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念
由於屋主夫妻平日皆忙於高壓工作,家便成了最需要療癒的歸屬之地,期望一回到家就能走進一個潔淨明亮、身心皆能放鬆的空間,讓外頭的緊張情緒停留門外,也盼能與心愛的貓咪自在生活,因此以明亮淺色營造出輕盈柔和、自然風格材質建構居家溫度為設計主軸。
空間安排
於客變階段即進行格局調整,將玄關牆體以三面櫃取代,不僅提升收納效能,更賦予適合屋主的使用動線,另一側廚房則透過拉門劃界。而客廳後方原為一房,考量目前僅兩人居住而改為開放空間,並以半牆區分場域,半牆刻意不與側牆銜接,創造出回字路徑,不僅呼應愛貓的活動需求,也考量未來育兒情境中所需的寬敞範圍。次臥室使用頻率較低,設計上將局部空間調配至主臥室中作為梳妝及置物區使用,使主臥更契合日常所需,提升空間彈性與完整性。


玄關設計
落塵區為室內外間的緩衝,不僅方便日常如倒垃圾時短暫擺放物品之需要,也為未來可能添增的嬰兒車預留放置空間,機能思維中蘊藏著對生活階段的考量。
地坪選用自然質感的水磨石磚,左側牆面則安排簡約線條的大面鞋櫃整合收納,讓人一踏入家門便能感受到清爽與溫潤的氣息,工作一日的疲憊隨即卸下。



玄關至廚房之間內化為一體成形的三面櫃,其實原先建設公司在空間配置上,此區僅可擺放一張四人餐桌的用餐區域,但面對屋主實際生活中對機能整合與電器收納的高度需求難以負荷,因而採取了複合式的實用設計。
依循著屋主日常動線,串聯了鞋櫃、餐櫃及貓咪收納,並以U型佈局將機能與美感巧妙結合。鞋櫃旁規劃香水櫃,對應屋主出門前使用香氛的習慣,同時顧及貓咪對氣味的敏感度,利於拿著香氛走出門外完成穿搭儀式而不干擾寵物,櫃體上方檯面則作為臨時置物平台,更完善機能。



貓咪專屬收納櫃預留了貓咪設備的位置及插座,也特別調整高度避免誤踢碗盆,形塑毛孩專屬的安全角落。
櫃體上方牆面略作退縮,讓客廳寬度在站立視角時能夠更寬敞,同時錯落點綴不鏽鋼展示層板,置放屋主珍藏的展示物,利用進退之間的設定舒展視覺尺度。



櫃體延伸至餐櫃區,主要放置輔助備餐用的電器設備,如微波烤箱及咖啡機等,一舉從外側擴展廚房機能,彌補廚房內空間較小的缺點。

廚房空間增設一道拉門,藉以化解風水上開門見灶的疑慮,同時有效阻隔油煙,並且區隔空間動線,當需要前往後陽台時可避免貓咪誤闖後陽台的風險。
小冰柱玻璃與清玻璃打造的廚房拉門,前者保有隱私與光感變化,後者則保有適度的穿透性,便於屋主在廚房時關心家人及寵物動向。



客廳設計
整體設計概念以舒適、自在為起點,地坪、窗簾到櫃體皆選用白色系為基底,不僅放大視覺感受,也避免空間顯得擁擠,光線也能更自由地在空間中流動。
公領域的材質選搭則在統一中尋求細節變化,像是白灰色水磨石、不鏽鋼、奶灰色特殊塗料、深木紋搭配,並於局部導入圓角,弱化銳利銜接,從細節處整合視覺,讓整體公領域在多元機能下仍柔和且不顯凌亂。





沙發跟地毯的以柔和的奶沙色為主,讓大型軟件自然融入整體空間,不顯得突兀,並選用跳色抱枕作為空間上的色彩點綴,增加活潑性。

客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停留的場域,以溫潤色調的特殊塗料鋪陳的電視牆,搭配後方線燈,光線順著投射至背景凹凸面磁磚上,營造出豐富的光影層次,更貼近屋主期望能在視覺上達到放鬆的效果。
電視櫃跳脫制式配置,透過色彩對比與不鏽鋼板的點綴,使電視牆不僅具層次,也成為客廳中的亮點,體現高機能與細膩生活感並存的語彙。
右側設置小型收納櫃,下方以半圓拱造型挖洞,為貓咪打造出專屬可躲藏的安心角落,同時也增添寵物與屋主之間的互動溫度。



餐廳設計
考量到日常中屋主容易傾倒液體的使用情況,在客變階段便將整體公領域的地坪材質改為便於清潔與維護的磁磚,選用白色系霧面磁磚鋪陳,搭配客廳天地壁的淺色基調,延伸出清透而純淨的空間視覺。
客廳與餐廳之間以半牆形式置於空間中央,以三種異材質組構而成—-特殊塗料、小冰柱玻璃及水磨石呼應公領域的元素,使整體其更有一致性, 除此之外,餐桌不僅為日常用餐之所,其餘時間也能化為簡易辦公或閱讀角落,因此半牆預留了插座配置,使用筆電、充電更為順手。
餐桌選用與主牆特殊塗料色系相近的陶板桌,材質溫潤且易於保養,搭配深淺色交錯的餐椅,在一致性中保有趣味變化,用餐空間彈性又富有層次。







餐廳以一面延展至天花的大面白色收納櫃為視覺重心,頂部收納櫃配置上掀式吊櫃,可儲放換季衣物或不常動用的物品,右側以直向開放層架跳色作為展示區塊,並規劃掃地機器人收納於底部,左側則延續水磨石及特殊塗料材質設置輔助餐櫃,滿足平時宴客或備餐需求,也兼具視覺的平衡。





臥室設計
窗簾盒延伸至立面輕巧整合為壁龕造型,不僅有效遮掩側光干擾,也是因應床左右寬度有限,僅一側得以設置床頭櫃,故以壁龕取代傳統床頭收納,結合置物與展示機能,選用奶灰色的班傑明乳膠漆點綴橘粉色水磨石層板,則顯現材質的變化與質感。





鑒於女主人夢想擁有一處專屬化妝空間,於客變階段預先調整隔間比例,不僅實現梳妝需求,也擴充私人物品的收納量,機能分區完整,日常使用更加從容。







床架置放後走道略顯緊湊,為避免傳統開門形式影響使用流暢性,規劃滑門式衣櫃節省開闔空間,使動線保持順暢。內部搭配可調式重柱系統五金,靈活配置層板與吊桿,再結合無印良品的PP收納盒作為分類收納工具,可依需求彈性整理衣物。



療癒宅設計想法
如何在有限條件中實現屋主的各項期待,讓每一處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療癒感,是本案在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療癒不只是視覺感受,更與「儀式感」、「整體感」與專屬區域息息相關,而軟裝與家電的風格選擇是否與空間搭配,也同樣影響整體的感受,從材質比例到動線安排、收納機能到情感連結,都是讓家成為療癒之所的細節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