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收邊,立面更完美
踢腳板普遍出現在早期室內空間中,針對牆面底端腳部容易碰觸的地方,作一抗髒污的裝置,雖然愈來愈多設計師考量立面完整性而捨棄踢腳板,或以其它方式取代,然而看似微不足道的設計,卻能預留牆面與地板銜接處熱脹冷縮空隙,同時能提升牆角的平整度,如果搭配線板巧妙打造,則能放大空間,成為風格中的小巧思。


居家環境實用性極高
踢腳板通常會以塗料、PVC、木料、瓷磚、不鏽鋼、玻璃、石材等為主要材質,高度大約9~12公分不等,能夠避免牆角溝縫清潔不易產生的污垢,清掃時也可預防水性漆吸附髒污的困擾,還能有防蟻防蟑破壞蟲蟻通道的實際功能,讓家中立面常保清爽潔淨同時好清理。
美型線板,適合鄉村風設計
較為挑高的古典風格空間中,踢腳板的存在不僅能優化空間的比例,落地處特殊材質設計,也能與牆面、天花的造型設計作呼應,型塑出立面之間材質切換的調性風格,拉大空間之外,針對部分無縫材質地板或花磚地面,也能使接縫細節更俐落,增添視覺平整性。
該避免的踢腳板地雷
踢腳板的好處雖然多,但在進行室內規劃時,還是得注意施作時的環境條件,像是需要擺設落地式櫃體或電器的牆面,就需考量施作的必要性,或拿捏好踢腳板材質,避免踢腳板厚度造成間隙,也有不少設計師使用跳色塗料,或輕薄簡易的黏貼材質,都是相當聰明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