便清潔與檢修,若使用蒸氣型電器,櫃體下方應貼防水膠條或放置集水盤,防止水氣滲入。

2.外觀與廚具風格不協調

電器櫃外觀若材質或顏色突兀,容易讓廚房視覺零亂,建議櫃門顏色、把手風格與整體廚具一致,像是木紋櫃體可搭黑鐵件或霧面金屬把手,現代風則可選用白灰調或玻璃門片,提升輕盈感,也能採用內嵌式或隱藏式設計,避免手油與水氣附著。

3.忽略照明與使用便利性

操作區若照度不足,容易陰暗、危險,可以於每層開放區設感應燈或LED條燈,提升便利性與安全,建議採用4000K自然白光,清晰又不刺眼,此外,展示型電器櫃則能在上層搭配3000K暖白光營造氛圍。

4.忽略開門半徑與牆面距離

很多電器櫃在安裝後才發現門打不開或開到一半被牆卡住,因此在規劃時要確認櫃門開啟角度至少110°以上,旁邊若有牆面需預留至少5公分距離。若空間狹小,則可選用上掀門或摺疊門設計,使用更靈活,上掀門建議搭配氣壓桿或緩衝鉸鏈,確保開合平順、安全
article image
從材質挑選、尺寸比例到插座位置與散熱規劃,每個細節都直接影響日常便利與安全,只要在設計前先想清楚自己的烹飪習慣與家電使用頻率,並留出彈性空間應對未來需求,即使是小坪數廚房,也能打造出既整潔又高機能的電器收納區。
你問我答
小廚房沒空間做電器櫃怎麼辦?
1.結合餐邊櫃:將電器櫃從廚房內外移到餐廳,結合方便簡單備料、暫放物品的餐邊櫃,並留出可以自由通行的走道空間,就能縮短出餐動線。 2.改放餐邊平台:在餐邊櫃中段規劃一處平台空間,並預留好電源插座,就能將烤箱、吐司機等廚電擺放於此,方便隨時取用。 3.以置物層架取代:制式電器櫃太佔空間,那可以用開放式的置物層架取代,能自由配置尺寸,未來若是添購其他廚電,也能隨需求彈性調整。
未解決
可以直接用中島取代電器櫃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如果廚房電器不多,不想額外增設電器櫃,那可以將中島結合電器櫃設計,即能直接在此料理輕食,若要規劃兩格櫃子,中島長度則至少要120公分,櫃內也能打造抽拉盤,讓取放拿取更加順手方便,另外,中島附近則須預留至少65公分的走道空間,保持動線順暢,使用電器時更無礙。
未解決
電器櫃需要加裝滑門或捲門嗎?
希望保持整潔外觀、遮擋視覺雜亂,滑門或捲門是很好的選擇,滑門適合橫向空間較寬的廚房,不占前方走道,但要注意滑軌品質與防塵問題。鋁製或PVC材質捲門適合小空間,能垂直收納、不佔開門空間,使用靈活。若常用電器蒸氣大,建議選可部分開啟、具散熱孔的捲門款式,以免熱氣積在櫃內。
未解決
有用13
沒用
calculate-img
更多實用靈感
裝修手冊
裝修手冊
限時領取
13
31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