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需求:
1.改善漏水困擾、動線不良與光線昏暗等問題
2.強化全屋收納機能
4.希望空間整體清爽簡潔,偏好日式無印風格
格局規劃&設計重點
這間老屋雖然格局方正,也保有不錯的採光條件,多數房間皆設有對外窗與陽台,但因長年缺乏系統性規劃,導致空間凌亂、動線中斷,整體顯得壓迫又低效。原本客廳封閉,陽台則被外機與植栽遮蔽,自然光難以進入;浴室則因長期滲漏產生異味,甚至在地板下發現積水與廢棄建材,屋況遠比預期複雜。
屋主原本只想簡單修補浴室漏水,對整體裝修並無計畫。在初步處理過程中,雙方逐漸從局部修繕走向整體規劃的共識,設計契機也由此展開。一次深入對談中,設計師發現屋主全家對日本旅行的情感記憶,進而將這些片段轉化為空間靈感與風格方向。
規劃上以迴游設計連結公共廳區,打造流暢通透的空間感。原本分散的冷氣室外機則統一移至天井牆面,釋放陽台機能及光線流動。材質方面,全室採淺色木紋與淨白為基調,並透過樑柱包覆、地坪架高等隱藏收納設計,讓空間兼具實用性和整潔感,回應生活所需的彈性及秩序。
Before 平面圖

After 平面圖

改造前屋況

玄關:缺乏妥善收納規劃,物品堆滿廊道。


公共廳區:客廳和書房未做適當分區,各式家具與書桌、書櫃混雜。

餐廚區:廚房與餐廳以木作屏風櫃分隔,造成視線阻斷、光線受限、動線不流暢。

主臥:大量雜物佔據空間,且舊式家具多,視覺壓迫感較重。

次臥:房間完全被衣物與收藏模型塞滿,走道僅剩60公分寬。
玄關設計
借景京都嵐山竹林意象,運用格柵門片、玻璃磚與仿石紋地磚等異材質並置,形塑迎賓層次感。玻璃磚巧妙引入自然光,為原本幽暗的入口帶來柔和亮度;鞋櫃設計採頂天立地形式,搭配隱蔽式電箱與感應照明,巧妙隱藏設備,維持入門區域的簡潔感。原本玄關與客廳之間另有一道室內門,造成空間封閉;改造時一併拆除,延伸動線與視線,使進門後的空間更開闊通透,落實「入門即景」的設計語意。


客廳設計
沙發背牆與電視牆分別呼應自然山景與城市水岸——前者取意九州由布岳,後者則映現京都鴨川的水岸印象。沙發背牆下方設有上掀式嵌入櫃,便於整理、收納畫作,上方規劃為展示平台。橫跨客餐廳的結構梁以連續櫃體語彙包覆,內部利用梁底餘留深度設計淺層收納,用於擺放模型與漫畫。
電視牆以無把手櫃門佐以石材紋理,形塑俐落立面,亦自然界定書房與客廳,維持視覺延伸與空間獨立性。整體設計在沉靜材質和留白配置間取得平衡,使客廳既是日常重心,也承載家的溫度與安定感。



書房設計
設計靈感來自京都鴨川納涼床與大阪光之教堂,牆面設置十字燈牆,象徵信仰意涵,也為空間增添莊重氛圍。書桌與豐富櫃體沿牆延展,鋼琴則透過局部牆體調整嵌入配置,勾勒出沉靜俐落的視覺軸線。局部架高的地坪不僅界定書房範圍,也增加隱藏式收納空間。整體材質與色調延續客廳,營造適合閱讀與沉澱的日常角落。


餐廚設計
餐廳主牆以富士山景圖像為空間主視覺,喚起河口湖旅程的記憶,大幅風景畫面不僅延展空間感,更成為情感寄託的一隅。卡座融入收納機能,讓餐區兼顧交流與日常儲物功能。廚房選用白色結晶門板結合鋼烤玻璃,呼應北國雪景的清朗質地;中島則作為備餐與輕食區的核心平台,提升動線效率與生活互動。空間之間以滑動門靈活界定場域,兼顧彈性與獨立。
考量位於廊道底端的浴室門與餐廳視線相對,貼心採用格柵造型與自動回歸設計,既維持視覺整齊,也防止穢氣外溢。




主臥設計
延續整體空間的色彩與材質,氛圍沉穩而富層次。入門處設置格柵式污衣櫃,具備通風和收納機能,並與衣櫃連成一體,維持立面整齊俐落。床頭延伸為書桌及展示櫃,以連續配置取代多件家具組合,讓動線更加清晰。設計靈感取自熊本城,透過比例、線條與材質對比,展現剛柔交融的日式語彙。



次臥設計
入門處設置雙面櫃體,劃出睡眠區的專屬領域,隔絕視線干擾,營造安定的休息氛圍。以金澤城的層層堆疊為構想,利用架高地坪與下沉床鋪拉出高低差,形塑睡眠與書桌區的獨立分界。
書桌銜接床頭櫃設計,側邊懸浮層板延展視線,同時具備展示與分隔功能。床底與地坪內藏有大容量收納,設計簡潔清爽,機能靈活不受限。


孝親房設計
入門處設有格柵造型污衣櫃,藉由造型門片達到通風與遮蔽效果,維持視覺整潔。衣櫃、床頭櫃、床架與書桌採連貫設計,整合機能於同一動線,使用便利且配置緊湊;床架下方亦規劃抽屜,增加衣物與備品儲藏容量。櫃體表面和牆面色系一致,有效減輕量體感,使空間保持輕盈與舒展。


後記
這場老屋翻新,處理的不只是結構和機能問題,更深層的是生活方式的重組。設計過程中歷經搬遷、舊物取捨與多次溝通協調,西雅圖設計始終以柔性、耐心陪伴屋主逐步建構理想生活,將「設計師」的角色轉化為「全方位的空間設計顧問」,既規劃空間,也整合人與物之間的關係。
此次設計還出現一些原先未預料到的插曲,設計團隊依現場狀況與階段需要提供必要協助,讓屋主在裝修過程中少了些手忙腳亂、多了些依靠。從初期規劃到後續調整,每一步都投注心力,盼能使成果貼近屋主心中的模樣,也為這段旅程添上一份從容與踏實。
入住後,屋主表示,雖然是熟悉的老房子,卻有種搬進新家的感覺。原本光線不足、動線狹促、物品四散的空間,如今轉變為明亮、通透又清爽的生活場域,不僅提升了居住品質,也讓日常更自在舒適。後續更將另一處物件委託設計,充分肯定這次合作所帶來的信任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