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瞭解服務流程
丈量費用多少
想瞭解收費方式、收費節點
裝修預算怎麼抓
設計方案包含家具規劃嗎
該在什麼時候找設計師
設計師會合理控制預算嗎
找設計師前要做什麼準備
有案例平面圖嗎
設計費怎麼收
想瞭解服務流程
丈量費用多少
想瞭解收費方式、收費節點
裝修預算怎麼抓
設計方案包含家具規劃嗎
該在什麼時候找設計師
設計師會合理控制預算嗎
找設計師前要做什麼準備
有案例平面圖嗎
設計費怎麼收
一、裝潢換屋緣起
我和姊姊、小妹三人從小感情就很好,這幾年隨著人生階段轉變,工作逐漸穩定,我們對「好好生活」有不少深刻的體會與共識,因此萌生想要「住在一起」的念頭,於是決定搬離原本熱鬧的市中心,一步一步打造屬於我們的家。
2025最新最全裝修省錢避坑指南免費領!
二、找房的小小插曲
過了某個年紀,生活的選擇變得更簡單——對於共居的家,我們想要的不是更大、更豪華,而是更安穩、更自在,這間位在蛋白區的40坪老屋,不僅生活機能成熟,鋼構住宅不論結構還是耐震條件都讓人安心,原以為只要簡單做系統收納即可入住,沒想到仔細觀察後才發現許多問題--
1.原屋全室漆成深藍灰,整體色調較深也偏暗,不是我們喜歡的風格(參見下圖↓)

2.前屋主為了銷售,做了些表面化的裝潢,天花板看似平整,卻遮住了多個消防灑水頭↓

3.客浴採取洗手台外接式分離設計,但師傅來看才發現客浴沒做防水,還把水管接在糞管上↓

4.原本作為儲藏室的地方又改成像酒吧一樣的空間,加上收納機能需要擴充,這個房子不論硬體或風格,都需要更專業的團隊為我們把關!
三、找設計公司&設計師
我們姊妹都不是室內設計背景出身,但一起做了很多功課,在分析實際需求後,以「低甲醛健康綠建材、穩固的系統家具」為核心出發,上網搜尋各品牌的實績與評價,而歐德在用料、穩定度、整合能力上符合我們的期待。又花了些時間從官網案例中仔細比對每位設計師的風格與實作,最後主動聯絡現在合作的這位設計師,後來過程也證明,我們選擇對了!這位設計師非常願意傾聽,也會和工程及系統師傅多次會勘確認細節,從最初的丈量、到老屋翻新所有裝潢,和我們並肩一手包辦完成這個家。

完整裝修工具包(清單+話術+模板)已為你準備好!
四、我們的需求
我們的整體規劃主軸,不是從風格出發,而是回到「人怎麼生活」來思考空間該怎麼安排,三重點如下:
1.減法設計打造離塵清靜感
這個家是樑低柱粗的鋼構建築,我們不追求弱化樑柱,反而想順著結構規劃系統,做出簡約的「離塵感」。
2.系統櫃儲物與生活機能整合
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我們累積大量書籍與資料用品,非常需要有系統的收納規劃,儲物與生活機能盡可能整合進系統櫃,生活備品等都要有固定位置。
3.客廳不設限,迎來更多故事
我們主動決定不做電視牆,讓書櫃與交流成為客廳的主角。少了固定朝向的限制,空間有了更自由的使用方式——可以閱讀、招待朋友、泡茶聊天,也能靜靜曬太陽。客廳不再被單一功能綁住,而是成為能隨心變化、承載更多生活片段的所在。
五、Before/After前後對比
雖然原屋格局為標準三房兩廳,在多次與設計師討論,我們仍做了大膽而實用的改動:
① 公領域封起次要採光,換來整面收納牆
② 廚房與畸零空間的整合與重構
③ 主臥套房也要兼融書房的空間配置巧思
Before

