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享受在家洗手作羹湯的簡單幸福嗎?或是因為食安問題日益嚴重,讓你在家煮食的頻率越來越高呢?不過,你是不是會覺得自家廚房太小而卡卡不好用,作個菜常手忙腳亂,甚至影響你下廚意願與全家共餐的興致呢?
透過三角工作動線,料理更順暢
想要規劃出好用的餐廚空間,關鍵在於掌握出餐流程並依此規劃工作動線,水槽、冰箱與工作檯面,是料理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區域,也是廚房好用與否的決勝設計,如果格局許可應盡量將三者連成最省力的三角動線,若只能作一字或二字型檯面設計,也應盡量將三者距離縮短,維持隨手可得的工作動線,可讓你作料理事半功倍。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依烹調習慣來規劃,廚房更好用
每家的用餐習慣不同,若是偏好中餐料理的家庭,要特別注意高溫爐具規劃與排煙管路設計,最好當然是採用獨立廚房設計,或是將爐具規劃在廚房末端外側位置,例如緊鄰後陽台或有後巷的牆面,以縮短排煙管道並讓熱氣容易排散,避免家裡烏煙瘴氣。若是以西式輕食為主的家庭,則可與餐廳作開放合併設計,既可爭取更大空間感,也能拉近家人距離感。
加設出餐檯,小廚房機能UP
一般人家裡的廚房應該都不大,作菜時常遇到備好的料無處放,或煮好的佳餚不知擺那兒的困擾,不妨在廚房黃金工作區外圍加個備料檯或出餐平檯,備料檯可以設在靠近爐具區,出餐檯則應設在鄰近餐桌或廚房的門口區,煮好的菜即可暫放在這兒,或讓家人接手端上桌,出餐流程順暢,就不會覺得廚房卡卡了。

裝修預算規劃與避坑清單
含Excel模板,限時0元領取
出餐檯再進化,小餐廚空間也能有吧台
羨慕有吧台或中島的大廚房嗎?其實只需將廚房與餐廳作合併開放設計,並在靠近餐桌的地方設置約30~40公分深的檯面,這略高於餐桌的檯面,不但可遮掩廚房雜亂,又能作為出餐檯,若搭配高腳椅則是吧檯區或早餐檯,是兼顧了出餐動線與生活情趣的多功能好設計。
抓對尺寸,廚房絕對不卡卡
讓工作者從容移動、遠離危險是廚房設計的基本要求,而且要能長時間彎腰工作也不累,因此工作檯、走道的尺度都要符合人體工學。建議走道應有75~90公分的寬度,避免一轉身就撞到東西或距離太遠還要跨步取物,而工作檯面若有靠牆最少要約60公分寬,若不靠牆則需75公分以上的寬度才好用;至於檯面高度則依身高約落在80~85公分不等,建議可親身體驗過再決定,以免日後煮個菜都腰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