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壁癌形成原因解析
1.外牆防水層老化
2.室內暗管漏水
3.地基回潮與地下水滲透
二、壁癌對生活與住宅結構的影響
1.不只醜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2.影響居家美觀與房價
3.結構安全隱憂
三、壁癌最容易發生在哪裡?
1.衛浴
2.廚房
3.天花板
4.隔間牆
5.窗戶周圍
四、確實剷除壁癌的解決方案
STEP1─抓漏
STEP2─查漏
STEP3─斷水與拆除
STEP4─重鋪泥作、補土
STEP5─防水工程
STEP6─重新上漆或貼磚
五、壁癌結尾驗收
1.積水測試
2.防水檢查
3.排水坡度確認
六、壁癌預防重點與裝潢細節
1.防水施工必做
2.保持空氣流通
3.選用防潮建材
結論
展開目錄
壁癌不只是牆面長出白斑這麼簡單,它背後代表的是潮濕滲水與結構問題,甚至會影響健康與房屋價值。為避免日後付出高額修繕費用,本篇將完整解析壁癌形成原因、影響、處理方法,以及裝潢時必做的預防重點,幫助你掌握實用對策,打造乾爽耐久的居家環境。

一、壁癌形成原因解析

造成壁癌的成因十分複雜,但絕大多數與水和濕氣有關,因為壁內發生透水性的漏水,當水分慢慢對硬化的水泥砂漿進行分解,水泥砂漿層中的鉀、鎂、鈣就會析出,再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就會產生白色絨毛狀的「碳酸鹽結晶體」,這樣的結晶體停留在壁面上將使得壁面塗裝質變,以下三大原因最常見:

1.外牆防水層老化

建築外牆長期承受日曬雨淋,防水層在經年累月後容易龜裂,失去原有的阻水功能。當雨水沿著裂縫滲入水泥牆體,會使水泥中的鹽分被溶解並隨水分移動,當水分蒸發後,鹽分殘留於牆面形成白色結晶。這種過程不斷循環,會讓牆面逐漸起泡、剝落,成為典型的壁癌現象。

2.室內暗管漏水

廚房與浴室牆面中常埋有給排水管,一旦管線接縫老化或破裂,滲漏的水分會持續累積於牆體內部,使內牆長期保持潮濕,進而加速壁癌形成。這類狀況通常不易察覺,直到牆面鼓泡或粉化才發現問題,維修難度與成本因此增加。

3.地基回潮與地下水滲透

位於一樓或地下室的房屋,若地基未做好防水,地下水或土壤濕氣容易透過毛細現象上升,使牆腳率先受潮。這類回潮問題一旦忽略,牆體會由下而上逐漸產生壁癌,且即使重刷油漆也無法改善,必須從基礎進行處理。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圖片由默覺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二、壁癌對生活與住宅結構的影響

1.不只醜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壁癌是漏水現象的一種,同時也是水泥製品劣化過程中的一種現象,學術上稱之為白華現象。而壁癌最容易發生在受風面的窗戶周圍,只要遇到颱風、梅雨或季風,水氣就會容易滲入,當發生時容易引發過敏、氣喘、影響呼吸道健康,可以說是影響住家健康的隱形頭號殺手。

2.影響居家美觀與房價

牆面出現斑駁、剝落、白色結晶,會讓居家空間看起來髒亂且老舊,對居住舒適度影響甚大。如果計劃出售或出租,壁癌更會讓房價大幅降低,買方甚至要求折價或拒絕購買。

3.結構安全隱憂

水分滲透鋼筋混凝土,會引起鋼筋鏽蝕,使其膨脹並破壞混凝土結構。長期下來,不僅牆面剝落,甚至會降低房屋的耐震性,嚴重時可能導致牆面裂縫甚至掉落,成為安全隱患。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圖片由即日計畫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三、壁癌最容易發生在哪裡?

壁癌最重要的成因就是漏水,找到家中的漏水點,杜絕漏水,是處理壁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家中最常發生漏水情況的地方如下:

1.衛浴

淋浴設備管線、防水層老化破損,形成漏水而導致壁癌

2.廚房

水槽、地板排水管線、防水層老化破損,形成漏水而導致壁癌

3.天花板

來自樓上不明原因的漏水而導致壁癌,通常需要與樓上鄰居進一步合作抓漏。

4.隔間牆

牆內反潮、濕氣沒有排出而導致壁癌。

5.窗戶周圍

窗框砂漿塞縫不實、材質膠條老化形成滲水而導致壁癌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圖片由日和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四、確實剷除壁癌的解決方案

STEP1─抓漏

既然已經了解壁癌的成因來自漏水,那麼「抓漏」就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可從你家壁癌發生出判斷漏水點最可能的位置,大多數壁癌發生點都集中在浴廁與廚房,這兩區的壁癌也是所有情況中最棘手複雜的,特別是20年以上老屋,以熱水管的管線老化、破裂造成漏水最為常見。廚房和衛浴空間的水管,一般都有冷熱水管,而熱水管容易產生熱脹冷縮的物理效果,在長期使用下,如果沒有更新維護,自然容易隨著時間一久老化、破裂,漏水、壁癌的情況也就順勢發生。
因此屋主們最好在居住20-25年就要進行一次管線檢測,正要換屋的屋主,在購屋前一定要查問清楚,有些設計師建議屋主們可趁著下雨後看房,檢測屋內是否有水痕,並從水痕痕跡中勘察漏水點。

