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鋼石檯面因其耐刮、輕薄與時尚外觀,近年在台灣裝修市場越來越熱門。本文將深入探討鈦鋼石檯面的優缺點、價格行情、與常見石材如石英石、人造石之比較,並說明其實際厚度應用與安裝注意事項,協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家風格與預算的選擇。
一、認識鈦鋼石:融合美觀與實用的人工科技石材
鈦鋼石是一種經高壓高溫壓製而成的複合石材,外觀可模擬天然石、金屬或木紋質地,應用範圍包括牆面、檯面、浴室與家具飾面。它因輕薄、高硬度與高機能性被廣泛應用,但實際應用仍需依厚度與安裝技術調整。
1.製程來源說明
鈦鋼石是以天然花崗岩粉與無機黏合劑結合,經高溫壓製形成6–20mm厚的板材,紋理多為印刷技術打造,呈現類天然石質感。
2.板材厚度解析
目前實際檯面應用普遍使用12–20mm範圍,以兼顧強度與施工穩定性,除了廚房檯面,也常用於中島、浴室檯面、電視牆或家具飾板等。尤其適合現代極簡或工業風裝潢。義大利品牌 INFINITY鈦鋼石板可以做到6 mm,適用於牆面、天花甚至薄型傢具裝飾。
3.適用族群分析
鈦鋼石檯面適合追求高性價比、重視耐用度及低維護成本的裝修屋主。四類人最愛選用:
• 料理家庭主婦或經常煮飯的家庭(怕染色、怕燙傷、重視耐刮耐油汙)
• 追求現代、極簡設計感的年輕族群與新婚夫妻
• 想要看起來大器、耐用

二、鈦鋼石優缺點解析
選擇材料不只看外表,還要了解日後的使用便利與潛在缺點。鈦鋼石雖然好清潔、抗污抗刮,但因材質過硬、加工困難,施工需專業團隊介入。
1.多項優勢彙整
鈦鋼石的吸水率極低(平均約0.02%以下),具抗酸鹼、耐高溫、抗霉防菌特性,莫氏硬度達7–8等級,甚至可在檯面直接切菜。
2.清潔與保養便利
因表面緻密不吸水,只需用中性清潔劑與抹布即可輕鬆清潔,無需定期打蠟或封孔,極省維護成本。
3.鈦鋼石的缺點與限制
表層紋理非天然,花紋可能無法延伸至切邊,視覺效果較打折扣。另因加工難度高,不適合現場二次切割或修改。
4.損壞後難以修復
若不慎碰撞導致裂痕,幾乎無法補救,需整塊更換,維修成本相對偏高。


三、價格行情解析:預算評估指南
鈦鋼石雖屬高階裝修材料,但其價格範圍仍具彈性。根據用途、板材厚度與品牌不同,價格變化明顯,需特別留意報價內容是否含施工與五金等細節。
1.板材價格範圍
原板價具體費用會依品牌、花色、產地與厚度不同而有落差,單價約 NT$10,000–NT$25,000/片(約 3.2×1.6m)。
2.安裝與施工費用
廚房檯面或中島常見包工包料價每坪 NT$55,000–NT$70,000,含切割、封邊、打洞與現場吊裝等,具體費用會受長寬尺寸、造型工法、開孔刀工(如洗碗槽或爐具)有變化。
3.價格影響因素
花色稀有度、板材厚度、安裝複雜度、施工人力與場地條件皆會影響報價,建議多方比較估價。


四、常見檯面材質比較
市面常見的檯面材質還包括石英石、人造石與天然大理石等,每種材料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與裝飾效果,選擇時應根據預算、使用習慣與風格偏好做出判斷。
1.總體比較表
材質 | 吸水率 | 硬度 | 耐熱 | 價格 | 特性/挑戰 |
鈦鋼石 | ≈0.02% | 7–8 | 高 | 高 | 加工難、紋理表層印刷 |
石英石 | 低 | 6–7 | 中 | 中 | 不耐高溫、易變色 |
人造石 | 中 | 4–5 | 中 | 低 | 易刮傷、會泛黃 |
大理石 | 高 | 3–4 | 中 | 高 | 吸水染色明顯 |
2.鈦鋼石與石英石對比
兩者皆為人工合成,但鈦鋼石表現更優於石英石的高溫與抗刮能力,適合重度烹飪家庭。
3.美觀與紋理深度
天然石材紋理貫穿整體,人工石材如鈦鋼石則以表層印刷模擬,遠看逼真但近看差異仍存。
4.維護與耐用性
石英石雖相對易保養,但若高溫直觸仍易泛黃;鈦鋼石耐熱度更高,不易因高溫而受到破壞,可直接擺放鍋具。


五、選購與施工注意事項
在選用鈦鋼石作為居家檯面前,應釐清實際用途與需求。建議搭配合格師傅與品牌板材,確保後續耐用度與裝修效果。
1.選擇厚度對應使用
牆面或家具可選6mm,檯面建議12mm以上,避免日常使用壓力造成破損。
2.規劃施工接縫
避免接縫處位於爐具或水槽周邊,降低熱脹冷縮導致開裂的風險。
3.現場試材建議
安裝前可在樣品板滴入咖啡或醬油測試滲色與清潔性,實際感受材質優劣。
4.注意五金搭配
若為中島或延伸桌面,支撐結構與厚度設計需同步考慮,確保穩定性。


六、鈦鋼石日常保養:去汙方式、耐用延長建議
●日常清潔:用中性清潔劑+濕布擦拭即可,避免強酸鹼與菜瓜布。油汙尚未乾時可迅速擦拭,降低吃色機會。●熱鍋雖可直接放,但仍盡量墊上隔熱墊以防極端高溫造成變色或表層損壞。●避免重物敲擊角落,鈦鋼石雖然不易斷裂,但砸到重擊仍有可能碎邊。●定期檢查接縫,發現開口要立即補膠,防止水氣滲入影響結構。


總結
鈦鋼石是一款兼具美感與機能的現代檯面材料,特別適合講究風格與高耐用需求的家庭使用。雖價格偏高,加工與維修挑戰也較大,但只要選對施工團隊、選好厚度規格,仍是不容忽視的優質選項。建議搭配實地樣品測試與多家比價,做出安心又漂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