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印風VS.北歐風VS.日式風,不一樣的關鍵元素是這些!
想打造理想居家卻被風格搞昏頭?無印風、北歐風、日式風看似相似卻各有靈魂!本文解析三大風格差異,從色彩搭配到家具挑選一次搞懂,一起往下看看!
一、三大風格核心精神解析
1. 無印風:極簡主義的生活哲學
無印風強調的是簡約與留白,並非只是「白色+木頭」的單一組合。透過使用中性灰塗料、偶爾點綴莫蘭迪色彩,營造內斂而具有層次的空間感,其關鍵在於保持整體空間的呼吸感與自然材質運用,如棉麻織品與再生材料,貫徹對環境友善與簡約生活的追求。
2. 北歐風:自然光感與機能美學
北歐風源自日照稀少的北歐國家,因此設計中相當注重採光與機能兼備,通常以白色為主色調,並以帶有簡約感的筆直或圓潤線條等設計元素或單品打底,透過不同色彩點綴跳色,讓家也能明亮具有活力。
3. 日式風:侘寂禪意的空間演繹
日式風講求自然與靜謐,以樸素材質與空間留白為設計核心,空間常融入障子門、和紙燈具與榻榻米等傳統元素,再加上如燒杉板或特殊木質處理技法,展現濃厚的日系禪風情境。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色彩搭配原則大不同
1. 無印風:中性大地色系運用
在無印風中,主要使用胡桃木與橡木作素材基調,牆面則多以水泥灰或手刷灰漆處理。若要加入莫蘭迪色系進行跳色建議控制在10%以內,如一張淺藍單椅、淺綠主題牆等,都能有效提升空間品味而不破壞整體簡約感。
2. 北歐風:明亮跳色與留白技巧
為了讓整體不顯雜,保留60%的白牆與自然進光,是北歐設計的一大要訣,可以運用莫蘭迪跳色營造舒適自然的北歐風,若想更個性化,也可大膽運用高彩度色系跳色。
3. 日式風:原木色階層次變化
日式配色則走一種溫和木質調疊層次的方式,主色控制在3種木色以內,像是從淺檜木的自然黃到深色咖啡檀木逐漸級變化,特別是燒杉板經碳化後會出現罕見的銀灰光澤,可使木材更具深度,牆面則以灰泥或樂土為主,進一步襯托含蓄與自然的寧靜氣息。
三、材質選擇關鍵差異
1. 無印風:棉麻織品與再生材料
無印風最講究天然與永續,因此會選擇棉、麻等天然織品,並使用更環保的再生材料製成的家飾與家具,例如窗簾可用有機棉,地毯選擇可水洗聚酯纖維,桌面材質則可選擇甘蔗板等用料。
2. 北歐風:木質與金屬混搭比例
北歐風的材質搭配主張對比協調,常以七成木質搭配三成金屬來達到視覺平衡。像是橡木家具搭配黃銅桌腳、玻璃燈罩與鍍銅燈座,營造出輕奢不張揚的空間風格。
3. 日式風:和紙與天然建材應用
日系空間會大量使用細緻的和紙與天然木作,而地板則多為檜木或杉木,現代日式風則會加入鋼刷木皮版等加工木料,兼顧美感與清潔便利度。
四、家具設計特色比一比
1. 線條造型:直角VS.圓潤VS.低矮
無印風家具以強調直線條或有秩序的結構為主,北歐風則強調舒適,像是圓角收邊可減少視覺壓迫與碰撞風險,日式風則掌握「低姿態」設計原則,家具高度普遍較低。
2. 收納機能:隱藏式VS.展示型
無印風推崇無把手、凹槽型或按壓式的隱藏收納設計,所有物品都被收得乾乾淨淨;北歐風傾向開放架、層板展示書本或美學物件;日式風則有些會透過榻榻米下的下嵌收納空間儲物,提升空間使用率。
五、空間規劃重點整理
1. 小坪數適用性評估
對於小宅新手來說,無印風是最容易著手的選擇,簡單的元素輕鬆就能展現風格,北歐風適合坪數稍大的空間,讓跳色與光感優勢完整展現,日式風則擁有高度彈性,可利用架高和室方式創造多重機能,例如茶室、休憩與臥榻區。
2. 採光條件搭配建議
若空間朝北、採光不足,可優先選擇北歐風的明亮配色補光;西曬空間適合穩定、不反光的無印風大地色;而低採光的夾層或長屋,則能透過日式風引進障子門元素來增強光線柔射與照度,有效提升整體室內亮度約2倍。
3. 動線流暢度設計要點
無印風重視通透與整齊性,因此需保留約90cm的基本迴游動線供使用者走動無礙;北歐風則須考量家具拉椅活動範圍,建議餐桌離牆距保持80cm;日式風適合安靜活動,會在榻榻米周邊預留45cm跪坐空間,方便落座與起身活動。
圖片由北鷗室內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六、適合族群與屋型建議
1. 單身租屋族首選風格
租屋族若講求好搬好收,建議選擇無印風的模組化系統櫃與可移動家具,更能靈活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