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早已是現代家庭的清潔神器,但市面上的功能五花八門,價格從幾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該怎麼挑?如何擺放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又該如何保養延長壽命?本篇攻略將從選購重點、熱門品牌、擺放技巧、常見疑問到保養心法一一解析,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家環境的機器人。
一、選購重點:鎖定需求才能不踩雷
1.吸力與清掃模式
2.導航技術與感測
不同價格帶的導航差異極大。入門款依靠碰撞感測,容易漏掃;中高階則透過雷射或視覺建圖,能劃分房間與規劃路徑,大坪數或格局複雜的住家特別需要。
3.集塵與水箱設計
若不想每天清理灰塵,可以考慮具備自動集塵座的款式,大約兩週才需更換集塵袋。帶拖地功能的機器人則要注意水箱容量與控水設計,避免拖完留下水痕。
4.電池與續航力
續航力決定清掃的完整性。小坪數住家一般電池容量就能應付,但若超過三十坪,最好選購五千 mAh 以上並支援回充續掃的機型,才能不間斷完成清潔。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二、熱門品牌:市場口碑機種解析
2025年市場上有多款掃地機器人品牌和熱銷機型,適合不同預算與清潔需求。主要推薦品牌及熱銷機種:
1.追覓(Dreame)
若家裡有小孩或毛小孩,拖地功能的重要性就不可忽視。Dreame強調震動拖地與自清洗設計,能真正減少人工拖地次數,維護方便。
L10s Ultra:具5300Pa強大吸力,全能7合1基座,智慧拖布自動抬升,價格不到兩萬元,非常高性價比的旗艦機。
X50 Ultra:20,000Pa超強吸力,雙仿生機械手臂,自動集塵及自動洗布功能,價格約3萬多元,適合對清潔性能和智能功能有高需求的用戶。
2.Roborock(石頭科技)
中國品牌石頭與米家以高 CP 值著稱,功能齊全、價格親民,導航與拖地表現不輸高階品牌,非常適合首次入門或小資家庭。
Saros 10R:強吸力、固態LIDAR導航,掃拖合一,價格約36,000元。
Qrevo C:萬元級全能入門款,12000Pa強吸力,高CP值,適合初次購買者。
3.科沃斯(ECOVACS)
DEEBOT X8 PRO OMNI:高端滾筒拖布和高壓拖地系統,搭載三維全向感知避障技術,價格約30,000元以上。
4.Dyson 與 LG
這類品牌走高階路線,吸力與感測系統領先市場,並提供較長保固與完善售後服務,適合追求極致性能與品牌保障的消費者。

三、擺放位置:讓清掃效率最大化
1.櫃子懸空距離與集塵充電座
希望在需要時能喚出掃地機器人,不用時又能妥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隱藏在櫃子底下。但是,櫃子底部和地板應該留出多少間隙呢?目前許多廠商都有推出較輕薄的機型,一般收納櫃大約懸空離地10~30公分就很夠用。不過,提醒除了機器人本體之外,還有集塵充電座的尺寸需要一起考慮。為避免收納櫃配合充電座高度之後導致懸浮距離太高不好看,建議可在離地較高且需要藏起收納的位置,採取外有門片、內部留空的作法,騰出足夠的空間。
2.預留插座和出線孔
如果是重新裝修的房子,掃地機器人日後要固定放在哪個位置,插座務必要先安排好,這樣才方便充電,也能避免在地面上看到醜醜的電線。以目前大家最常把掃地機器人的家規劃於懸空櫃來說,可將插座設置在櫃內,再於內部層板挖個小圓洞做為出線孔,電線就可以被完美隱藏在櫃子裡。
3.挑選家具心法
家具也是必須考量的重點,要是底部距離地面的高度太低,機器人就難以進入沙發、床底或櫃子下方清潔。還有,前面提到地板高低落差問題,如果地面鋪了地毯可能也會出現卡住的情況喔!像是長毛款式的地毯會讓掃頭或輪子卡住,太小塊、材質過於輕盈的地毯則容易被機器人拖著走,都會徒增困擾。
4.空間動線&特殊地面情況
若家中地面雜物過多,機器人難免卡住或漏掃。建議將電線、鞋子與小物品收整好,餐桌椅腳密集的區域最好稍微移動,讓機器能走直線而非繞圈。家裡有長毛地毯或高門檻,選購時就要特別注意。能跨越兩公分門檻、滾刷設計不易纏毛的機型,才能應付複雜的家庭環境。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四、常見疑問:解答購買前的困惑
1.能完全取代吸塵器嗎?
答案是否定的。掃地機器人最擅長日常維持,但深層清潔、窗簾縫隙或樓梯仍需要傳統吸塵器補充,兩者搭配才算完善。
2.小坪數適合嗎?
小宅一樣能享受便利,只要選擇體積較小、機身高度低的款式,就能鑽入沙發底下清潔。若是狹長格局,導航精準度就更重要。
3.養寵物的家庭該怎麼挑?
建議選擇吸力強、防纏繞設計的機種,並搭配大容量集塵盒或自動集塵座。若擔心寵物突發狀況,可以開啟禁區設置,避免弄髒全屋。
4.拖地功能到底實不實用?
拖地模組適合日常維護,能減少地板浮灰與小污漬,但若遇到頑垢與油漬,仍需人工拖地。若是木地板,則務必選用電子控水的機型,以免長時間受潮。

五、維護保養:讓機器人更耐用
1.日常清理習慣
每次清掃後最好將集塵盒倒空,若有拖地模組則需立即清洗拖布並晾乾,避免發霉。簡單的例行清理能大幅延長零件壽命。
2.濾網與滾刷保養
濾網應每月拍打除塵,三到六個月更換一次;滾刷則需定期檢查毛髮纏繞,避免造成摩擦與異音。邊刷若出現彎曲或磨損,也要及時更換。
3.充電與電池管理
平時保持基座插電,避免深度放電導致電池衰退。若長期不使用,建議將電量維持在五到六成,並每月補電一次。
4.軟體更新與異常排解
許多機器人可透過 APP 進行韌體更新,能改善路徑規劃或修復 bug。若遇到異常,例如回充失敗或地圖錯亂,先檢查充電座周邊空間,必要時重建地圖或聯絡售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