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飄泊之後,只想擁有屬於我們的避風港
●裝潢緣起
我的工作性質比較特別,雖然是上班族,卻經常需要到國外出差,特別是韓國、印度等地,結婚後太太也跟著我這樣飛,一年之中住在飯店的時間比在家還多,但這樣的日子久了,就愈來愈想定下來,家裡的兩隻貓也需要一個有歸屬感的生活圈,因此歷經多年準備,我們終於買下自己的家,踏上了築巢的旅程!
《新家裝潢前的樣貌》


●遇見我們的設計師
記得當時詢問了幾間設計公司,大都還沒溝通想法就急著問我們預算,後來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追蹤的攝影師分享的空間照,循線找到了森山設計。森山總監先帶我們到工作室參觀,播放投影片帶我們認識他的作品和風格,有初步了解後才討論想法,循序漸進的協助我們釐清需求與預算,對於第一次裝潢的我們來說覺得很安心也很信賴他,也因此有了合作委託。
Part 2|實現夢想中的家
●我們的裝潢想法
坦白說多年來住遍了世界各地的飯店和Airbnb,我和太太特別鍾愛韓系的設計──那是一種不同於台灣常見的木頭、櫃體繁複的風格,韓式的空間較簡約俐落,用色單純明快,但重視選品與設備機能,同時強調感官平衡。我們希望把這樣的特色和自己最喜歡的元素融入未來的家。
《Before》

《After》

●設計概念與規劃
買房時我們就屬意這樣的三房格局,規劃保留一間次臥預備給未來的寶寶,也可以作為長輩來時暫住的多功能房;另一間作為更衣室,收納衣物及行李箱。格局上不作變更,保有預算彈性。
《Before /After│客廳》

《Before /After│餐廳》

Part 3|ROOMTOUR‧家的空間亮點
在以往住宿經驗中,我們發現韓式空間設計不僅注重視覺美感,還照顧到嗅覺、觸覺與聽覺等多重感官的滿足,於是也特別將這些想法融入自己家的家。不只有呈現在照片上的美感,我們會在角落擺放喜愛的香氛,不同空間配合專屬的背景音樂(BGM),並用心挑選材質,營造出獨特的觸感。透過這些感受的層次與變化,一走進家門,就像踏入我們用心打造的小宇宙。
●玄關
進門迎面是溫暖的自然光,地板採用經典人字拼貼,細膩的木質紋理讓空間多了份溫度與質感。牆面和天花板以柔和的中性色調為基底,讓整體視覺更顯寧靜。

●客廳
客廳與餐廳採用開放式設計,我們特別放置了雙開式大冰箱,方便日常使用。設計團隊巧妙利用冰箱深度,打造雙側收納空間,同時結合貓咪空中樂園,完美利用垂直空間,讓家不僅實用,也充滿溫馨生活氣息。



●餐廳
我們選擇了圓形餐桌,讓這位於客廳、廚房、臥房的核心區,能有舒適的環形動線,特別介紹這個壁面的畫作,它除了是可以經常替換圖片的電子畫框外,其實也是一台電視,讓我在用餐時也能滿足觀影樂趣!




▲玻璃電子畫框兼具數位畫作與電視功能,能隨時更換展示內容
●臥室
由於我們的衣物全數規劃至更衣間收納,因此主臥保留了更純粹的休憩氛圍,依設計師的安排,以帶溫度的燕麥白為基底佈局,並作了簡易的吊桿掛架提供衣物暫時性的收納。另外就是展示的部分,頂天櫃收納太太走遍各國收集來的約莫400多隻的吉依卡娃公仔,透明玻璃層架是我們從韓國帶來的,放置我們收藏多年的黑膠唱盤。


●衣帽間
除了幾口大型行李箱,我們有超多小體積隨身物品需要收納,從事美妝業的太太更有不計其數的美妝品,幸好在專業設計團隊協助下,我們在裝潢前一一盤點清楚,依照數量與尺寸量身打造出符合需求的衣帽間,讓空間利用最大化。


●多功能書房
這是我們預留給寶寶的小天地,也是長輩來時能借住的客房,有時也是我的工作區。設計師利用空間置入了足量收納,架高的地板則創造可躺可臥的和室功能,我們發現親友來時最喜歡擠在這個小角落聊天,這個多功能空間的實用性與受到大家喜歡的程度,竟超乎我們想像!!

Part 4|入住真實體驗
雖然裝潢完成後的日子,我們還是無可避免的需要飛出國門,而台灣的工作一忙起來,下班時間也超晚,但無論在外面有多累、回家的時間有多晚,現在一打開家門,全身的疲憊就好像留在了門外,不論是緩緩流洩的香氣、24小時播放的旋律,一回到這個家的瞬間,我們的身心靈都獲得療癒。喜歡一進門順手放置鑰匙小物的收納設計、喜歡自己不遠千里買到的家飾品、喜歡各種收藏擺件、喜歡那個故作神秘的相框電視……這裡每個角落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這裡,也是我們最愛最愛的家!


Part 5|後記‧設計團隊眼中的療癒宅
「蛋白霜是一種甜點的基底物質,可以鬆軟可以酥脆,勻稱的白能做各種到位的搭配和變化。」森山設計團隊將這次裝潢命名為「蛋白霜」,意即創造既療癒,又能滿足屋主夫妻倆各式需求的家。森山設計總監訪談中說道,療癒的塑造需要具備感性的配置以及理性的裝飾,並充分提供五感的全面照顧──從色彩到亮度、從空間感到使用便利等,唯有將心比心,為屋主打造處處舒適、機能與美感間兼顧的細節,才能讓生活不落俗套,讓家真正成為身心安適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