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妙手回春,40多年的50坪山間老屋重啟新生命
【100室內設計獨家原創影音】
Before
「在各個空間轉折處都對應著山景或自然綠意,創造出大宅院的空間氛圍」設計師王采元說。愛好爬山露營的屋主夫妻檔,對於「山」有著莫名的喜愛與執著,因此看上了這位在市區深山裡的老屋。
從大門來看,確實有著老屋該有的樣子,不過在這一扇再普通不過的鐵門後,竟是意想不到的世外桃源。


一進大門迎來的是充滿原木和潔淨明亮的廊道,還沒進二門就被大扇木製槅扇窗吸引,隱約窺見室內寬敞。
尚未推門前,那槅扇門與有山形意象的手把,讓我們再次對「山與自然」的印記更深。
推開門後,編輯團隊更加體會到,屋主與山之間的情感早已醞釀,而這種情愫如音符,高高低低跳躍著,如一首圓舞曲。

寬且闊的廚房,有著一大片令人稱羨的窗戶,並綿延至陽台與外面的露臺。
看著設計師把最好的山景視野讓給了餐廚區,可以想見,屋主對於下廚的重視。左半邊是寬敞的客廳,沙發底座與茶几皆由設計師用實木為屋主設計而成,沙發旁的槅扇窗窗台與沙發齊高,讓臥榻氛圍呼之欲出。
儘管客廳這一區少了實際的山景,但設計師透過自己的木刻手藝,讓台灣最美的山稜線浮於牆上,從書櫃旁的霸氣玉山開始、到電視櫃體下方的大霸尖山,綿延至窗前的真實山景,最後來到休憩平台滑門的中央山脈,整個空間經由忽高忽低、虛實交錯的山稜線堆疊出被山擁抱的溫度。
空間只有原木色、灰色與白,是呼應著大自然的純粹原始,似乎能吸收掉外來的複雜情緒,讓從都市歸來的屋主歸零重整,這樣的城市隱居,說是城市中稍嫌狹隘,更多的是超脫世俗的「坐看雲起時」之感。
業主需求:
1. 完整的廚房設施與配備
2. 客製收納露營用品區



1. 廊道+玄關
從大門進入的廊道是曬衣區,有著寬敞的洗手流理台,方便屋主手洗衣物及收納曬衣架等雜物,進入玄關處的門利用山形作為門把,是整個空間的砌子。
進門後設置收納櫃,下方懸空不僅讓櫃子量體減輕還方便客人一進門脫鞋、收納,玄關窗戶可看到大門,有迎賓窗的功用



2.客廳
沙發以臥榻形式訂製,並與槅扇窗窗台齊平,加深與戶外的連結,而書櫃旁的玉山浮雕,正是道出屋主的嗜好與隱居的氛圍。書櫃下方藏有收納空間,小細節也不忘留給收納。


3.餐廳+廚房
以灰色賽麗石打造餐廚檯面,L型的洗手槽下方皆是依照屋主的餐具廚電尺寸訂做收納櫃體。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為了讓屋主在烹飪時能有著山景相伴,把爐具設置在窗前,同時褪去傳統用餐形式,僅以大中島作為餐桌。
位在客餐廳中間的電視用功能式壁掛架,可自由左右移動電視方向,下方的大霸尖山延續了玉山脈絡,在此部分用玻璃展現山稜氣勢,保留電視遙控功能。


4.休憩平台
位在公領域旁的小和室,保留了與公領域的參與度又不失隱密獨立的精神,設計師刻意在此開了兩扇窗,一面對著山景,另一面對著戶外的步道,兩扇窗都使空間不僅保有了穿透性視覺,也達到通風效果,只有微風不斷才能創造美好的角落。


5.臥室
用實木槅扇門作為臥室入口,從這裡開始淡淡地說出了設計師對東方園林文化的延伸,正好與山景的氛圍相容。主臥的小陽台,同樣有著洗手槽,讓屋主隨意使用並隨時接受陽光洗禮和山景環繞。
在面對公領域的方向特地開了圓洞窗,為室外增添穿透感的趣味。
室內從天花到牆面皆是使用硅藻土,不僅能穩定空間濕度,更因為那自然地刷痕有著樸實的美感。
書桌區抽板式的電腦台座,方便維護接線和整理收納線的凌亂,實用又美觀。



6.客房
客房設計了一個與外廊相通的圓窗,高度刻意設成方便坐下的高度,有人在外廊道曬衣時就可坐在窗口聊天,傳達婉約氣質的中國園林造景,加上設計師為屋主訂製的實木桌與燈飾,讓從外廊道看或是進客房看都是一道美麗的景緻。



7.樓梯間
一樣扣住整體輕盈的概念,採用簍空的設計減少壓迫感,樓梯下方則設計成有深度的收納壁櫃,足夠讓愛露營的屋主收納各式各樣的帳篷營杖。


8.露營收納間
設置一個可滑動階梯爬上去,有個像是閣樓的小空間其實是讓屋主收納帳篷及露營設備的夾層收納,也是增加空間以防日後東西增加的屋主沒有地方收納,露營間的樓梯處還設有小燈增加照明也增加露營間氣氛。


9.細節設計
燈具
燈具配置都與家具設計理念相扣,也就是「輕盈」這個關鍵,廚房燈具使用一字形設計可隨意變換照明方向甚至可當作氣氛燈使用,中島的樹枝狀燈具,不脫輕盈的精神,也呼應貼近自然的主軸。
家具
為女屋主特意設計的多功能梳妝椅,驚人的收納空間和貼心的分層設計,讓收納椅宛如一個機能完善的梳妝台,除此之外,椅子高度還特別設計於適用主臥的書桌,下方採用滑輪,讓椅子能多功能利用也更不浪費空間。


After
「其實這算是我嘔心瀝血的全力之作,每個細節都做到很徹底,但父親參觀時提出電視下方的大霸尖山在意象上被壁掛電視壓到了,應該要改到電視牆的高處,這樣山頭連綿,整個氣勢更開闊。
我原本的用意是要利用大霸尖山明顯的山形作為遙控設備的開口,休憩平台拉門上的中央山脈有相對應的高度關係。整個空間主角是玉山山脈,所以才特別營造出臨山腳下仰望的壯麗山勢。
我還在沉澱兩種方式的差異,如果時光能夠重來,這個部分的再突破也許會是一個重點吧!」王采元工作室-王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