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裝修新手來說,廚房家電收納往往是一大煩惱,特別是家中空間有限時,更會思考要不要做個電器櫃,其實「不做電器櫃!平台式收納,廚房家電更順手」才是現在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這篇文章就從症結分析到實際做法,一步步帶你認識平台式收納的妙處,讓每一台家電都成為你的料理輔助,而不是阻礙!
一、破解小廚房收納迷思
1. 電器櫃並非唯一解方
許多人認為廚房家電就一定要做個電器櫃「才專業」,事實上平台式收納常常能更靈活運用空間。重點在於家電能否順手、容易使用,而不是形式上擁有電器櫃。擁有時髦家電的你,也可以直接把它們布置成一道料理風景,不但方便取用、還能提升整體設計感。
2. 平台式收納核心優勢分析
平台式收納強在彈性、機動性與美觀兼具。無論系統櫃板材或木作定製,都能隨空間量身規劃需求,不須受限於「一格一機」的僵硬收納方式。可輕鬆分區、依使用頻率調整擺放,不僅動線流暢,料理靈感也能隨手展開!
3. 動線規劃比櫃體更重要
打造好用廚房的核心在於動線。若只堅持做一個大電器櫃,反而可能因取放不便、動線卡卡,而失去料理的樂趣。依據家中成員、習慣和料理流程,分清楚主、次動線,就能讓所有家電和平台各盡其用。

二、餐邊櫃變身家電展示平台
1. 中段平台深度與高度設定
平台式收納的核心是設計合適的平台。以餐邊櫃中段為例,建議深度抓45~50公分,高度則至少50公分以上,這樣即使是大型咖啡機、氣炸鍋也能輕鬆收納且方便操作。台面之上做收納,不僅方便充電、清潔也省事。
2. 上下櫃體複合式運用
平台下方可設抽屜/拉盤收納較少用的小家電或鍋具,上方加玻璃(或霧面門片)層板收納杯具、小型電器。上下結合,活化每一寸收納,兼顧美觀和實用。
3. 展示型收納美學要點
將外型漂亮、常用的家電做「展示」排列,再配合燈光或植栽,讓家電成為居家美學的一部分。減少櫃門遮掩,挑選好看又實用的家電,就是平台收納的精髓之一。

三、中島整合多功能電器區
1. 120公分黃金長度設計
若廚房有空間,中島平台直接規劃家電專區,建議長度120公分以上,兩格櫃子分層收納不同家電,一次滿足多種廚藝需求。
2. 抽拉盤隱藏收納技巧
中島平台下可裝設可抽拉的活動盤,實現生活家電收納的「取出即用」,用完即藏,維持整潔又不影響視覺效果。
3. 環繞動線預留標準
中島周邊請預留65~90公分的流動空間,料理時不會卡住,一次可多人同在廚房中各自作業,動線流暢,料理更自在順暢。

四、依使用頻率分類擺放原則
1. 油煙型VS輕食型電器區分
如烤箱、氣炸鍋、微波爐等「油煙型」家電建議集中在較靠近灶台的區塊,預留拉門或遮蔽設計,便利清潔與油煙控管。果汁機、麵包機等「輕食型」可自在陳列於餐邊櫃或中島,隨調隨用不影響主動線。
2. 垂直空間分層邏輯
充分利用立面,將高度不足的區域拉高做層板,或設計成高櫃,一層層將不常用、備品類家電妥善分層安置,重要物品留在最順手的高度。
3. 下拉式門片最佳配置
有些家電適合藏在平台內部,下拉門片能巧妙遮蔽,也能減少油煙與灰塵堆積。若家有老人、兒童,拉門的緩降設計更是安全又便利。

五、用電安全規劃不可少
1. 110V/220V插座配置重點
廚房平台設計插座要預留2-3組的110V插座供咖啡機、果汁機等小家電用,有IH爐或洗碗機等高功率電器則需專屬220V插座。建議插座盡量設於牆上比櫃面更安全,同時便於日後加裝新家電。
2. 獨立迴路預留技巧
高功率電器要單獨設迴路,裝修前就要將欲購入的設備清單交設計師規劃迴路,日後可避免拉長延長線造成困擾與用電安全疑慮。
3. 防水插座安裝位置建議
靠近水槽、窗邊、廚房平台等易潑水區域,選用帶防水蓋的插座,並設置在不易有水滴的牆面上,安全又容易保養。

總結
不做電器櫃!平台式收納,廚房家電更順手,既能釋放出更多活動空間,也讓料理流程更靈活流暢。無論是依照家人習慣分區平台、結合中島機能、用動線及高度合理劃分家電區,還是預留充足電源與用電安全設計,都能讓你的廚房煥然一新。適合裝修新手參考,也很適用所有正在規劃廚房、喜歡動手料理的你,一起用平台式收納打造更美好、順手的廚房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