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餐廳空間規劃布局
1.餐廳鄰近廚房
2.動線保持流暢與安全
3.善用家具自然分區
4.自然光增添溫暖感
二、餐桌椅與家具配置
1.依家庭人數與使用習慣
2.餐椅首重舒適性
3.餐邊櫃增加收納效率
4.多功能家具提升空間彈性
5.桌面留白讓視覺更清爽
三、合適的色調&材質搭配
1.選用暖色調
2.避免大面積刺激性顏色
3.色彩平衡搭配法則
4.自然材質更加分
5.牆面粉刷或壁紙選擇
四、餐廳照明設計
1.中央吊燈配置
2.燈光色溫選擇
3.間接照明營造層次感
4.可調光設計提高靈活度
五、不同餐廳風格搭配技巧&案例分享
1.北歐風
2.日式風
3.現代風
4.鄉村風
5.古典風
6.工業風
展開目錄
餐廳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是家人交流感情、共享時光的溫馨場域。一個好的餐廳設計,不僅影響用餐氛圍,也大大提升生活質感,但無論坪數是大還小,只要掌握正確的設計原則,都能打造出美觀又舒適的用餐空間。

一、餐廳空間規劃布局

1.餐廳鄰近廚房

最理想是餐桌離廚房不超過三步,方便端菜、收拾。若餐廳與廚房區域之間有油煙問題,可利用推拉門或折疊門做彈性隔斷,既保留開放視覺,又能阻隔油煙。

2.動線保持流暢與安全

為了讓餐桌椅的位置更符合人體工學與活動需要,基本面積給個簡易參考,常見4人座餐桌配置至少須預留 1.5 坪以上空間,若要再多容納二人,建議再增加0.5〜1坪坪數,餐桌四周也要留出足夠走道,約80〜90公分為宜,讓人可自在走動、拉椅、入座。

3.善用家具自然分區

在開放式格局中,如何讓餐廳從客廳或廚房中劃分出來,是不少人煩惱的問題,此時可利用小技巧,例如在餐桌下鋪設地毯、安裝一盞垂吊燈具、或使用一座矮櫃作區隔,這些視覺手法都能打造獨立空間感。

4.自然光增添溫暖感

若場地允許,盡量將餐桌靠窗或設於採光良好的位置,能讓自然光灑落在餐桌上,無形中增添了溫暖與正能量,尤其白天用餐時,自然光源更顯舒適耐看,並能節省電力使用。
article image
風格測一測 找到你的裝修風格 arrow

二、餐桌椅與家具配置

1.依家庭人數與使用習慣

一般家庭四人座,建議使用直徑90~110公分的圓桌,桌面不會過大浪費空間也不致太擁擠,便於互動與拿取。若家中人口較多,超過6人以上,則能選擇橢圓形、長方形或可延伸式餐桌,以因應不同人數、聚會或節慶使用需求。若空間有限但偶有訪客,可選擇摺疊式或延展桌款兼顧日常與機動性
常見餐桌型式對比圖

2.餐椅首重舒適性

靠背設計、椅墊高度適中的餐椅,對於長時間用餐或偶作工作書寫時更有支撐力,若想提升坐感,可以選擇有軟墊的款式,或加上簡單的椅墊或坐墊,購買前務必實際試坐,確認椅面高度與桌面落差控制在25~30公分間,避免腿部卡住或坐姿過高過矮。

3.餐邊櫃增加收納效率

設置餐邊櫃,用來收納常用的碗盤、餐具、餐巾紙、調味罐等,不僅減少臨時找東西的手忙腳亂,也能讓餐桌保持整齊。若空間允許,可選擇附有抽屜與開放層板的複合型餐櫃,既有展示,也有隱藏收納機能,搭配掛鉤、架子、吊籃等輕型收納配件,靈活運用牆面空間,減少低櫃佔地面積。
article image

