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家用玻璃5大分類總覽
1. 容器型玻璃
2. 廚房及餐具玻璃
3. 建材及裝潢用玻璃
4. 電器與裝置玻璃
5. 其他特殊用途玻璃
二、玻璃回收處理重點與禁忌
1. 可回收VS不可回收玻璃清單
2. 必做步驟:分類與清潔重點
3. 注意誤區:混合材質怎麼處理?
三、避免吃罰單:2025年最新回收法規實用筆記
1. 各地回收規範差異
2. 常見罰則對照
3. 正確投遞SOP圖解(文字版)
四、日常收納及清潔實戰建議
1. 暫存與收納分區技巧
2. 整理與定期清運SOP
3. 懶人清潔法
展開目錄
想為生活環保盡一份心力,卻又經常搞混哪些玻璃能回收、清洗怎麼最快、規定一堆根本看不懂?別擔心,這篇免專有名詞、直接可做的玻璃分類、回收、清潔及暫存法則,讓你秒懂怎麼做,不怕扣分也不會吃罰單,一起打造乾淨省事的收納習慣!

一、家用玻璃5大分類總覽

1. 容器型玻璃

這類最貼近日常,比如各式果醬瓶、飲料玻璃瓶、調味罐等。回收最多,分類也最重要。

2. 廚房及餐具玻璃

包括玻璃杯、玻璃碗,以及密封保鮮盒。如果破損記得包好再處理,不能直接丟垃圾桶。

3. 建材及裝潢用玻璃

包含窗戶玻璃、鏡子、玻璃茶几桌面等。這類因為部分有特殊塗層或黏膠,回收前要特別留意垃圾分類公告。

4. 電器與裝置玻璃

廚房爐具的烤箱門、微波爐玻璃盤、燈罩,是常見但容易忽略的玻璃品。部分需要跟家電或特定回收一起處理。

5. 其他特殊用途玻璃

若家中有實驗室用具、手工藝術玻璃,這些都屬於特殊回收,應先確認地方處理規定。
article image
家用玻璃五大分類比例(參考家庭常見)
圖:家用玻璃五大分類比例(參考家庭常見)

二、玻璃回收處理重點與禁忌

1. 可回收VS不可回收玻璃清單

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玻璃對照表
圖: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玻璃對照表

2. 必做步驟:分類與清潔重點

(1)分類時盡量將瓶子、碗等容器和其他複合材質玻璃分開。(2)去標籤小撇步:將瓶身先用溫水泡一會兒,標籤撕下會更輕鬆。(3)快拆瓶蓋或塞子,不同材質建議分開處理。(4)用清水迅速沖洗內部,保持乾淨,減少異味與吸引蚊蠅。

3. 注意誤區:混合材質怎麼處理?

有些容器會有橡膠、塑膠、金屬混合部分,投遞前儘量各自拆解,減少回收站分類成本,也避免你的回收物被退件哩!
article image

三、避免吃罰單:2025年最新回收法規實用筆記

1. 各地回收規範差異

每個地方清潔隊對玻璃種類及投遞時間、地點略有不同。建議可用手機查詢區公所或清潔隊官網,特別注意公告彈性調整時段。

2. 常見罰則對照

最常見的就是「丟錯類別」被抓到,可能罰數百至數千元。違規亂丟大型鏡子或特殊玻璃、危險品,有機會提高罰款。記住,不清潔、混放雜質也可能導致整批回收物無法處理。

3. 正確投遞SOP圖解(文字版)

1. 分類清楚→2. 拆蓋、泡水去標籤→3. 快速沖洗→4. 晾乾(不滴水)→5. 依照垃圾車或指定回收點規定時間、地點投遞。
article image

四、日常收納及清潔實戰建議

1. 暫存與收納分區技巧

每天喝完飲料或用完調味罐,直接分門別類暫存於陽台、廚房一角的回收提袋裡,紙箱墊底吸殘水,避免發霉異味。大件玻璃,比如鏡子,可暫置角落,標註提醒避免家人碰撞。

2. 整理與定期清運SOP

(1)每週集中檢查回收袋內部,將異味重或有裂痕的物品優先清運。(2)大件物品事先預約清潔隊特別回收。(3)放行前回收,檢查是否沾黏殘渣或其他垃圾。

3. 懶人清潔法

喝完水或飲料立即加水一搖、三秒順手沖掉剩餘殘渣。調味醬瓶若有油質黏附,可滴幾滴洗碗精加清水搖一搖立刻見效,快速晾乾後直接暫存。
article image
玻璃回收不只是環保,更是守護居家安全與環境的第一步。從簡單分類、撒水沖洗到按時投遞,人人都能把複雜流程變成剛剛好的生活日常。只要記得定期檢查、善用分區收納和清潔小撇步,哪怕是剛起步的新手也能看見乾淨舒適、井然有序的家!現在就從身邊第一個玻璃瓶開始做起,為環保生活加分吧!
你問我答
玻璃瓶上的標籤總是撕不乾淨,有沒有快速去除的小撇步?
可以先用溫水浸泡瓶身幾分鐘,標籤會更容易撕下。如果還有殘膠,可以用一點食用油或酒精輕輕擦拭,這樣就能輕鬆去除標籤了!
未解決
家裡的玻璃瓶罐很多,該怎麼整理才不會亂糟糟的?
建議在陽台或廚房角落設置一個專門的回收區,用紙箱墊底吸收水分,並分類暫存。每週定期檢查和清運,這樣就不會讓家裡顯得雜亂無章。
未解決
玻璃回收時,哪些東西不能一起丟?
像是陶瓷碗、黑色玻璃、安全玻璃和汽車擋風玻璃這些都屬於不可回收的玻璃製品,不能與一般的容器型玻璃一起丟。最好的方式是查詢當地的垃圾分類公告,確保不違規。
未解決
有用
沒用
calculate-img
分享
點贊
收藏
APP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