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空間的裝潢設計不只是營造美感,更是決定營運成功與否的關鍵。好的設計能提升顧客停留體驗、增加翻桌率,甚至形塑品牌印象。本文將從設計重點、風格選擇到法規等全面解析,並附上實際案例,讓你清楚掌握如何規劃商業餐飲空間。
一、餐飲空間裝潢設計重點
一家餐飲店的空間設計,必須同時考慮「顧客體驗」與「營運效率」。不論坪數大小,從進門的第一印象,到用餐的舒適感與出餐的效率,都與裝潢規劃息息相關。以下幾大重點,是餐飲空間設計不可忽視的核心基礎。
1.動線與出餐效率
動線決定顧客與員工的互動是否流暢。廚房與座位區應有最短距離,避免員工繞道或交錯碰撞;同時,點餐櫃檯、收銀台與出餐口位置也需明確分區,讓顧客清楚辨識流程。
2.座位舒適度與翻桌率
餐飲空間要兼顧翻桌效率與舒適度,常見做法是結合兩人桌與四人桌,並配置部分可拼桌區域,既能應付單人顧客,也能承接聚會人潮。椅背高度、桌距間隔也需考量,不宜過於壓迫。
3.燈光與氛圍營造
燈光不僅影響用餐情緒,也能引導品牌調性。快餐類型適合明亮白光,營造效率感;咖啡館、餐酒館則偏向暖黃光,能帶來放鬆與溫馨氛圍。局部重點照明可強化餐點的視覺吸引力。
4.品牌形象一致性
色彩搭配、牆面材質與傢俱選擇,都應與品牌定位呼應。例如主打健康飲食的餐廳可搭配綠植與木質元素,而潮流速食品牌則可運用鮮明色彩與霓虹字樣。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二、常見餐飲空間設計風格
風格是餐飲空間最直觀的名片,決定了誰會走進店裡,也會影響顧客願意停留多久。以下幾種常見風格,各有其應用場景與客群定位,店主可依品牌特色選擇最合適的方向。
1.現代簡約風:乾淨利落的百搭首選
強調淺色牆面、俐落線條與簡潔傢俱,空間感開闊、整體清爽。適合甜點小店、早午餐、輕食品牌,尤其受到女性與年輕族群青睞。這類風格搭配木質桌椅與金屬燈具,能展現質感卻不顯繁複。
👉設計案例│謐空間MII Design



2.工業風:粗獷氛圍的社群打卡點
運用裸露紅磚牆、金屬吊燈、外露管線等元素,創造街頭感。常見於個性化的燒烤店、咖啡館、漢堡店、酒吧,因視覺衝擊強烈,極易吸引顧客拍照打卡,對於品牌行銷非常加分。
👉設計案例│非見間制



3.日式侘寂風:低調質樸的沉靜美學
注重「留白」與自然材質,如榻榻米元素、木格柵、石材桌面。適合咖啡店、壽司店、拉麵店,強調用餐過程的專注與靜謐。這種風格也能呼應「職人精神」的品牌定位。
👉設計案例│初向設計


4.法式輕奢風:浪漫氛圍的精緻享受
拱形門窗、線板牆、古典吊燈是典型特色。多用於甜點店、咖啡廳,氛圍夢幻且適合社交聚會。若搭配大理石桌面與金屬細節,能進一步凸顯高級感。
👉設計案例│文儀設計



5.混搭風:創意突顯品牌個性
透過異材質拼接與多色彩融合,打造獨特氛圍。例如將牆面搭配植栽牆,或在簡約空間中點綴民族風紋理。適合強調創新料理或異國特色的餐飲小店。
👉設計案例│湜湜設計



三、餐飲空間細節設計與體驗加分項
裝潢成敗往往不在大格局,而在細節。能否讓顧客「舒服地坐下來、願意多停留」往往決定消費額度。以下細節處理,是許多成功餐廳的加分關鍵。
1.桌椅與人體工學
桌面高度建議75公分,椅面高度45公分,搭配有支撐性的椅背,讓顧客久坐也不覺不適。材質上可依餐飲性質選擇:快餐店適合易清潔材質,高級餐廳則可用皮革、布料展現質感。
2.牆面設計與社群行銷
設置品牌Logo牆或霓虹燈標語,能增加顧客拍照分享意願。部分甜點店甚至會設計專屬「打卡角落」,成為免費行銷的最佳工具。
3.音樂與聲學調整
音量過大會影響交談,過小則缺乏氛圍。適度安裝吸音板或布簾能降低混響,提升舒適度。音樂類型也須與品牌調性一致,例如爵士樂適合餐酒館,輕音樂則適合咖啡廳。
4.植栽與自然元素
適度引入綠植,不僅能分隔空間,還能帶來放鬆感。搭配自然光的設計,能讓顧客在潛意識中覺得空間更「健康」與「宜人」。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五、開店前期規劃與法規重點
餐飲裝潢與一般住宅裝修不同,必須同時符合法規規範與營運需求,才能合法開業並避免後續爭議。從消防安檢到排煙系統,甚至商業用途執照,都需在設計階段同步規劃。若忽略,可能導致開業延誤、追加高額工程費,甚至無法合法營運。
1.消防與安檢規範
餐飲空間屬高風險場所,需符合消防法規,包括:設置自動灑水設備、排煙管道、緊急照明與安全出口。驗收前必須通過消防局檢查,否則不得營業。若在規劃時未留管道或設備位置,後續追加工程將大幅增加成本。
2.排煙、排氣與環保規定
廚房油煙是檢舉熱點,尤其在都會區,必須裝設符合環保標準的油煙處理機與排煙管。部分地區要求設置「油水分離槽」,以防止廢水污染下水道。設計師需與水電工程師協作,提前規劃管線路徑,避免日後爭議。
3.水電承載與電力配置
廚房設備(如烤箱、冰箱、油炸鍋)耗電量大,需專線配置,避免跳電。空調容量需依坪數計算,且建議設獨立電錶,以便分攤與管理營運成本。若電力不足,還需向台電申請增容。
4.建管與用途審核
若餐飲店設於大樓或商辦,必須確認是否有「商業使用」登記。部分大樓禁止明火或重油煙作業,需先與管委會確認。未經核准施工,可能遭勒令停工,甚至影響租約。
5.品牌行銷與空間預留
開店前期的規劃不只在法規與工程,還要考慮「如何讓空間自帶行銷力」。建議預留拍照打卡牆、產品展示櫃,或設計品牌 Logo 燈箱,這些都能在日後成為免費的社群宣傳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