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運用臥室窗邊就打造出的臥榻區,不僅是愜意小角落,還可坐可躺又能滿足收納等多種機能,但要怎麼設計才實用不雞肋?以下尺寸、選材、注意事項必看!
一、臥室打造臥榻的優缺點
因臥榻長度可自由延伸,能配合窗臺、櫥櫃等座造型設計,大多會將臥榻設置在窗邊,充分利用自然光,創造出閱讀、放鬆的悠閒小天地,同時在此享受室外美景,如遇不可移除的樑柱,產生難以規劃的畸零空間,也可打造臥榻,賦予角落實用機能。

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二、臥榻材質與尺寸設計
1.臥榻底座與面材
●底座
臥榻底座主要考慮堅固性、承重力佳,材質建議選擇實木、石材、水泥或金屬等,避免在長時間使用下,導致板材彎曲、下陷,底座結構也要注意跨距不宜過長,避免變形。
●面材
臥榻面材以舒適度與耐候性為主,最常見就是木質、榻榻米,或是將軟墊、織物覆蓋在底座上,而面材除了依個人喜愛與空間風格來挑選,也應考慮耐磨性和易清潔度,如選用皮革或防污處理過的布織,並須留意因窗邊日曬較嚴重,要避開乳膠墊等易變質的材質。
2.臥榻的高度深度
●高度
臥榻高度需依據使用需求而定,一般建議高度落在40公分以上,讓腿部有延展空間,若需要作為床鋪使用,高度則能提升至50~55公分,便於上下床。
●深度
臥榻深度至少45公分,從舒適度來思考,60公分以上為佳,若臥室坪數充足,則能考慮加寬至90~100公分,盤腿坐姿會較為舒服,如想將臥榻當作床鋪,長度建議180~200公分,深度則要120~180公分。
三、臥榻的多功能運用
1.擴充置物空間
臥榻除了可以當作休憩區之外,最實用的地方就在於下方還可以儲放物品,可依據使用需求設計成上掀式或抽屜式收納。
●上掀式
若臥榻前方的走道空間不足70公分,做抽屜不便打開,或是想爭取最大的收納量,那麼可以選擇上掀式收納設計,但較適合用來擺放大型物品或不常用的物件,如寢具、換季衣物等,以免需頻繁移開坐墊取物造成不便。
▲臥榻深度較深時可以選擇上掀式收納,避免做抽屜不好拉動。
●抽屜式
臥榻深度較淺或前方有足夠的走道空間,就能設置滑軌式抽屜,因不需要特別移開座墊或掀起座面來取物,非常適合收納平時常用到的物品,若不只打造一個抽屜,也能針對不同物品來分類擺放,避免物品堆積在一起難以尋找。
●上掀式+抽屜式
如果是打造L型的臥榻,不妨於其中一側採用上掀式設計,深度約50公分,另一側則能規劃40公分深的抽屜櫃,一次滿足兩種收納機能,收放取物更具彈性。另外,可以在上掀式門片上,預留大一點的縫隙,較方便手去開闔,否則縫隙預留太小,需要更用力和彎曲手指,造成使用上不便。
2.複合式機能設計
臥榻除了可提供休憩功能外,也可將周邊機能相互串聯,讓臥榻更符合需求,充分運用空間內的每一坪效,像是增設和室升降桌或移動式茶几,就能打造類和室的臥榻,可以在此泡茶聊天;如果搭配旋轉電視柱來設計,就能省下電視牆空間;或是與書桌、化妝桌採一體成型設計,即可滿足休閒、閱讀、梳妝需求。

3.用臥榻串聯兩場域
將臥榻延伸至其他場域,除了坐臥、收納兩種功能,還能變出更多用途,在不要求隱私的情況下,可以將臥榻從客廳延伸至臥室,不僅多了一個活動空間,還能擴充座位、當作床架使用,收納量也直接大翻倍!
四、打造臥室臥榻的注意事項
1.慎選臥榻位置
雖說在窗邊設置臥榻,可以享受暖暖陽光,但強烈陽光直射就會使人汗流浹背,甚至曬傷,因此,在規劃臥榻時盡量避開西曬嚴重的區域,如無法避免,則可安裝窗簾或百葉窗,這樣一來坐臥時陽光不會刺眼,同時也保護臥榻表面不因陽光長期曝曬而損壞。
▲挑選戶外視野與景觀較佳處,避免窗外面對的是鄰居的曬衣場或油煙出口,讓臥榻區的休閒氛圍與舒適度大大降低。
2.留意窗邊漏水問題
臥榻通常緊靠窗邊,如果牆壁或窗框有漏水問題,物必優先處理,也要注意窗邊防濺與防水等問題,需有良好的氣密性,避免因雨水噴濺或水氣滲入,造成櫃體受潮損壞。
3.確保動線寬敞感
臥榻周圍應保留至少60~90公分的通道寬度,這樣走動時才不會過於擁擠或碰撞到家具,如臥榻設置在靠牆角的區塊,更應確保走道通暢,避免臥榻太靠近櫃子或床,導致行走過程受阻。
4.燈光照明是否充足
白天時以自然採光為主,搭配薄紗窗簾或可調光的窗簾,調節陽光進入量,至於夜晚或日光不足時,則可依賴功能性局部照明如壁燈、立燈、檯燈等。
●閱讀區光源色溫:如臥榻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閱讀區,就要特別注意照明的亮度是否充足,建議選擇3000K-4000K色溫的暖白光或中性白光,能提供清晰的閱讀光源,也可避免過於冷硬。
●氛圍光營造:氛圍光可以選擇2700K-3000K的暖黃光,營造舒適、放鬆的空間氣氛,適合夜晚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