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屋主介紹
這是一間位於高樓層、可遠眺山景的住宅,原為三房格局,屋主成家後重新接手規劃,作為兩人共築生活的新起點。考量居住成員單純,設計上不再追求空間數量,而是著重使用彈性與動線流暢,加上屋主長年從事科技產業,期望家是能卸下壓力的舒緩場域,因此設計師以「Free Field」為核心概念,以光線、景觀與自由為主軸進行重塑。
透過拆除多餘隔間、調整房數比例,讓原本封閉的空間得以打開,視野與採光也隨之延伸至各處。並將可變的書房、客廳與餐廳共構出自由漫步的洄游動線,讓返家感受通透、流動且自在。
屋主需求
1.打開格局,提升採光與景觀延伸。
2.希望呈現「回到家就能放鬆」的氛圍。
3.主臥能直接欣賞窗外山景。
4.保留一間可作為書房、客房、長輩房的多功能空間。
【設計方案】
圖說:Before

原始問題:
1.原為三房格局,空間封閉、採光昏暗。
2.人口減少,不須三間房間。
3.格局零碎,壓縮公共空間使用感受。
圖說:After

設計調整:
1.打通隔間,重構為兩房兩廳兩衛,並創造回字動線。
2.多功能房設三道拉門,可作獨立書房或打開融入客餐廳。
3.主臥床位不靠牆,轉向窗景創造中央環繞式生活路徑。
4.主臥拉門結合更衣室與女主人梳化空間,二進空間維護隱私。
【空間設計】
客廳
客廳採用最簡淨的語彙,保留窗景成為主視覺,從沙發一眼望向山景,映照自然光與內部柔和色調,同時設計團隊移除多餘隔間,使整體視野橫向結合多功能室展開。室內以大地色調鋪陳,並使用無縫地坪與活動家具,讓空間既溫潤又具彈性。


#活動家具#開放設計#回字型動線
多功能室
此區以「盒中盒」概念規劃,設置三道拉門作為場域變化的核心關鍵。平時為開放式書房,可與公共空間相連,客廳窗景自然延伸進入此區,使視野與光線得以流動延續,消弭空間斷點;需獨立安靜時則可關門隔音,偶有親友留宿亦能快速轉化為臨時客房。空間內設有開放式層架與簡潔收納櫃,搭配機能桌椅,呼應整體空間語彙,既具功能性也保留視覺留白。


#串連客廳與多功能室
餐廳
設計師捨棄制式餐廳佈局,以極簡家具與開放式配置展開場域,保留四周回字動線,讓進出各區皆能自由通行。餐桌上方懸吊的造型吊燈,能調整角度的設計,輕巧卻具存在感,為空間畫龍點睛。廚房入口設有隱藏拉門,開闔之間界定出公私領域的彈性邊界,視覺延伸不被截斷,同時兼容整齊收納與實用機能。

#回字動線 #造型吊燈

#大地色調#木質餐櫃
主臥&更衣室
主臥床位刻意不貼牆擺設,讓屋主能躺臥欣賞窗外山景與夜晚月色,成為回家後最療癒的片刻。設計師將主臥動線設計為二進式路徑,從入口更衣室進入後,再轉入臥眠區域,有效避免門開即見床的視覺直白,也強化空間隱私。而更衣區透過一扇可滑動拉門與臥房區隔,依使用情境靈活界定,讓夫妻在不同作息下可分區使用、不互相干擾,兼顧日常便利與空間流動感。

#山景臥室


【裝潢清單】
空間 | 類別 | 品牌及型號 |
公共空間 | 地坪 | 馬貝礦物塗料 |
牆面 | 凱恩礦物塗料 | |
客廳 | 壁燈 | Nemo Lighting |
餐廳 | 吊燈 | Artemide |
餐桌椅 | Stimlig | |
壁燈 | Audo Copenhagen | |
臥室 | 壁燈 | Ferm LIVING |
層架 | Ferm LIVING | |
落地燈 | Kimu 柒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