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念
起初屋主購置此宅時,是為遠赴海外求學的女兒預備一處歸來時可銜接的棲所,並暫作為接待親友、賓客來訪使用,因而捨棄傳統格局的隔間束縛,以開放式設計為主軸,藉由弧線條柔和過渡客廳、餐廳與廚房的界線,不僅是破除空間壁壘,也使空間內的使用者自在互動,營造無界的共享氛圍。在拉開視野、引入光線之餘,更於細節的線條與設計造型中融入隱藏式收納機能,實現細膩且周到的生活機能。
空間安排
以中島結合電視牆的設計為公領域擘劃重心,串聯客廳、餐廳與廚房三大機能場域,透過傘狀外擴的動線佈局,形成彼此可面對面的環形互動關係,家人在不同空間中也能自然交流,營造出開放且凝聚的生活氛圍。

玄關設計
於入門處規劃L型收納區,整合汙衣櫃、鞋櫃與掃地機器人的專屬空間,轉角則是安排為鄰近的廚房電器櫃,將大型收納集中設置,不僅有效利用空間,更建構清晰的場域分界,並透過弧線與穿鞋椅的設計,柔和延伸通往廚房及室內空間的路徑。

▲木盒設計包覆對講機設備,平衡了必要設備及美感的平衡,更於其中嵌入條燈,為玄關增添柔暖光影。

廚房設計
中島半高牆設計拓展整體通透性,同時擴充備餐檯面,提升廚房的實用機能,中島後方配置完善的收納與電器櫃,與廚具共同形成三面動線,具備寬敞而靈活的操作範圍,使料理流程更為順手。



客廳設計


電視牆斜面設計具有引導動線之意味,透過由外逐漸內縮的走向,集中並收斂公領域的動線範圍,同時以漸進式圓弧柔化尖銳轉角,於天花板運用弧形包覆結構大樑消弭壓迫感,而內凹造型則以早晨太陽為靈感,嵌入燈帶創造光暈效果,與圓形茶几上下呼應,遞進祥和舒適的氛圍之餘,也穩定視覺重心。

▲斜向沙發與電視牆斜面的角度呼應,視覺更平衡。


▲電視牆局部內凹斷開,呼應後方廚房薄櫃的深度變化,開放空間更顯連貫一致。

餐廳設計
以兩側弧線包覆圓柱體的手法隱入收納與展示機能,巧妙將實用性融合於造型之中,也成為通往私領域前的緩衝,為空間流暢分野。

臥室設計
以弧形床頭板嵌入燈帶延伸牆面,營造柔和包覆的安全感。


牆面刻意拉出一段轉折牆連結更衣室,有效引導動線且能遮蔽部分衣櫃,也形塑與睡眠區略為分隔的空間層次。




次臥室設計
次臥室延續公領域的整體風格與主臥室的設計語彙,預先規劃完善的機能,像是架高的收納床架、衣櫃與展示櫃等,兼顧彈性並能靈活因應所需,同時滿足現階段對於儲物的需求。




設計總結
設計者運用弧線語彙及開放式佈局促進家人間的交流互動,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場景,舒緩了現代家庭普遍面臨的空間縮減與科技疏離等挑戰。在永續層面,本案減少傳統隔間,放大可用空間,帶狀落地窗串聯公領域,不僅引入充沛自然光線、有效降低對人工照明的依賴,材料選擇上,採以耐用建材搭配中性經典色彩,全室施作St. Leo丹麥礦物塗料,完善了環保、永續、有機、無毒之理念,並能降低翻新機率,滿足屋主對於未來用途未定的空間彈性,整體不僅展現美學品味,更細緻考量居住的安全性與舒適度,回應了多元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