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拉門隔出玄關、廚房,收納超大!還能多賺一間透明書房?開箱19坪MUJI宅
一、買房&裝潢的起始點
我從學生時期就常想像如果自己有房子,會怎麼裝潢,而因為準備結婚,買房裝潢一下子從夢想變成迫切要做的事,我大約花了一整年看了起碼有20間房,看來看去都不如自己原本住的地方熟悉,於是買下這間小時候曾住過的中古屋,打成毛胚從零開始。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找設計師
我算是做很多功課的業主(笑),因為本身從事字型、平面美術設計,對於家的格局、風格要求非常明確,當時原本是找軍中從事裝潢相關行業的學弟,後來經由學弟介紹輾轉認識了吾一設計,設計師Bruce和我年紀相仿,態度相當認真仔細,我們幾乎是一拍即合,我也沒花時間找其它設計。
三、裝潢重點
這間房子是我跟爸媽買下來的,是他們的第二間房,我自己曾住過6年,很熟悉所有空間。當初他們幾乎沒裝潢,格局動線都是建商安排的,實際住過後覺得很多地方都不理想,像是浴缸不但占空間,又容易積水發霉,我自己是個除濕魔人,第一個就想換掉它!其它還有玄關、客廳沙發坐向,我想增加的也有點多,自己都很懷疑空間是不是放得下。
四、和設計師的討論
因為我細到連櫃子高度尺寸、木板紋路色調都有明確的想法,和設計師Bruce的對話很像兩個設計師的交流,多次討論的調整如下:
1.改成二進式玄關
2增加獨立工作書房
3縮小次臥擴大餐桌區
4.臥房增獨立衣帽間
5.打造和式臥榻泡茶區
五、完工美圖分享
裝潢時我幾乎天天都會來看工程進行的狀況,只是不想給師傅們太多壓力,大多都晚上來,一來就會待上3~4個小時,感受空間的變化。廢話不多說,現在就帶大家ROOM TOUR!(接下來的介紹有點長,請耐心看完)
玄關
玄關改成二進式後,可多一道隔間櫃,讓內外區隔更明顯,這裡需要擺鞋子、包包和行李箱,設計師也嵌入各種規格的櫃體作收納,我們選擇在櫃門內作全身鏡而不貼在壁面,讓空間不顯亂。


客廳
因為我們家坪數很小,裝潢時刻意只挑灰、白、木三種顏色,避免太多色壓縮空間。我在逛無印良品時有發現,店家牆面用的都不是純白色,而是一種很淺很淺的灰,木色則是偏深的木質色,因此我們的SPC石塑地板和牆面都比照辦理。
我們的電視牆沒做櫃子,因為「一台好的電視就是這裡最好的裝潢」,以前是非SONY不買,但LG藝廊系列不但超薄,還能幾乎直接貼牆,超簡約。沙發是AJ2的,調前後坐深坐淺都方便,低背另外還有頸枕改成高背。
補充一點,我們家客廳從沙發、和式臥榻、電視櫃到餐椅,高度都是70公分,椅背也挑低短型的,小空間高度要有規律性,避免高高低低的家具櫃體,讓空間顯得又亂又狹小,視覺也可以貫穿。
和室
我們縮小原本的臥榻規模,但多做一些寬度,嵌入一個泡茶桌。桌子沒有做升降而用純木頭方式去作,桌高度是請木工師傅1公分、1公分切的,我親自去試高度,以肩膀可以平放不需要聳起來的程度為主(餐桌也是如此)。這裡建議大家臥榻收納不要做上掀式的,你絕對會很懶得拿,我們是作側邊抽屜,可以擺大量工具書。




工作室
我和太太都是設計師,平時在家工作時間很長,書房必須是獨立空間,且能有足夠空間收納辦公電器。我們在裝潢前有想好,這裡會擺放很多無印的PP收納盒,所以有請師傅把部分牆面漆成和PP收納系列一樣的淺灰白。為了保有空間的獨立性,我們用玻璃拉門隔間,設計師選的是「優白玻璃」,讓接縫和邊緣不會有髒髒的深綠色,也更透亮。




