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新手多肉植物常見照顧地雷
1. 澆水過量或過少
2. 錯誤的光照安排
3. 土壤選擇不當
4. 通風不良造成悶根
5. 忽略季節性休眠期
二、多肉植物日常養護實操作法
1. 正確判斷何時澆水
2. 合理施肥頻率與方法
3. 選擇透氣排水佳的栽培土
4. 溫濕度環境調控重點
5. 植株修剪、換盆的流程
三、多肉植物環境佈置與擺放建議
1. 陽台、窗邊及室內擺放比較
2. 防曬與避免直射陽光秘訣
3. 桌面、多肉組合盆栽設計技巧
4. 小空間多層架收納規劃
5. 注意室內溫度與濕度差異
四、多肉植物常遇問題修正成活率
1. 爛根:原因與搶救步驟
2. 黃葉、黑斑分析及對應處理
3. 虫害類型辨識與清除方法
4. 生長遲緩、徒長如何改善
5. 如何面對過度積水或乾旱狀態
五、多肉植物健康管理加分小撇步
1. 定期檢查根系狀態
2. 多肉輪流轉換擺放位置
3. 混養避免交叉感染
4. 自製天然防蟲液應用方式
5. 改善室內空氣同時美化環境
總結
展開目錄
剛入手多肉植物是不是內心期待又有點緊張?總想種得又好又美,卻很怕一不小心就「手殘」?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養護的基本法則,連新手小白也能讓家裡的小多肉旺旺長、粉嫩嫩。接下來就依照超級實用的攻略步驟,帶你循序漸進遠離地雷、變身多肉控!

一、新手多肉植物常見照顧地雷

1. 澆水過量或過少

多肉植物最怕「愛心泛濫」而澆太多水!新手常以為乾燥就是要澆水,其實根部泡水最易爛根。建議觀察土壤顏色與手感,表層乾了再澆,下雨或潮濕天數還能推遲,缺水狀態下葉子會發軟或收縮,這才是真的需要澆水信號。相反地,過度乾旱則葉子萎縮、發皺也是地雷,僅需補足即可,別心急。
article image

2. 錯誤的光照安排

多肉雖需日照,不代表越曬越好!夏日直射可能燒焦葉片,冬天又易光照不足徒長。最佳配置是通風、明亮、有遮蔽的半日照區,根據陶盆與土質適時轉移位置,保持均勻受光。

3. 土壤選擇不當

多肉植物最忌悶濕土,使用通用園藝土容易積水。建議採用砂質比例高、排水快的專用多肉土,搭配小顆粒、珍珠岩或赤玉土等材料自調最佳。

4. 通風不良造成悶根

只要空氣不流通,特別是悶熱潮濕季,盆內易長黴或細菌、害蟲,導致根部腐壞。務必選擇有氣窗、可循環的空間,不定期將植盆放到戶外吹風、曬太陽殺菌喔!

5. 忽略季節性休眠期

多肉部分品種夏天會休眠,若此時還照常澆水或施肥,反而害它負擔太重,出現爛根、黃葉。新手一定要查清楚自家品種的休眠時間與養護重點,該停水或減半就得休息。
article image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帶走上百屋主驗證的《裝修最全指南》,簡訊免費發您 >>

二、多肉植物日常養護實操作法

1. 正確判斷何時澆水

每次都要眼見土壤乾了、盆體變輕,最好連根部下方都摸一下「微乾」才補水。沿盆沿慢慢倒水到排水孔有流出即可,全澆透又不積水才是王道。

2. 合理施肥頻率與方法

多肉生長期可選專用液肥、稀釋好每3-4週一次,休眠期則暫停施肥,過多肥料反而害死根。施肥時避免直接碰觸葉面和植株。

3. 選擇透氣排水佳的栽培土

砂質、珍珠岩、蛭石、椰纖等任選搭配,比例上可用2份沙土+1份珍珠岩+1份顆粒,有利於多餘水分快速排出。

4. 溫濕度環境調控重點

最佳狀態約20-25度,濕度以50%-60%為佳。過冷或過熱要換地方,遇環境變化大時要減少澆水量或移至室內靠窗散光處。

5. 植株修剪、換盆的流程

發現有黃葉、殘葉直接修剪;根系過多、長滿或有生病現象時就要換盆,將根部修整、再換上新鮮介質,頭兩週給半遮蔭適應,恢復再移回原位。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三、多肉植物環境佈置與擺放建議

