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微調格局,17坪極致小宅也能擁3房2廳,還有大陽台
一、前言
這是我們和設計師的第二次合作,當時買第二間房子時,還請設計師幫忙給我們一些建議。因為當時太猶豫了,遲遲無法在2間房中做出選擇,需要一點專業分析和評估,不然有可能到現在都沒能決定。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買房的過程
當初會想考慮這間房子最大的因素是距離學校近,加上周圍環境單純便利,未來孩子上下學時,或是生活上也會方便許多。而3F的房子正好面向學校,景觀上也非常好,還有大陽台,生活上我們也很習慣陽台空間,但是,3F這間房是建設公司的裝修房,需要連著裝潢一併購入,但裝潢和格局上我們都很不喜歡。另一個選擇是高樓層未裝修,但面向高架道路,各有優缺,很難抉擇。
三、找設計師的過程
新家請之前合作過的設計師幫忙重新裝修,之前和他們配合的過程和結果都很滿意,由他們設計我們也比較放心。最後會決定3F的景觀和大陽台,是因為格局可以重新再裝修,選擇有喜歡的景觀和空間更重要。
平面圖
我們希望改善的空間需求 → 新變動 :
a.客廳空間狹小,無光線,大樑橫貫,感覺壓迫,
→原本客廳改成書客房使用,樑柱延伸空間,作天花收納
b.主臥靠近後陽台,採光不佳,空間灰暗
→改變主臥位置,移到面光處,也更換客浴門的方向,作為主浴空間
c. 廚房過小,無收納電器空間,也無空間放置餐桌
→獨立廚房改成開放式,增加中島,作餐桌空間和廚房電器收納
d. 原有三房配置,但小孩房偏小,收納也不足,使用不便
→運用架高床架增加垂直空間的使用,完美置入雙人床和更衣間
四、原始照
客廳無光線進入,大樑橫壓客廳中央。
廊道動線曲折不流暢。
廚房空間狹小,無電器收納空間,也無空間擺放餐桌。
小孩房只能放下張單人床、衣櫃和小書桌。 走道狹窄,幾乎只剩門片打開的空間。
五、施工照
師傅將部分隔間拆除。
水電完成。
主客浴互換,改變主浴開門位置,重新砌新牆面。
木工師傅釘天花板架和封板。
木作電視牆。
小孩房的更衣間和樓梯收納櫃。
工程最後階段~油漆。
快可以和大家分享完工成果☀
六、完工美照
藍綠色六角磚,地磚線條放大了玄關空間,鮮明的色彩增加落塵區的空間感。
玄關牆面用磁性漆彩繪,是未來孩子的彩繪畫布,我們也會互相留話給對方。
客餐廳空間結合,使兩區的空間能相互延伸,創造空間的開闊,打破隔間的區域限制。
將客廳移到原本主臥的位置,客廳重新定位,空間感受變得更加寬敞舒適。
暗色的玻璃展示櫃,拉長客廳的視覺效果,也解決客廳壓樑的困擾。
設計團隊運用高低差和線條弱化天花上的橫樑,創造客餐廳的寬闊感。
獨立的廚房空間改成開放式,也增加中島作為餐桌及電器收納,擁有完整的餐廚空間。
將客餐廳空間結合為一,化解拘束空間的壓迫感。現在很喜歡在中島工作,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家人,享受家人一起時光。
運用織布材質拼合臥室床頭,灰色腰線呈現臥室主牆的層次。
小臥榻是我們很喜歡的小空間,溫暖的陽光灑落,看著外頭的景色,很適合在這休息,為自己充電。
床邊加上吊燈和裝飾板,房間內多了份溫柔和浪漫。
小孩房實際空間非常有限,僅能放下張單人床和小書桌,走道空間也狹窄。小孩房向上延伸創造空間,拉長放大書桌桌面。
架高床架規劃進更衣間和抽屜收納,空間直接放大三倍,是我們家空間機能運用極高的房間,擺放上雙人床也完全沒有問題。
在更衣間內設計團隊很貼心的放入連身鏡,讓更衣間使用更完整,用到孩子長大了。
書房的空間條件較差,設計團隊建議牆面可以用明亮的色彩放大空間,一開始也很擔心色彩會太誇張不合適,沒想到薄荷綠的空間效果意外的好,果然空間設計的專業就是不一樣。在天花上沿著橫樑延伸,做出空間去收納較大型的物品(行李箱…等)。
書房玻璃烤漆拉門呈現多層次效果,也是未來孩子的畫畫空間之一。是書房也是客房,家人北上時有個舒適的臥房空間,讓家人來台北時也不會有空間上的壓力。
七、完工後分享
舊格局將屋內空間分割,讓不大的坪數,反而變得更狹小壓迫。新家調整格局後,空間重新擁有新生命,空間感變得更完整,也改變了空間的溫度。還好當時選擇3F的房子重新裝修,現在可以同時擁有窗外景色和舒適的居住環境。
感謝有設計團隊幫忙,在裝修過程中不斷和我們討論的空間需求,幫我們規劃最合適的居家環境,讓新家的裝修很順利也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