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心裡一直都有個買房夢,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陸陸續續在看房,不過因為一直住在娘家也挺舒適的,就這樣遲遲沒有下決定,大概十幾年前很喜歡一個新成屋社區,還下了斡旋結果沒買到,之後再怎麼看房都沒有那麼喜歡的,就這樣一晃眼孩子都變成青少年了,到了必須要有獨立房間的階段,換房成了迫切的需要。而就在這個時候!剛好有同事要賣房,賣的竟然就是我當年錯過、惦記了十幾年的那個社區,更棒的是格局非常適合我們一家人,真的覺得這就是緣份吧!
二、和設計師的溝通過程
我和好屋設計的設計師原本就認識,從以前認識到現在,都覺得他和我說話、溝通的頻率很合,這次是我人生第一次買房,特別希望能找一個值得信任、真正了解我需求的人來幫忙規劃,而他自然成為我的唯一首選。
後來開始正式討論的時候,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他的專業和細膩的一面,不但很快就能掌握我的需求,也總能準確地抓出我想要的風格,讓我很安心。
三、我的需求與平面格局
裝修前平面

裝修後平面

格局沒有變動,但前屋主的裝潢風格不是我們喜歡的,我們想以明亮色調、奶茶色為主,收納方面也希望做得更多更完善,包括有展示櫃的需求。
原屋況:


四、完工美圖分享
玄關
玄關部分最主要是能夠放得下一家四口的鞋量,然後我很喜歡花磚,因此設計師也幫我運用在落塵區,每天一進家門就覺得心情被療癒到了。

設計師幫我們規劃了一個實用的三面櫃。一面朝玄關是汙衣櫃,一回家就能把外出的外套或包包放進去,另一面朝餐廳的是餐邊櫃,可以放咖啡機、收納一些備品,也方便當作臨時的備餐台,而靠近廚房的是電器櫃,因為我幾乎每天下廚,常需要在廚房和電器櫃之間來回走動,這樣的設計讓我在使用時感覺非常順,下面還特別留了一個空間給掃地機器人,不佔用走道空間,看起來更整齊。三面櫃把許多的收納和機能都整合在一起,而且集中同一區不會擋到動線,讓整個空間很有條理。

客廳
沙發旁邊多做了一個開放式的格子櫃,除了當書櫃用,我平常也很喜歡一些花盆、小擺飾,可以通通展示在這裡,讓客廳更有我們自己的味道。而說到風格,其實家具同樣是很重要的一環,那時候設計師推薦了一些品牌給我們挑選款式,尺寸、比例這些比較專業的部分就交給他來拿捏,最後呈現的效果不只是好看,空間感也剛剛好!

電視牆做了玻璃展示櫃,主要是拿來放我收藏的星巴克城市杯,還有我老公超級多的小汽車玩具,本來是跟設計師說想要兩邊都做成玻璃櫃,展示起來更完整,結果被設計師勸退了,他說這樣會太對稱、看起來呆板,所以後來其中一側改成做格柵板,主要是為了藏電箱,不過設計師還是貼心地在格柵上設計了幾個小層板,剛好可以擺些小展示品,也不會讓那邊看起來太單調,後來越看越喜歡,覺得這種不對稱的設計反而更有質感!

臥室
臥室基本上就是依照我們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去規劃顏色、收納和機能的位置。以前孩子們都沒有自己的房間,現在終於各自擁有獨立的空間,把自己的房間佈置得很有個人風格,他們都說超開心。身為媽媽看到他們這麼滿足、這麼享受自己的小天地也覺得很高興。



衛浴
因為希望衛浴營造出飯店感,我選了偏灰色、沉穩一點的色調,不過又搭配了水磨石的彩色磚,讓空間多了一點趣味跟輕盈感,磁磚我選的是那種比較粗糙、有手感的材質,不但看起來有質感,重點是也防滑,走在裡面安心很多,畢竟安全還是很重要的考量。

五、裝修後的心得
設計是一件大事,所以從前期開始我就很認真地在做功課,像是大量瀏覽圖片、收藏喜歡的風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但透過大量看圖,會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感覺和方向。
也因為這樣,我更覺得選一個值得信任的設計師太重要了,很欣賞我們設計師的一點是,他很實在、有原則,不會什麼都照我的意思來,如果他覺得哪裡不適合,會直接跟我們說,比如衛浴那時候談到洗手台下方的浴櫃,我原本有點擔心會不會做太大,但他很肯定地說「不會」,叫我們放心,最後證明他說得對,那個浴櫃超好用,根本是自己多慮了,所以過程中真的越來越感受到「相信專業」這件事的重要,有經驗的人除了做得好,更會幫你少走很多彎路!
還有像吊隱式冷氣的風口方向有微調,說這樣一進家門空間會比較快變涼,還有房間裡的冷氣幫我們規劃成不會正對著人的頭吹,這些其實都不是我們一開始會想到的,很多細心的地方但他都有注意到,也會站在我們立場想,還有售後服務非常好,還記得去年大地震,設計師馬上連絡我們來看看家裡有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記得也沒什麼問題就是了,但還是覺得天啊,很甘心。
最喜歡現在家裡所有的機能設計都非常實用,加上收納做得很足夠,平常東西都有地方放,家裡就能一直保持得乾乾淨淨、清爽整齊。視覺舒服,心情自然放鬆很多。一家人除了有各自的獨立空間可以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想聚的時候也能一起在客餐廳聊天、吃飯、看電視,這樣的生活感,真的讓人覺得很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