1. 陽台、窗邊及室內擺放比較

陽台通風、日照足,適合大多數品種;窗邊可調整角度,光線穩定;室內光源不足可輔以植物燈。盡量選三者間交錯擺放,依季節和狀態調整。

2. 防曬與避免直射陽光秘訣

夏日高溫時加入遮陽網,用白紗或薄紗布濾光,讓多肉避免被燒傷;下午時段可將盆栽挪至陰影處降溫。

3. 桌面、多肉組合盆栽設計技巧

運用高低層次感,奇數組合視覺最佳。選擇葉形、色彩互補的多肉放一起,美觀又方便養護與管理。

4. 小空間多層架收納規劃

多肉族不怕沒地方!多層架結合牆面、桌子收納,輪流換位置,可用移動盆架或吸盤式吊盆創造最大植栽容量。

5. 注意室內溫度與濕度差異

冷熱空調下水分流失格外快,記得調整澆水間隔,必要時用加濕器維持安定濕度,照顧換季下的多肉健康。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四、多肉植物常遇問題修正成活率

1. 爛根:原因與搶救步驟

發現根部發黑、爛味明顯,馬上脫盆清理,用乾淨剪刀剪除所有腐爛部分。晾乾數日再種回沙質新土,別急著澆水,觀察一週慢慢恢復。

2. 黃葉、黑斑分析及對應處理

黃葉多半是澆水過多、積水或光照忽強忽弱造成,黑斑則要注意是否真菌感染。修剪病葉、搬離高濕區,短期內減少澆水,有需要可撒些多菌靈預防。

3. 虫害類型辨識與清除方法

蚜蟲、粉介殼蟲都容易出現在通風差的多肉。用棉花棒沾酒精點擦葉面,或自製天然防蟲液(茶樹油、檸檬草精油等調配噴灑),重症時才需用藥。

4. 生長遲緩、徒長如何改善

徒長主因不足光,可將植物移近窗台,每週三旋轉花盆。若持續生長不良,要檢查盆土是否已老化、密實,必要時換新土、補足肥分。

5. 如何面對過度積水或乾旱狀態

積水立刻倒出多餘水分並檢查排水孔,乾旱則逐步補水,千萬不可一次「灌爆」,要讓根部慢慢恢復吸水能力。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五、多肉植物健康管理加分小撇步

1. 定期檢查根系狀態

每3-6個月可掀開表層土,檢查根部是否有腐爛或長滿,維持介質鬆軟與新鮮。

2. 多肉輪流轉換擺放位置

不同位置日照、通風皆不同,定期輪流移位可均衡葉色與型態,預防單側徒長及太陽灼傷。

3. 混養避免交叉感染

同盆混種不同多肉時,要確保皆無病害且生長條件接近,遇到有疑似病株立刻隔離處理。

4. 自製天然防蟲液應用方式

選用薄荷油、茶樹油或檸檬草油與水按比例調和,定期噴霧葉背與盆土表面,有助驅除小蟲、保持清爽。

5. 改善室內空氣同時美化環境

多肉的獨特外觀點綴家中每個角落,還能吸收部分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一舉兩得,工作效率與心情都更好。
article image

總結

其實養好多肉植物沒有想像中困難,有方法、有耐心,失誤也不可怕!牢記「不多水、不悶根、重通風、穩光照」這幾項原則,家裡就會迎來健康可愛的小小肉森林啦。從選盆、換土、澆水,到防護管理,循序漸進,你也能變成多肉達人!快動手體驗,把療癒好心情一點一滴種在生活中吧!
你問我答
我的多肉植物葉子突然變軟變皺,是不是快死了?該怎麼救?
別緊張!這通常是缺水的信號。先檢查土壤是否完全乾燥,如果是的話就澆透水,讓水分從盆底流出。記得之後要調整澆水頻率,等表土乾了再澆。
未解決
為什麼我的多肉越養越瘦長,葉子間距變很大?
這是徒長現象,主要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建議把多肉移到陽光更充足的地方,如果是室內養護可以考慮用植物燈補光。已經徒長的部分可以砍頭重新扦插喔!
未解決
多肉葉子上出現白色棉絮狀的東西,該怎麼辦?
這可能是介殼蟲!先用牙籤或棉花棒沾酒精輕輕擦拭患處,嚴重的話可以用稀釋的肥皂水噴灑。記得把病株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多肉。平時保持通風也能預防蟲害發生。
未解決
有用
沒用
calculate-img
更多實用靈感
裝修手冊
裝修手冊
限時領取
點贊
4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