4.多功能家具提升空間彈性

若坪數不足,不妨考慮使用摺疊桌、吧台型設計或牆面式延伸桌板,收合式桌面可自由開展與收起,兼具使用彈性與節省空間,或是打造卡座沙發,同時具備儲物與就坐功能。
Tips
  • 若客廳與餐廳共用區域,可挑選風格一致的雙功能家具,例如沙發背後延伸做餐台/工作檯。

5.桌面留白讓視覺更清爽

很多人習慣在餐桌上擺滿裝飾、餐具、日用品,但過多物品反而壓迫視線,使空間顯得雜亂,建議每天用餐前後保持桌面至少60%的留白範圍,讓整體餐桌看起來輕盈整潔。可再依季節更換桌巾顏色、小型擺飾,讓每日用餐都有不同的溫度與新鮮感。
article image

三、合適的色調&材質搭配

1.選用暖色調

像是米白、奶茶色、淺木色、粉橘或柔和的杏色,都能營造出柔和溫馨氛圍,暖色調會讓人聯想到日光、木質、自然與嘗過的美味餐點,能激發愉悅的情緒。

2.避免大面積刺激性顏色

過度鮮明的色彩往往讓人處於亢奮、緊張或壓迫的狀態,也容易干擾食慾與視覺平衡,尤其電光藍或強烈對比色會讓空間失去柔和感,建議使用這類色彩時,僅做為局部裝飾或小物點綴,避免大面積出現在牆面或餐桌主體上。

3.色彩平衡搭配法則

餐廳的整體視覺可遵循60-30-10的色彩比例原則,也就是60%為主色調,30%為輔助色,10%為點綴色。好比說,以米色牆面搭配原木色餐桌,再適度加入一兩個亮色抱枕或一幅柔性色彩畫作,就能有效提亮層次,避免整體色調過於單一或無趣。
article image

4.自然材質更加分

天然的原木色、亞麻白、柳編藤色可透過材質延伸至視覺與觸感,讓人在身心上都獲得放鬆,而木製餐桌、藤編椅墊、棉麻桌巾與原麻地墊,不僅好搭配,也能強化空間的居家感與舒適度。

5.牆面粉刷或壁紙選擇

除了避免強烈的對比牆色,改採低飽和度的暖色牆漆之外,若想讓牆面更有觸感或圖樣變化,也可使用粉彩色壁紙或木紋牆板等材質,不僅美觀,也增添視覺上的層次感,讓空間更具溫度與風格。
article image

四、餐廳照明設計

1.中央吊燈配置

餐桌上方的吊燈,是整個餐廳燈光設計的主角,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吊燈大小以占據餐桌長度1/2〜2/3為佳,避免太小失衡,或太大壓迫感重,且置中懸掛過桌中心。燈具距離桌面最佳距離約為70~90公分,約眼平視下方,這樣能兼顧照明範圍又不刺眼,也避免和就坐者視線相互干擾。
Tips
  • 圓桌可選圓形吊燈或多燈組設計,長桌可採橫向條形燈具,保持光線均勻。如果挑多個吊燈,數量建議以單數、對稱排列最和諧。

2.燈光色溫選擇

餐廳使用色溫為2700K~3000K的暖白光,空間氛圍更溫暖安定,也能自然地突顯食物色澤,提升食慾,而4000K以上過冷的白光,容易顯得空洞、冰冷,不適合用餐場合。

3.間接照明營造層次感

除主燈以外,加強氛圍的第二重關鍵是間接光源的運用,可以於牆面加裝壁燈,擺放角落立燈,或在吊櫃與牆角藏燈條,呈現多層次感。

4.可調光設計提高靈活度

隨著生活情境變化,用餐空間所需的亮度也會不同,例如白天全家共食時需要明亮清晰;晚上獨享紅酒或閱讀則希望燈光柔和。若預算與電路安排許可,建議選用可調光的主吊燈,或設計獨立電路控制的多點光源,方便依照時間與氣氛自由調整亮度。
article image