After

1.客廳


2.客餐區


3.廚房


4.臥房


六、空間設計
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我們主動決定不做電視牆後,家裡的收納、交流動線變得更重要了,過程中我們甚至和設計師一起逐一模擬著各種生活場景,包括要怎麼一起吃飯、招待朋友、取放茶具和各類家電、甚至細緻到希望起床時陽光灑在哪裡(^^)。我們也花了不少心力挑選最能支持這樣「靈活又安靜交流」的家具配置,家的每個角落,都心無旁騖地回應我們最真實的生活節奏,現在就來ROOM TOUR!
●客廳
客廳原有兩面採光,其中朝東的那扇窗,理論上應該能引入晨光,但實際上因為棟距較近、鄰棟樓層也高,其實無景可賞,也無足夠採光。我們便做了個當時覺得需要一點勇氣的選擇:將那面窗封閉,改為一整面的系統櫃收納牆。滿足收納所需,也讓整體空間更整潔有序。


▲加裝鋁框玻璃門的書櫃既能收納書籍與用品,防塵好清潔;每層高度精確計算,靈活容納各類尺寸的書籍與雜誌。
●玄關
設計師為我們三姊妹打造獨立鞋櫃,採懸空設計並留出底部間隙,方便清潔;樑下設穿鞋椅。大柱子利用洞洞板與穿衣鏡結合鑰匙掛鉤和置物台,緩解梁柱壓迫感並優化動線。



●廚房&餐廳
原本客浴旁畸零區被前屋主改裝成黑紅色調的酒吧風空間,厚實樑柱與消防管線錯綜穿插,讓我們一度大傷腦筋,後來歐德協同廠商幫助我們極其自然地整合了這塊空間,也讓白色廚房得以延伸放大。


▲餐邊櫃內部採分層設計,專為茶具與餐具打造獨立收納空間;餐桌旁設置開放層架,提升餐廳生活氣息。

▲透過長虹玻璃隔絕廚房油煙,享受三姊妹共餐喜悅。
●主臥房
我的房間存在著兩面有窗、三面有樑、樑壓床或開門見床、或廁所門對床等風水疑慮,加上遠距在家工作,想擁有能專心辦公的角落,要能放得下升降桌和大量藏書空間,還要保有安靜、不能打擾睡眠氛圍。設計師以半高牆面重新梳理格局,不僅巧妙化解化解風水問題,也有效打造出辦公設備、藏書與衣物的收納層次,著實專業!




●姊姊房&妹妹房
我們雖然是親姊妹,但實際居住上仍有各自的喜好,我喜歡日系的整齊細膩,而姊姊欣賞重視比例均衡的侘寂風,小妹則偏好簡約的韓系設計感,設計師不但把我們的需求考慮進去,還巧妙融合各自風格,打造出和諧卻有個人風的空間。

▲床頭與側邊櫃一體成形,搭配開放層架,便於擺放書籍、裝飾品及常用小物,簡約木質與柔和燈光,營造出各自專屬的靜謐舒適。





▲床頭延伸收納櫃,訂製L型轉角衣櫃,充分利用角落空間。
七、裝潢後記
裝修之後,我們生活真的有了不小的改變。
① 機能與維持性驗證
以前家裡桌面常常堆滿東西,收也收不完,但這次收納規劃做得好,反而變得容易維持整潔。每樣物品有自己的位置,生活節奏也跟著安定下來。
② 設計成果與生活習慣貼合度
感謝設計師抓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一回家會先在哪裡放東西、在哪裡坐下來、喜歡哪邊的光線、公私領域的使用界線等,設計師都考慮到了。有些細節甚至我們自己都沒想到,工程的每個階段也都很細緻,真的覺得有一群人很用心地陪著我們把這個家做好。
③ 意外感受到的,是「心的回家」,不只是身體回到一個地方,更是內在精神與情緒的沉澱、回歸。

八、入住後的真實感受
——空間不僅要安全好住,更要能滋養心情、容納互相照應的可能──
入住了近半年發現,原來格局配置、光線流動、櫃體秩序感——這些看似具體的設計,其實也回應了我們內在對安定與自在的渴望。我們三個以前因為工作節奏快,情緒常常處在緊繃狀態,但現在只要回到家,暖暖的氛圍就會自然為我們釋放心神。這個家不只機能完善,更是讓我們慢下來、彼此關照、安心停留的所在。這是搬進來後最意外的收穫,也是這次裝潢帶給我們最深的感動。