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房改造,原來的地板必須要換嗎?
無論是改造自有的舊房或購買中古屋,難免都會遇到需要翻修的狀況。但是,原本舊屋的地磚可以不拆,直接鋪上新地板嗎?什麼情形下可以完整保留、何時應局部翻新或全部更換,讀這篇讓你秒懂!
保存完好不必換,但基礎維修保養不能少
假使舊房子的地磚或地板大致上完好,且與新裝潢風格沒有違和感時,原則上是不用進行汰換或剷除的。不過,簡單的裝修和保養還是必要的,畢竟地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過後,都會產生污垢,可透過填縫來美化。如果舊木地板沒有腐爛或翹起的話,那麼經過打磨、上漆便能亮麗如新;若有少部分輕微刮傷現象,亦可用保養油輕輕塗抹讓刮痕看起來較不明顯。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地坪傾斜不平整,需墊高重新抓水平
因建築本身結構或受損問題,中古屋一般來說容易發生地坪傾斜的問題,這時就必須將地板墊高調整高低差來修正水平,才能做後續的設計。相較於敲除全部地坪再重鋪相比,採用架高地板的方式能省下更多時間和金錢。
出現變形、磨損嚴重,宜全面換掉
如果舊屋的地磚表面有較多污漬或磨損嚴重,或是木地板有霉斑、變形等狀況,藉由翻新可能無法達到補救效果,會需要全面更換原有地板,再重新鋪設新地板。要是舊屋原本是地磚,改造後想鋪上木地板,先拆掉地磚再以水泥抹平的作法,可能會多出不少預算,建議將地磚清理乾淨後直接鋪設木地板即可;未來當木地板有磨損或想改成磁磚地坪時,只需要直接拆除就好囉!
重整大齡老屋,應拆到見底再鋪磚
針對屋齡十年起跳的老房子,水泥地會隨時間慢慢老化,防水層或許也已受到損壞。如果打算這次改造後還要再住上十數年,建議還是將地板拆到見底,也就是敲掉水泥沙後可以看得到硬水泥底的程度,才能確保新地磚擁有良好的黏著力和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