五、不同餐廳風格搭配技巧&案例分享

選擇一個喜歡的設計風格,再從中挑選合適的主色與配件,不僅能讓空間更有整體感,也更容易打造理想的用餐氛圍。

1.北歐風

大量使用白牆與淺木紋家具作為空間主軸,搭配簡約線條或跳色設計,可以帶來明亮、輕盈又溫暖的感覺,其中天然木材與棉麻布料則是營造質感的關鍵要素。
article image

2.日式風

以簡樸與機能為主,可用淺色木質、米白牆面與大面積留白創造安靜的視覺感,適合將餐廳桌面延伸為閱讀桌、親子手作桌,搭配寧靜柔和的自然光,讓用餐兼具生活靜謐感。
article image

3.現代風

重視極簡線條,色彩多為黑、白、灰,可搭配玻璃或金屬元素設計吊燈、光滑桌面及霧面牆材,呈現都會感強烈但不浮誇的用餐空間,特別適合喜歡中性色與冷調風格者。
article image

4.鄉村風

主打自然與復古氛圍,採用深木色家具、仿舊質感、紅磚牆或花卉雕刻等細節為裝飾重點,色調多以米白、奶茶色、復古綠或象牙黃為主,氛圍親切又放鬆,適合家庭長時間共坐、交流感情。
article image

5.古典風

以米白、金色、象牙白、酒紅、深木色為主,搭配雕花家具、大理石桌面、線板、銅飾與優雅布藝,呈現宏偉、華麗又帶有復古藝術氣息的用餐氛圍,適合偏好尊榮感、品味經典、重視餐桌禮儀的家庭,可營造穩重而浪漫的餐敘情境。
article image

6.工業風

以水泥灰、炭黑、深咖啡與鐵鏽紅為主,偏重對比與材質質地,如鐵件、木紋、仿混凝土板等,燈具多選擇裸燈泡、軌道燈、復古吊燈類型,搭配磚牆或水泥牆面,營造出粗獷有型、不造作的城市個性色彩。
article image
Tips
  • 確定風格後,牆面顏色、家具選擇、燈具造型與小物配飾都建議與主題方向延伸搭配,才能打造統一和諧的餐廳空間。如果家中尚未決定整體設計方向,不妨先從「喜歡的感覺」著手,再根據風格拓展色彩與材料的應用。
打造溫馨舒適的餐廳,不需要昂貴的裝潢與大量預算,只要用點心思與巧思,就能讓平凡餐桌成為全家人最期待的聚會空間,從格局規劃、色調搭配、燈光設計到日常佈置,每一步都能讓住在這屋子的人感受到家的溫度。
你問我答
如何讓餐廳風格不出錯?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從餐桌椅造型著手,先挑整體家中主色調一致的基礎款,然後以軟件(桌巾、餐墊、吊燈、小掛畫或植栽)局部點綴,小空間可多利用白色、淺木色、玻璃,讓空間顯得輕盈,大空間則可嘗試色彩搭配、特色吊燈、藝術畫等增加個性。
未解決
餐廳需要特別規劃哪些電源配置?
餐桌附近可預留 2~3 組插座,方便使用電火鍋、小電鍋或手機充電,避免拉延長線造成雜亂或絆倒風險。若為中島或離牆桌面,則可配置地插或桌下隱藏插座,也可加設 USB 插孔與延長線收納槽,提升實用性。另外,餐邊櫃及咖啡機、電磁爐區也須預留專屬插座,用電更方便安全。
未解決
家有小孩,餐廳規劃有哪些事要注意?
建議選擇圓角設計、邊緣平滑的家具,避免使用尖角、玻璃桌面,降低孩子碰撞受傷危機,如果孩子年齡較小,可以使用固定式兒童餐椅,或加裝安全扣的可調式增高椅,減少誤摔風險。若廚房為開放式,則能以簡易圍欄、半高收納櫃或滑門做安全區隔,避免孩童不小心跑進廚房造成意外。
未解決
有用
沒用
calculate-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