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這是20年前買的房子,以前自住了幾年後就搬家,後來租給房客十年,現在因為家人要住,所以才收回房子重新裝潢整理。
二、找設計師的過程
房子屋齡20多年了,當初買下這邊時也裝潢過,不過當時的裝潢風格現在來看已經不合時宜,加上很多東西都舊了,不汰換也是不行呀!雖然有裝潢經驗,但這次我一樣上網做了很多功課,也找了很多YouTube室內風格、裝潢相關的影片來看,後來看到了維立室內設計的一個影片,那個影片中的房子和我們家格局很像,風格也好看,還是有獲獎的作品,我個性屬於相信自己直覺、快狠準類型,馬上約設計師出來談,從言談中覺得設計師是一個非常誠懇、老實的人,而且感受的到他細心的個性,就立刻決定簽約了,當然,後面過程也都沒讓我失望!
三、設計需求、原屋況與平面圖
Before


After

房子小又住了三個人,加上格局本來就方正,也沒什麼畸零走道,所以和設計師討論的結果是不改格局和隔間,著重在安全性、整體開闊度、收納機能、風格細節的部分。
以下是和設計師討論出來的規劃想法,搭配房子還沒改造前的樣子給大家看看:
1.客廳方位:以前住這的時候就覺得客廳方位怪怪的,有人進門還要轉頭看是誰,總覺得有點沒安全感,所以這次把沙發牆和電視牆位置對調。

2.解決壓迫感:以前做吊隱式冷氣和間接照明的關係,天花板包得比較低,常常都好有壓迫感,這次無論是冷氣、照明都是以天花板更挑高、提升開闊感為優先去規劃。

3.臥榻區:以前窗邊是做當年很流行的和室設計,但實際上不太實用,這次改成了臥榻。

4.廚房:增加隱藏式的抽油煙機、收納櫃、檯面尺寸也依照我當以前使用的經驗調整,並且把一般門片改成了拉門,放大廚房內部空間,又能擋油煙。

5.增加收納機能:房子小又住三人,雜物一定要藏好不然絕對亂,所以進門處規劃了兩大座櫃體,其他大型物品還有較少用到的東西,設計師幫我們在陽台增設了收納空間,房間部分也是以高收納的方向去規劃。




7.風格:以前流行柚木風格,現在看真的有點俗氣了,這次以簡單、耐看、現代風為主,最後規劃的主色是白色搭配灰色調,以藍綠跳色增加一點活潑氣氛。
四、裝潢後的成果分享
玄關
玄關兩側都有功能,進門的左側是鞋櫃,中間平台的部分可以放鑰匙和小佈置品,底部留了可以放置拖鞋的區域,功能充足又有照明效果。![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右側櫃體因為怕長輩撞到而做了斜切設計,不僅讓玄關到客廳的動線變得更順,斜面內側也都是收納空間!![article image]()

斜切櫃體延伸過去是兩座大收納櫃,家中的備品、雜物、吸塵器都會收在這邊,貼心的設計師一開始就詢問了我們吸塵器的尺寸而規劃適合的櫃內比例,所以很好收納和整理。![article image]()

客廳
客廳以白色系為主,電視牆用大理石薄板磚打造現代風,下方電視櫃則是灰色調的仿大理石,大收納櫃的底部、門片的溝縫、臥榻區側面也是這個材質,視覺上比較連貫。![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電視牆和沙發牆調換了方向,並且把和室改成臥榻區,整體上真的順眼許多,為了讓客廳能夠更開闊高挑且好清潔,把原本的吊隱式冷氣改成分離式冷氣,不過因為如此,間接照明沒辦法圍著天花板做一整圈,所以設計師想到絕佳妙計,電視牆上方維持間接照明,沙發牆那一側就改天花板嵌入鋁條燈的方式做了類似的效果,其他不夠亮的地方再以嵌燈補足,整個天花板也更有造型層次了。![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臥榻和沙發牆以淺藍、綠色做跳色,看起來比較有活力,又不會太強烈,臥榻下方、側面也都是收納空間,搭配置物平台很好收納。沙發牆特別請設計師留了畫軌,滿足我喜歡佈置的興趣。![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本來想說淺色木地板搭配深木色門片會不會有點怪,但成果卻還挺協調的!![article image]()

餐廳
以前餐廳這面牆就有做鏡面設計,覺得有放大空間效果我自己是挺喜歡的,不過設計師建議我們這次可以試試灰鏡,不會那麼強烈,而且還加了金屬線條裝飾,搭配簡約的玻璃吊燈和俐落的餐桌椅,用餐空間都高級了起來。![article image]()
![article image]()


廚房
因為習慣中式熱炒的料理方式,所以廚房一定要有門可以阻擋油煙,設計師幫我們規劃了拉門,完全不占空間,廚房裡面也更寬敞。![article image]()

廚房整體是白色系搭配灰藍色磚,看起來更清爽,這個廚房因為自己親身使用過,以前就覺得用起來不太順,所以有調整檯面尺寸、使用動線距離等等,廚具設備倒沒有太特別的,不過有做了隱藏在櫃內的抽油煙機,上排櫃子也整個做起來,整齊好看又有機能。



臥室
臥室比較小,以盡量提高收納量的方向去規劃,除了床、書桌以外的空間都是收納,連床下也做上掀式收納,不怕不夠收!整體以白色、簡單線條及局部開放式櫃子避免太厚重的視覺。



衛浴
衛浴很小又做了乾濕分離,其實本來都找不到尺寸符合的浴櫃,幸好設計師建議用木作打造適合的尺寸,才能充分發揮每一寸空間。


以前做了浴缸完全沒在用,這次就決定要改成淋浴式,長輩使用起來也更安全,浴室的門特別選了可以內推外拉的款式,如果不慎在裡面滑倒能馬上打開門處理,不過磁磚我們也都選防滑的,就是要避免有任何的萬一。![article image]()

陽台
陽台本來有點亂,設計師幫我們在這規劃了工作檯面和收納櫃,變得非常好用,有些清潔用品跟大行李箱我們也會放在這邊。

五、裝潢心得
除了這房子20年前裝潢過,後來搬家還有再裝潢新家,直到這次已是累計第三次裝潢經驗了,雖然每一次裝潢都有不同的想法,不過有幾點我認為是一直以來都適用的:
1.裝潢前要好好地做功課,了解自己及家人的需求並且詳細告訴設計師,藉由設計師的專業來實踐。
P.S.設計師不是房子的使用者,如果你沒有跟他交代清楚需求,住進去就會發現很多設計不適合自己。
2.網路上裝潢相關的文章、圖片、影片豐富又免費,一定要多加利用,找出自己覺得實用的並存起來,和設計師溝通時更具體。
3.每一次和設計師見面討論前,要先把等等要問的問題以「條列式」列好記在手機或筆記本,簡單有效率又不會忘記。
4.常到工地現場看看,一有不喜歡的地方馬上反映馬上改,省錢省力!
六、後記
還記得20年前買房時,裝潢風氣跟現在很不一樣,以前是偏向設計師說什麼就是什麼,20年後的今天,由維立室內設計操刀改造我們的老房子,設計師總是相當地尊重我們的想法,整個過程中都是以「雙方討論出共識」為原則,而且從前期討論需求、預算、到後續設計、工程、收尾,設計師誠懇的態度、有條理的講話方式,讓每一個階段都很安心踏實,在美觀、風格方面,我自己比較有主見,不過尺寸、動線等比較理性、工程面的部份都是交給他的專業,很謝謝他悉心傾聽並整合我們所有的需求,給了我們這麼開闊、好住又漂亮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