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需求
1.偏好自然、耐看的簡約風格。
2.滿足大量收納,但仍保有空間感與採光。
3.完整的廚房機能,需能容納各式烹調及烘焙設備。
4.書房需整合學習及鋼琴使用
5.小孩有過敏體質,重視居家空氣品質(全室安裝全熱交換器)
前言
自北部返鄉,屋主選擇在台中一處生活機能完善的重劃區落腳,為四口之家迎來了人生新階段。他們所期待的,不只是搬入一個新住所,更是一處能承載孩子成長與家人互動的溫馨場域。設計團隊精準調整格局、細膩整合收納,透過自然材質與柔和色調,勾勒出實用而不繁複、溫暖又有質感的簡約生活風景。
格局規劃與設計重點
本案室內坪數約30坪,原始格局為四房兩廳兩衛。依屋主需求於客變階段拆除客廳後方一房牆面,將原本狹窄的第四房轉化為開放式書房區,使公領域更為寬敞舒展,視線與採光得以延伸。
整體設計著重在「收納整合」與「空間通透」,全室以奶白與淺木色調為基底,搭配圓弧轉角、線性燈條與隱藏式收納,讓空間在機能滿載的同時,仍保有開闊、清爽且視覺柔和的生活氛圍。
Before 平面圖
After 平面圖


玄關設計
入門左側設置一整面懸浮式收納櫃,採用無把手設計,外觀簡潔俐落,提供大量鞋物與日常用品的隱藏收納。櫃體局部中段以木紋展示層搭配柔暖燈光,方便擺放鑰匙與擺飾小物,同時為整體立面增添溫潤層次。地坪鋪設帶有自然碎石紋理的水磨石磁磚,質感清爽又好清潔,與木地板自然銜接,兼顧機能與美感。



客廳/書房設計
打開原有隔間後,公領域連貫展開,視野更加開闊。客廳主牆整合大量收納機能,透過格柵門片設計保留紅外線設備的操作需求,同時跳色木紋與線性造型錯落排列,也為空間增添層次與節奏感。格柵語彙亦延伸至書房與玄關立面,使整體視覺更顯一致。
落地窗帶入明亮自然光,配搭具可調深度的電動沙發,讓全家共享的活動區域更為敞朗舒適。沙發後方規劃為開放式書房,設有書桌、鋼琴區與整面量身訂製的收納櫃,並依據日常使用習慣,特別預留如印表機、手機充電器等專屬空間,讓小巧區域也能兼具閱讀、練琴與設備收納等複合機能。





餐廚設計
沿用原本開放式廚房配置,採一字型廚櫃並新增中島吧檯,嵌入靜音水槽、高機能抽屜,提供充足空間收納各式廚具與烘焙設備,兼顧實用性及整潔外觀。電器櫃、吊櫃、餐櫃均整合於牆面,並選用易清潔材質,方便日常維護。
餐桌緊鄰中島,採可延伸設計款式,平日維持輕巧尺寸,遇多人用餐時可靈活展開,最多可容納六至八人;佐以長凳與單椅,兼具彈性及空間效率。天花設置圓形燈帶,結合木皮橫樑與壁燈,營造出溫潤有層次的餐廚氛圍,成為家人每日情感交流的核心場域。





主臥設計
靠窗區的主結構樑柱以木紋包覆延展,巧妙界定梳妝與休憩的雙重機能。木作造型一路延伸至牆面,與床頭背板連成一體,形塑柔和包覆感,並於上方嵌入線性燈帶,提供柔和間接光源。梳妝區配置開放層架與抽屜,備品與吹風機等日常物件皆可有序收納,使空間保持乾淨俐落。



次臥設計
兩間女孩房均以莫蘭迪粉為主調,配搭木質床頭與間接照明,呈現柔和溫馨氛圍。床架下方設有收納抽屜,方便養成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也能提升空間儲物量。窗簾、造型壁燈呼應童趣與實用需求,為女孩們營造安心成長、舒適休憩的小天地。



後記
設計師最滿意公領域的整合與收納配置,在不犧牲美感下,成功容納一家四口的生活物件,且尚有餘裕。屋主入住後也回饋「整體住起來非常愜意舒心」,不論日常起居或家人互動皆感順暢,空間配置貼近生活節奏,使每位成員都能擁有安心放鬆的生活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