STEP2─查漏

即使抓到漏水點,也還需要花點時間觀察,避免誤判,想想家裡通常出現漏水都在什麼情況,是只有在下雨才漏?偶爾會漏?還是隨時隨地都在漏呢?如果是天候發生的漏水,那麼最大可能是外牆或是管道間的漏水;偶爾漏水則可能是排水管或是地板縫隙的滲水,隨時都在漏最大的可能就是浴廁廚房冷熱水管出現裂縫了。可以先行觀察,再告知修繕師傅,讓師傅更能研判漏水原因。

STEP3─斷水與拆除

斷水,顧名思議就是阻斷漏水,從這一階段開始,最好能尋求有經驗的師傅處理,伴隨後面拆除重建的過程,才能徹底除壁癌。斷水拆除的工作首先要將漏水點的地面、壁面直接打至RC 結構處,也就是見到水管埋藏處,才能從管線找到漏水源頭。

STEP4─重鋪泥作、補土

找出漏水點,水電管線更換維修完成,確認沒有漏水問題後,就要進行泥作工程,重新鋪水泥埋藏管線,同時做防水處理。

STEP5─防水工程

想要一勞永逸清除漏水和壁癌,防水工程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防水層的施作素材以彈性水泥為主,彈性水泥是一種以高分子聚合乳化劑與骨材混合而成的特殊水泥材料,能形成防水保護層,阻止水氣。
●浴廁防水:浴廁防水層的施作範圍在地坪及牆面,淋浴間內的防水至少需從地面往上施作180公分至200公分以上,以磚牆隔間的浴廁,防水層施作必須從底部至天花板做滿為止。
●廚房防水:廚房防水層的施作重點在地坪,需全面施作防水層外,牆面的部份則視用水情況做局部施作,視流理台高度,牆面至少需從地面往上施作90公分至120公分。
有經驗的師傅會在廚房、浴室容易淋濕的轉角壁面使用不織布玻璃纖維加做防水層,不織布能加強防漏,玻璃纖維則具有抗裂效用,轉角處舖設能強化壁面防水韌性,預防地震時因結構性損傷產生的漏水。
壁癌處理流程表(1).jpg

STEP6─重新上漆或貼磚

等待所有泥作防水的基礎工程結束後,就能鋪磁磚或上漆,完成表面塗裝工程。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圖片由奧利佛X株株聯合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五、壁癌結尾驗收

完成了整個砍掉重鍊的壁面工程,如何得知是否確實做到防漏、清除壁癌了呢?針對壁癌的防水工程通常有三種測試方式:

1.積水測試

將排水孔堵住,然後蓄水到一定水位(約3公分),等待 1 ∼ 2 天後,從水位變化檢查四周牆面和地面有無滲漏現象。

2.防水檢查

在做好防水塗料的牆面,用水管不間斷噴淋3至 4 分鐘,再靜待數分鐘,觀察牆體另一側若無滲透現象。

3.排水坡度確認

試著蓄水再排水,觀察排水是否順暢,如果有積水,則未來漏水的機率很高,要請師傅補強泥作。
簡報1.jpg

六、壁癌預防重點與裝潢細節

預防壁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裝潢施工時把關防水、防潮與通風設計。

1.防水施工必做

浴室、陽台及外牆應全面鋪設防水層,並進行至少24小時以上蓄水測試,以確保防水效果無虞。若施工偷工減料,日後產生壁癌的風險極高,修復費用也會更高昂。

2.保持空氣流通

潮濕空氣無法排出會加速牆體吸水與壁癌生成。建議裝設排風扇、加強採光,並搭配除濕機或冷氣乾燥模式,將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特別是在梅雨季與冬季潮濕時。

3.選用防潮建材

裝潢時,可選擇防潮石膏板、矽酸鈣板或PVC防水板,並搭配防水塗料或防潮膜,以提升耐潮能力,尤其浴室與廚房等高濕區域更應注意。
article image
圖片由意勢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結論

壁癌是許多家庭在老屋翻新或裝潢後最怕遇見的問題,關鍵在於「預防」與「定期檢測」。在裝潢階段投入防水工程與防潮設計,不僅能降低後續修繕成本,更能守護家人的健康與居家品質。
你問我答
壁癌可以自己處理嗎?
表層粉化可自行刮除並塗防潮漆,但根源若是滲水,必須先處理滲水問題,否則仍會復發,建議尋求專業檢測。
未解決
老屋翻新怎麼避免壁癌?
翻新前應檢測外牆與管線,重新鋪防水層,並選用防潮建材,施工過程加強排水設計,是預防壁癌的最佳方案。
未解決
防水保固通常多久?
一般防水工程保固約3~5年,高品質施工可達5年以上,建議要求書面保固,並保存發票以便日後維修索賠。
未解決
有用32
沒用
calculate-img
內部資料
內部資料
設計師整理
32
94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