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癌處理雷區多!這樣做再也不怕潮濕損壞,家裡變超乾爽!
牆面冒出醜陋壁癌讓人頭痛?別擔心!這篇教你從成因到根治的完整攻略,搭配日常保養技巧,讓你家牆面從此乾爽又美觀。

一、壁癌成因解析

1. 潮濕氣候的隱形殺手

台灣高濕度環境是壁癌溫床,尤其梅雨季節牆面含水量飆升,當濕度超過60%時,水泥孔隙開始積聚水氣。建議使用電子濕度計監測,若發現牆面長期維持70%以上濕度,就要提高警覺。

2. 建築結構常見漏水熱區

很多壁癌情況源於漏水,重點檢查區域包括:浴室管線接縫、窗框周圍水泥層、頂樓矮牆接合處。曾有屋主家因冷熱水管溫差產生冷凝水,在牆內形成肉眼看不見的慢性滲漏。

3. 肉眼看不見的牆體病變

初期壁癌會出現0.1-0.3mm微細裂紋,6個月內可能擴張至3mm並伴隨白色結晶物。使用20倍放大鏡觀察牆面,若發現水泥中性化現象(pH值>9),代表結構已開始劣化。
article image

二、DIY處理前的準備工作

1. 必備工具清單

基礎套組包含:鎢鋼刮刀(建議選擇刀片厚度1.2mm)、pH試紙、注射型防水針筒。進階者可準備紅外線熱像儀,快速定位牆體冷點找出潛在漏水源。

2. 安全防護措施

處理時務必佩戴N95口罩+護目鏡,黴菌孢子平均尺寸2-4微米,普通布口罩過濾效率僅30%。施工後使用HEPA濾網吸塵器清理,避免孢子擴散。

3. 施工時段選擇技巧

最佳處理時機為濕度<55%的連續晴天,避免雨季施工。春季建議選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冬季則需注意材料最低施工溫度(多數防水塗料要求>10℃)。
article image

三、壁癌處理三步驟

1. 追蹤漏水根源

使用水分檢測儀,標準乾燥水泥含水率應<5%。若檢測值>15%,需沿牆面向上追蹤1.5倍高度,常見隱性漏水源包括樓上陽台排水孔或冷氣排水管。

2. 深度刮除病變層

刮除範圍要超出肉眼可見區域3-5cm,深度需達結構層。使用硬度測試筆,確保殘留水泥硬度>HS50,鬆軟部分要完全清除。

3. 防水砂漿填補術

推薦比例:水泥:砂:防水劑=1:2:0.05。填補時分3層施工,每層間隔4-6小時,最後形成2-3mm的緻密防水層。關鍵在於邊填邊用橡皮錘敲擊排除氣泡。
article image

四、常見處理誤區與正確對策

1. 直接上漆掩蓋後果

未處理直接上漆,壁癌復發會更嚴重,切記要根治必須深層處理。正確做法:至少觀察2週含水率變化,確認穩定後再行塗裝。

2. 忽略外牆全面檢查

建議同步檢查外牆防水層,可使用疏水型填縫劑(接觸角>110度)。

3. 過度依賴除濕設備

除濕機僅治標,長期低濕(<40%)反而加速水泥老化。理想作法是控制濕度50-60%並搭配空氣循環,每10坪空間建議1.5米扇距的對流扇。
article image

五、預防壁癌復發的日常保養

1. 牆面呼吸管理法

選擇微孔結構塗料(孔隙率15-25%),搭配離牆5cm的家具擺設,促進空氣流通。每季用熱顯儀檢查,溫差>2℃區域要特別注意。

2. 季度巡檢重點區域

建立檢查表:窗框四周、管線穿牆處、冷氣排水孔。使用螢光檢漏劑,夜間關燈後用UV燈檢查,能發現肉眼不可見的微滲漏。

3. 室內外排水系統維護

每月清理排水孔,建議使用管道內視鏡檢查。陽台洩水坡度應>1/50,不足時可用無收縮水泥調整。
article image

六、專業工程與DIY的抉擇建議

1. 自行處理適用範圍

適合小於A4紙張面積的局部壁癌,且無結構性漏水。需注意材料開封後保存期限,例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漿開封後應於1個月內用完。

2. 何時該找防水專家

出現混凝土剝落(>3cm深度)、鋼筋外露或樓板接縫滲水,應立即尋求專業處理。專業工程通常包含5年保固,並提供熱像儀檢測報告。

3. 工程報價評估要點

合理行情價:輕度漏水約2-4萬元,重度漏水約10-20萬不等。注意是否包含破壞復原費用,以及防水層厚度是否符合CNS標準。
article image

結語

根治壁癌關鍵在「斷水+除鹽+抗鹼」三管齊下,搭配每季巡檢習慣,就能有效告別反覆發作的困擾。記得處理後至少追蹤3個月濕度變化,才能確保工程成效!
你問我答
有用2
沒用
calculate-img
48
2
2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