廚房
廚房本來是接近封閉式的空間,但改掉玄關牆又加大餐廳區後,這裡就成為開放式,同樣以優白玻璃拉門作隔間,讓料理的油煙可以隔起來。冰箱當初是訂無門式的嵌入型,讓櫃門取代冰箱門片更有整體性。


餐廳
希望家裡能有一個可以討論事情和吃喝的地方,120公分大餐桌是一定要的!因此退縮次臥牆,把餐廚合併為開放式大空間。其實我最初的靈感是喜歡上無印良品出的一款長凳,依長凳風格設計餐桌進而到整個餐廳。
餐桌是請木工師傅手工訂製,結構從壁面連結,只有單一立柱支撐,讓坐在這裡的人不會踢到桌腳。桌面也向內導斜角讓視覺不厚重。這裡的木質色調從牆面、地板到各式家具我都特地選擇一致的木色,不想要有任何色差。



主臥
因為是睡覺的地方,建議大家房間的照明千萬不要做在床頭上方,我們家是用燈條嵌在床頭板由下往上打光,亮度較柔和。床頭櫃下方採懸空式,掃地機器人才能運作,床架我最推薦掀床,底下不但可以有大收納,底座也不會積灰塵。我們房門的門把,是和日本MUJI HOTEL一模一樣的設計,不過一般的門鎖會做在上方,我覺得我們較不常用到鎖,做在下方較美觀。




衣帽間
一開始裝潢這個家,我就想隔一個衣帽間,它比衣櫃實用,又不會像衣櫃上方會有積灰的清潔死角,還能獨立除濕,衣服不會有異味。而改掉主臥的門洞位置後,就有約1坪多的衣帽間,我和老婆衣物區域各半。另外我覺得燈光非常重要,衣帽間內多一些輔助燈,衣服的質感會不一樣,更有展示感。我們家的燈全是用4000K的自然光,不會太亮但又不會過黃。


浴室
我承認我是個除濕魔人,很不喜歡潮濕黏膩感,所以一開始就捨棄浴缸,我們把浴室照明開關作在裡面,可以保持外面的乾淨,也在這裡作了乾燥系統,乾濕分離區常會有止水門檻,這地方超容易藏污納垢,Bruce是用高低差取代門檻作止水,淋浴時水流不出去,也不會有髒污死角。
(A)不管有沒有開窗,我都強烈建議浴室乾燥系統
(B)用高低差取代門檻,水不會外濺,也不會藏污納垢
(C)台灣的衛生紙包裝都不好看,作鏡櫃時特別作了抽取孔,可以把衛生紙藏起來。
(D)我們盥洗用品全都收在看不到的地方,只有淋浴時才好拿好放的地方。
(E)排水孔的線都對齊,我的設計師真的太用心了!
裝潢心得
這個房子我們花了3個月討論,施工則長達6個月,過程中Bruce開車帶我到處跑、到處看材料、對顏色,電話也從來沒有漏接過,我的任何想法提議,他也都儘可能的辦到,不隨便推翻,認真用心的程度真的少見!
最後想提的是整個裝潢花費部分,這個屋齡15年、權狀是29坪、實內扣除陽台為19坪的房子,光是前期打成毛胚、重新牽管、作防水就是十分高價的工程,為了符合需要,臥榻、餐桌、拉門等都是量身打造,整體裝潢費用為260萬,很多人聽到都有點驚,但這房子我打算住20年,比起日本MUJI HOTEL GINZA一晚要價8000元台幣,我其實住一年就回本,用這個角度來想,不到30就買房的我,成為「房貸少年」也就不會太心酸啦(笑)。整個文有點長,都是我和Bruce反覆討論的過程,也是相當珍貴的經驗,謝謝大家耐心看完,希望我的分享對接下來要裝潢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