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走道經常昏暗又窄小,僅作為過道更顯多餘浪費,其實只要善用設計手法,也能化身收納空間使機能倍增,甚至為生活創造流暢動線,帶來許多互動趣味,如何在有限坪數下發揮最大坪效?以下5個走道創意巧思一定要看!
延伸屋檐階梯錯層,讓廊道豐富家層次
傳統建築常見由屋檐延伸為頂,以檐柱支撐形成廊道空間,作為通道也供人乘涼,映泰空間製造所就利用「檐」跟「階」,重新闡述廊道的意象,運用高低錯層的手法,將各區域機能內斂劃分,成功打造一方能泡茶、閱讀的榻榻米和室,同時,運用分割及穿透的手法,讓空間層次更豐富,帶來生活趣味,並維持視覺通透。


玻璃隔間+架高地版,無聊過道成臥榻
原始三房格局使得走道過於狹長昏暗,作室設計縮減兩間客房尺寸,同時將走道大幅度拓寬、架高地板成為臥榻,也呈現出傳統日式建築常見的「簷廊」意象,方便屋主一家隨意在此休息、聊天,使用透明玻璃作為區隔,讓自然採光能順利進入室內,空間整體顯得寬敞明亮,適時放下捲簾亦能提供遮蔽,使用更有彈性。
優化動線+劃分區域,高機能長廊巧思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替格局狹長的小宅空間重新規劃,透過將客廳、餐廳、書房打通,提供室內充足採光,並以一道長廊清楚區分公私領域,將廊道左右兩端安排廚房及浴室,利用透空平台、門框與公共空間相連,提供日常盥洗、傳送餐點更順暢的動線,不只強化家人間的互動連結,也打造極具靈活創意的生活場域。
貼牆L型桌板,巧用走道寬度舒服用餐
面對僅15坪大的小宅,屋主堅持保留多功能室,也因此必須犧牲餐廳區,低調制研在確認屋主平時兩人用餐習慣簡單、餐時也大多以簡單輕食為主後,選擇在不浪費客廳與牆面的走道的狀況下,沿著牆面崁入桌板,設置L型轉角餐桌,讓男、女主人可以分別使用不同檯面,滿足屋主用餐需求,也充分發揮小坪數機能。
玻璃櫃+層架,窄道也能變成博物館!
屋主有收藏興趣,需要大量展示、收納空間,甘納設計於是以博物館主題發想,在走道兩旁設計圓拱型玻璃展示櫃及開放式層架,並搭配智能光源,能隨心變化光色,走道底端則以一襲金色布簾,為整體空間增添奇幻氛圍,實現屋主將多年收藏的樂高、模型及書籍陳列展示的夢想,平凡的走道瞬間成了迷你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