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人性化動線設計?這是個問題
空間設計須符合屋主需求,住起來才更加舒適,而居家動線也是一樣,一旦設計不良,則會使生活變得不方便。究竟怎麼規劃才算是人性化的動線設計呢?快來了解看看吧!

動線舒適度,是人性化設計的第一考量

動線型態通常可分為T、L、U與O字型,沒有絕對好或壞,而是需要以空間條件和自家生活習慣,來決定採用哪一類型,當然也有可能混合使用。但是,追求人性化的動線設計,自然要特別注重人的感受與舒適性,例如因動線設計不佳,而造成的不順暢角度、壓迫感、過於陰暗或空間浪費,這些都不符合人性化設計,同時也會干擾活動的流暢度與空間效率,甚至採光與格局都大受影響。
圖片由本序設計提供
圖片由文儀設計提供

同性質活動集中安排,縮短動線有效率

人性化動線應秉持『輕鬆移動、少迴轉彎曲、不交叉』等設計原則,在此之前可先將自家格局做分類,如公領域有客、餐廳,私領域有臥室、書房,機能區則如廚房、衛浴、更衣間,配置原則是將相關活動集中安排,像是把全家齊聚的客、餐廳放在主動線旁,方便進出;廚房則應安排在餐廳旁,以縮減動線,至於衛浴則可設在臥室附近,讓生活節奏變得更流暢、有效率。
圖片由晨陽共好機構(晨陽)提供
圖片由好室設計HAO Design提供

長度超過一間房,不方便又浪費空間

打造人性化動線時有些狀況應避免,像是動線長度盡量別超過一個房間,否則當動線過長,就會形成空間浪費,走道過長,也會變得不方便,而走道狹窄則會產生壓迫感,這樣的動線設計,都是不合格的。如果長度無法改善,建議拓寬,並在兩端及走道旁,加設端景、掛畫、圖書櫃、座區、轉彎等設施,這樣既可豐富生活機能,也能轉移動線不良問題。
圖片由竣恩創意空間制作提供
圖片由二三設計 23Design提供

封閉行走道,易產生陰暗、壓迫感

格局方正的好處就在於,方正的房子動線較簡短,不會像長屋有浪費坪數的冗長走道,尤其走道在屋中間,很容易會變成封閉式的陰暗、壓迫型動線,長期居住下則易有不舒適感。若想改善封閉動線問題,可以將走道雙側空間,以開放式規劃,或利用穿透式隔間,來為走道引入光線,同時有放大公共區的效果,讓家更顯寬敞舒適。
圖片由翔騏空間設計提供
圖片由工緒空間設計提供
你問我答
有用2
沒用
# 動線
calculate-img
16
2
31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