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極簡,真的是你要的嗎?

【專欄】極簡,真的是你要的嗎?

作者:楊竣淞2020-05-16人氣:15802


你還記得你上一次週末是如何度過的嗎?


到誠品買了兩本書,一個原子小金剛棉布袋。經過IKEA,買了兩個杯子、三個抱枕,經過NIKE時限量版的鞋款吸引了你的目光,你毫不猶豫的將它穿上腳帶回家了。回到家裡,你將外套隨意丟到沙發上,烘衣機裡拿出來的衣服還堆在床上,來不及摺;你緩緩地換上乾淨的家居服,總覺得衣服還沒髒,便將它隨手掛在衣櫃的門把上,將床上的那堆衣服推開到床鋪的另一邊。你一頭躺到床上,就開始玩起了手機,而剛剛逛街買的那堆東西呢? 還在客廳玄關的地板上呢!除了那雙價值不斐的鞋,稍微被你好好的放置在玄關入口的旁邊,因為你捨不得將它收到鞋櫃中,還想多看它兩眼...

 

看見上面的文字,不知道深有同感的讀者有多少?設計師們常常在說:「生活呀,生活」但是其實都是在述說一個「生活感」的畫面,而不是述說「生活」本身。因為「生活感」是一個意境幻象,而「生活」呢?就是裸露而又真實的。現實的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欲望,想買東西,不想摺衣服,不願意立刻整理廚房。而殘酷的是我們的欲望往往反映著我們的習慣,偏偏習慣是你用一輩子在養成的,很難說改就改。偏偏我們常常幻想著住進一個美麗的房子之後,我們的人生就會變美好,老婆會變結衣(哪個結衣還隨你挑),餐桌永遠沒有灰塵,孩子從此不會在牆壁亂貼貼紙,但是幻想終究只是幻想,你沒完全地認識自己,年紀也早已經過了十七。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做「互補性」,也就是說,我們往往會去喜歡跟我們性格互補的人事物,我覺得這個說法也蠻適用在對空間喜好上面。因為自己是個不擅收拾的傢伙,所以就特別喜歡看起來很簡潔的空間,或者是櫃子特別多的空間,替自己腦補入住的樣子。但是,事實上,只要你沒有收拾的習慣,你依然不會將物品整齊歸納。因此設計師的設計就有可能會變成徒勞。而真正擅於收拾的人,反而可能更願意將所物品放置而出,但卻精心規劃它的存在感,因為精心反而顯得簡約。這樣不同的兩類人對於空間的感受,也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空間設計,最大的關鍵就是要試著把「風格」放到最後,因為各大設計公司的作品照片,都是經過軟裝、擺置、與攝影師的眼睛所塑造出來的「生活感」。這些照片裡不會出現於生活之中,所以選擇設計師之前,要先做的事情反而是買本心靈叢書,來好好面對自己,面對生活,不論好習慣與壞習慣。面對自己的物品,了解留存與捨棄的條件,試著思考自己未來所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好高騖遠。如果可以,也試著思考自己對於生活所能盡的最大力量為何? 根據我的經驗,這些過程不僅僅可以改善生活的品質,也常常無意的改善了家庭之間的問題。

 

好了,現在的你躺在堆著衣服的床邊,翻閱著手機,滑到100室內設計的頁面,你看見了許多美好住宅的照片,你決定要替自己的窩整修一番,拿出竭盡心力苦存的兩百萬,你坐定起身,慢慢的看...慢慢的看...


最後你選了一張極簡主義的室內設計照片,心裡想,這就是我要的了。


作者/楊竣淞 

1589508258811.jpg

開物設計主持人,時尚雜誌編輯的逃兵,華麗轉身投入室內設計產業。與其到處公關應酬,更適合安靜做設計。沒有紙醉金迷的設計師人生,不是加班或走走散步,就是宅在家當書蟲。書蟲當久了...設計也做好幾年了...突然想碎念一下關於家的樣子......


圖片提供/開物設計

 


我要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意見反饋

掃碼下載100APP

隨時隨地看美圖學裝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